s 阅读页

第三节 杜鹃花遍布全国山头的美丽的杜鹃花

  我的小读者们,当着我们进入杜鹃花科这个领域,你要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家族。它们的种类之多之复杂,给分类学家们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也使他们出现了分歧。有的分类学家把杜鹃花科植物划分为50属1350种,也有的分类学家划分为125属3500种。中国有17属650种左右。

  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杜鹃花种类最多的国家。杜鹃花科植物分布在全国各地,但80%的种类分布在西南高原。例如,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杜鹃花科植物竟有46种之多,其中5种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宝兴杜鹃只喜欢生长在铁杉林下的岩石上,树生杜鹃则愿意扎根在铁杉树干上。花朵最大的金顶杜鹃,每朵大花由12--14朵小花组成。卧龙特有的卧龙杜鹃,那叶子竟像竹叶。又例如峨眉山,也有29种杜鹃花科植物。其中珍贵稀有的开白花的,就有4种。

  我亲眼看到,开花最早的杜鹃花在海南尖峰岭。那是在1月里的一天,我们爬上尖峰岭的一座高峰,寻找杜鹃花。谁知道,长果杜鹃的花儿刚刚开过,只有映山红、白背杜鹃正在开放。山顶上,一切植物都变得矮小,本来就是灌木的杜鹃花,就更加矮小了。小小的植株上,小小的叶片中间,开着小小的红花,美极了。小树美,小叶美,小花更美。有5厘米高的,6--7厘米高的,8--10厘米高的,要深深的弯下腰,才能够看清楚它们的样子,因为山顶上雾大。

  那是2月中旬的一天,在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最高点,一座海拔500米的山头上,灌木林中简直成了吊钟花的世界。吊钟花也是杜鹃花科植物。它们的花蕾、花朵、花瓣,都是淡红色的。一只只淡红色的小小的吊钟,在这座山头的万绿丛中,格外的鲜艳,格外的招人喜爱。跟吊钟花生活在一起的,有成片的怒放着的紫花杜鹃。请看,杜鹃花的性格之一是喜欢高处,就是海拔500米这样的矮矮的山顶,杜鹃花也要占领。当然,紫花杜鹃不止在山顶,而是在山坡上有成片成片的分布。在这里,紫花杜鹃有长期占领的历史,500--600岁的老杜鹃不在少数。每年2月,紫花杜鹃用它们那鲜艳的花儿,宣告春天的来到。当地的一位医生,在当地采了紫花杜鹃的花和鲜枝嫩叶,作成草药,对医治慢性支气管炎有一定的疗效。

  3月,我们在云南高黎贡山停留了几天,天天看到美丽的杜鹃花。是的,许多杜鹃花已经凋谢,但也有许多杜鹃花正在盛开。那杜鹃花如血如火,让人快陶醉了。我们走进杜鹃花世界,细细观察着它们的姿容。我发现,有一种大花杜鹃,小的如碗,大的如盆。它们由许多朵小花组成,最少的8朵,最多的1617朵。我们看到,一些吸食花粉的小鸟,在一株大花杜鹃树上不停地吸食着花粉。

  一天,我们冒着细雨,走向高黎贡山的深处,探访杜鹃王的踪迹。在并不遥远的20世纪上半期,一队骑着马的英国人沿着这条路进山,寻找杜鹃王;他们3年当中来了3次,采走了花儿,砍走了树,把标本存放在他们的博物馆里。新中国成立后,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也走着这条山路,进山探访杜鹃王。我们是踏着他们的足迹,冒着细雨,走着泥泞的山路,想把杜鹃王的新闻告诉读者。路上,一坡又一坡的杜鹃花,虽然花期已过,却在细雨中露出它们那鲜红的美丽的躯干,给我们一种美的享受。从早上7:20出发,直走到下午4:00,我们才来到杜鹃王的身边。山风极大,温度很低,我们冒着细雨观察着杜鹃王的一切。它们不是一株,而是一片。它们分布在山顶的一条沟谷中。它们中间最高的在20米上下,主干有两三个人合抱那样粗。它们的大花也是由许多朵小花组成,最多的有28朵,像一个大脸盆。我注意到,有两株年老的杜鹃王老爷爷倒在了地上,而在它们的躯体上,立起了好几株小杜鹃,繁茂地生长着。老爷爷死去了,却还要把自已身躯上的营养贡献给小孙孙。

  也是在3月,我们由桂林到花坪自。然保护区去。一路之上,在马尾松和杉木的人工林下,看到那一株株一片的红杜鹃,高兴的不知如何是好。进入山区,那碧绿的山溪、河流两岸,竟然由火红的杜鹃花镶了一道红红的边。绿绿的水,红红的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景?那绿那红,色调非常自然,搭配非常自然,它们互相衬托互相辉映着的美,更是非常自然。

  3月。在香港城门标本林,我看到好多种正在开放的杜鹃花,例如我们已经知道的紫花杜鹃,比紫花杜鹃稍浅的华丽杜鹃,只分布在香港大屿山和马鞍山高处的香港杜鹃,只分布在香港和马来西亚的南华杜鹃,等等。

  当然,杜鹃花更喜欢寒冷,喜欢占领高山,而且喜欢成片成片的分布。在贵州省北部,有一条长达百里的杜鹃花长廊。它们的花期本来在4--5月间,2002年春天,气温偏暖,它们3月下旬就开花了。喜欢杜鹃花的人们,如果有机会,应该到贵州去看一看。

  据我的观察,在中国大地上,杜鹃花每年5月花期最盛。我第一次在5月看到杜鹃花是在黄山。那是5月中旬,我们攀登到海拔一千几百米的地方,山坡上出现了一片又一片的杜鹃花。呀,它们把天空都染红了。之后,到达黄山松林,我看到,林间空地上,仍然开放着火红的杜鹃花。在黄山,杜鹃花几乎同黄山松一样勇敢顽强,常年的同黄山松一起生活在一面面悬崖陡壁上。那儿几乎没有其它植物,只有杜鹃花和黄山松。所以,只给黄山松唱赞歌还不够,应该同时给杜鹃花唱赞歌才对。

  我们在5月赶到井冈山,去笔架山顶十里杜鹃长廊看杜鹃花。只晚了几天,那花儿一齐的谢掉了。不过,井冈山自然保护区有杜鹃花科植物27种,我们在那里看到了几种稀有的杜鹃花,也就心满意足了。在一座不大的山包上,竟然分布着几种杜鹃花,真叫人惊喜。一种满身小叶片的杜鹃花,在如同刀削的石壁上伸展它们小小的的身躯。它们的重要特点是,那小小叶片的背后长着一层金色的绒毛。我国著名的杜鹃花科权威方文培教授,给它定名为绒毛杜鹃。在整个地球上,它们只分布在井冈山。它在春天开放白色的花。小山包上,映山红和马银花(也是杜鹃花科植物)还在开花,马银花是淡紫色的。花期已过的还有鹿角杜鹃和猴头杜鹃。请看,一个不大的小山包上,竟然有这样多种的杜鹃花,很有点丰富多彩了。我们还看到了满树白花的长蕊杜鹃,井冈山特有的江西杜鹃和井冈山杜鹃。江西杜鹃生长在一片乱石堆上,供给它们水分和养料的,是长期长在石头上的厚厚的苔藓。然而,它们却散发着浓浓的香味。它们也是方文培教授命名的新种。井冈山杜鹃的最大特点是,叶子像枇杷叶子那么大,花朵水红色,也比较大。

  接着,在江西九华山(三清山),也是在5月,满山遍野的映山红和吊钟花,表现着一个喧闹的春天。一株株的映山红,散布在绿色世界里,那天然的大型绿色背景,把它们衬托得十分鲜艳夺目。这里开红花的杜鹃至少有两种,一种映山红,一种满山红。满山红花期已过,映山红花期早却最长,所以还在开。满山红花虽谢,那由三个苞片组成的花萼,像是一个小小的绿盘,并不凋谢,满树都是,也很好看。因为它们像是三个叶片,所以人们又叫它三叶杜鹃。我们也喜欢吊钟花。吊钟花的淡淡的红色,一点儿也不鲜艳,倒是因为样子像是古钟,让人觉得古朴可爱。我们采了几朵小花观察,但见花儿的上部呈现着淡淡的绿色,下部才是淡淡的红色。忽然,一种奇特的杜鹃花让我们大家欢呼起来,一树之上的花儿,竟然有红--粉红--白两三种颜色。向导告诉我们,它们叫安徽杜鹃。它们的花儿,刚开时红色,后来粉红,最后白色。这种杜鹃的花期长,新花不断的在开,旧花又没有谢,所以就出现了一株杜鹃花多种颜色的景象。

  在山东,杜鹃花也在5月开放。在五莲县境内,建立了五莲山森林公园,公园里最美的地方叫九仙山,九仙山最美的地方是那1000亩杜鹃花。我们看到了这个动人的场面。那是好几面大坡,被美丽的杜鹃花盖满了。主人告诉我们,前几天刮了一场很大的风,把花儿刮掉了很多;但是,我们看到的仍然是一个繁花似锦的宏大场面。大风刮掉了一些,但留下的更多。只从花儿的颜色上看,品种不在少数;因为虽然大部分是红色,却有深浅和浓淡之分,显然是品种不同的缘故。这种千亩杜鹃花的大场面,在我的经历中也是罕见的。

  我们把目光转向燕山山脉。河北、天津、北京的一些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都分布在燕山山脉里边。5月,这里也是杜鹃花盛开的时候。在天津蓟县境内,有一个八仙山自然保护区。5月里的一天,我们攀登八仙山。在海拔600--700米的地段,林下出现了零散的杜鹃花。它们的花朵是淡紫色的,学名迎红杜鹃。开红花的和开紫花的杜鹃花我都看到过,只是这样又红又紫、又不红又不紫的杜鹃花,我是在这里才看到。八仙山上还有一种杜鹃花叫照山白,现在花期未到。海拔850米以上,林下的杜鹃花多起来。它们喜欢成片分布,东一片,西一片,给春天增加着色彩。而当我们登上八仙山最高峰,向着四周望去的时候,我们惊喜的看到,在最高峰下面竟是一片杜鹃花的大海,一片淡紫色的大海。你知道,蓟县是我的故乡,此刻,面对这一片杜鹃花的海洋,我感到我的故乡可爱起来,我甚至为我的故乡有这样美丽的杜鹃花,而在心头升起一种自豪感。

  进入6月,燕山里的照山白开放了。那天,我们来到京郊怀柔云蒙山森林公园。只登上一条不高的山梁,就看到这座小山顶部,分布着好多好多的开白花的杜鹃花。它们的花型同我看到过的杜鹃花一样,当然是“照山白”了。白色的杜鹃花我看到的实在不多,而这里附近的许多山头,竟然被照山白所占领,形成一片白色的花海,照白了大小的山头,就更是我没有见到过的。同照山白生活在一起的,有一种小植物,花儿不大,但它们喜欢十几朵到二十几朵组成一大朵,好像很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它们的花朵结构有点儿像大花杜鹃。我的向导说,它叫“羊踯躅”,也是杜鹃花科植物。但工具书上说,这种小灌木只分布在我国南方和日本,不知道为什么北方也有。

  在东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高山上,分布着著名的牛皮杜鹃。我第一次访问长白山是在8月,牛皮杜鹃的花期已过,没有看到,让我遗憾了好久。第二次,我6月底到7月初,在长白山停留8天,终于在快要离开的时候,在高山苔原带看到了可爱的牛皮杜鹃。巧得很,首先看到的是一种叫松毛翠的小植物,也是属于杜鹃花科。它们成片成片的分布在长白山上。它们的花儿也有点儿像吊钟,像小罐儿,像小灯笼,也是淡淡的红色。它们天然分布的区域很广,包括我国的东北和新疆,日本、俄罗斯、北美和欧洲极北部,是杜鹃花科最不怕严寒的植物之一。之后,我看到了牛皮杜鹃。它们植株十分矮小,叶片比较肥厚,花儿特别鲜艳。那花儿的颜色淡黄,显得别致。对我来说,淡黄色的杜鹃花是第一次看见。它们不那么鲜美出众,却让人感到古朴素雅,十分大方。它们也是成片分布,这大约是抵抗大风的一种办法吧。在长白山,开黄花的还有大字杜鹃,花期在4--5月。后来,我得知,在青海祁连山南麓的一个森林公园,也分布着一种黄花杜鹃,那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烈香杜鹃,它的颜色是金黄的。在长白山,开白花的杜鹃有两种:短果杜鹃、细叶杜香。这样,长白山的杜鹃花科植物就有5--6种之多了。花期呢,在4--7月这段时间里,你在长白山都可以看到杜鹃花。

  说来也许是凑巧,在大兴安岭林区,东面黑龙江、西面内蒙古,都有一处自然保护区;这两处自然保护区,我都访问过,时间又都在9月。寻找杜鹃花是我的目的之一。这时节,花期自然是早已过去,但我还是看到了那些可爱的小植物。

  在黑龙江呼中自然保护区,我走上一条山脊,但见山脊两侧覆盖着一眼望不到边的杜鹃林。那些矮矮的杜鹃,密密麻麻的挤在了一起,形成了巨大的力量,任何强大的风都刮不动它们。9月,这里早已是深秋,杜鹃林已经由绿色变得微微发红了。在冻土地带,兴安落叶松变成了矮矮的“老头树”;而在老头树下,生活着一种小草,就是我在长白山没有看到的细叶杜香。它们顶多有10米高,春天开着雪白的花朵,成块成片的生活在一起。在大兴安岭,它们到处都能生长,但在冻土地带长得最好。它们被林区的人们看作是最好的香料植物,香料的含量很高。在偃松--落叶松林下,我看到了另一种杜鹃花科植物--越桔。它们只有3--4厘米高,枝头上顶着好多颗近乎透明的小红果。它们也是一片一片的,过着集群的生活。它们是上等的酿酒原料。

  内蒙古的汗马自然保护区,也有好几种杜鹃花科植物。我没能够去看大面积的杜鹃林,而是在林下看到了许多株兴安杜鹃,并且知道了一些兴安杜鹃的知识。它们植株不高,只有1--2米。它们也在4--5月开花,满山都是。那时候雪还没有化完。花的颜色是粉红的。在山谷下部的河滩上,茂密的草丛和灌木丛中,分布着大片大片的小叶杜鹃。它们的叶子小极了。它们的枝条上长着一些花蕾,微微发红的小圆球。人们在春节前采下小叶杜鹃的枝条,插在水瓶中,到了春节,那些花蕾就变成了一朵朵的鲜花。在大兴安岭,我还看到了杜香和越桔,还有笃斯越桔。它们都是杜鹃花科大家庭的一员。笃斯越桔也是一种小灌木,结的果实是蓝色的。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