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一节 四数木王,蚬木王,擎天树王,木棉王

  亲爱的小读者们,由这一章起,你们将要看到的是我国阔叶树里边的大树王。我们首先从热带和南亚热带开始,慢慢地向北方走来。在这一章,我们介绍的是4种大树王:四数木王、蚬木王、擎天树王、木棉王。

  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一天,我们在云南省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一座不很高的山上,看到了热带天然林中的巨树,它叫四数木。这株四数木最惊人之处,就是它那特别大的板根。围绕着这株大树王主干下部,大小板根共有18块,大的8块,小的10块。大到什么程度?10米高。你想,两米高的大个子,要5个连起来才有大板根高。我围着18块板根走了一圈,正好花了5分钟。后来我走遍我国的热带地区,这样的大板根再也没有看到过。

  我没办法告诉小读者这株大树王的胸径,因为它主干下部完全被板根所包围,根本无法测量。树高,也没办法精确测量,只是根据目测约有40-50米高。

  四数木王枝杈上千,但乍看起来像是皮肉裸露的一树干柴,连一片绿叶也没有。我抬头向上看了好久,才看到在高空的树冠上,竟是一个叶貌花繁的美好世界。

  还是在这座山上,另一株四数木王让我更加惊喜。它的主干和树冠直插云天,根却站立在一块巨石上。它的板根不高却很长,两块向上,作用是把大树拼命地拉住;一块向下,对大树起起着支撑作用。三块大板根长度都在10米-15米之间,像是三面坚固的墙壁,把这株大树王牢牢地固定在山石上。这样上下被板根支撑着的大树王,我后来也没有见到过第二株。

  蚬木是椴树科植物,它的材质非常优良,主要分布在热带和南亚热带。广西境内有很多蚬木王。在弄冈自然保护区,我们探访一株蚬木王的时候,冒着细细的雨丝,走了几里泥泞路,远远地就看到它那庞大的树冠盖满了半面山坡。到山下,才看清楚那蚬木王身旁还有三个儿孙,祖孙四个把半面山坡都占领了下来。我们踏着石板路向蚬木王身边走,越走近,它给我的印象就越雄伟。这是1991年的春天,当时我在全国各地看到的大树王已经很多,但这株蚬木王却还是让我非常激动,因为它太高大、太雄伟了;人们10年前对它测量的结果:树高48.5米,胸径2.99米。在我见过的大树王中,它实在可以说是名列前茅的佼佼者。它上下笔直,一般粗细,材积在百米上下。从材积上看,能够同这株蚬木王比比高下的,只有浙江龙泉那两株50米高的柳杉王。

  不知道为什么,面对这株大树王,我想起古代大作家庾信在《哀江南赋》中说的“将军一去,大树飘零。”他形容的是一种战争之后的场面,意思很显然,他讲将军的逝世,使得大树的枝叶都凋谢了。这个形容是不错的,但我想,比起大树来,那些将军、元帅们的寿命是短促的。在中华大地上,千年古树上千上万,它们甚至到今天还没有“飘零”,但是有没有一位将军、元帅跟古树一样长寿呢?神仙也没办法做到这一点。想到这里,我对几位同行的青年人说,比起大树来,人的一生实在是太短了,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为国家、为民族多做一些事情才对。

  在我看过的大树王中,48米不算最高,这株大蚬木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有一个非常大的树冠,上千上万的大大小小枝条上的绿叶,遮住了天空,挡住了视线,让人没办法看到它的顶部。这么巨大的身躯矗立山坡之上,稳如泰山,枝繁叶茂,原因在哪里?我在它的根部找到了答案;它有5条直径1米、长20米以上的大根,两根向上,两根向下,1根平行,牢牢地插入了大地,让大树王稳固地在这里长期生活下来。中国的古话说“本固枝荣”、“根深叶茂”,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要看的擎天树王,也在广西,在中越边境那坡县一条绿色沟谷的顶端。沟谷中没有路,我们是爬了几百米的大坡,到达与擎天树王平行的高度,才走到它的身边的。它给我的第一个强烈的印象,就是它在我看到过的大树王中,高大、通直到十分罕见的程度。它的树高63米,胸径1.48米。到1991年我看到它的时候,这样高的大树王,我只在新疆亲眼看到过一株(雪岭云杉)。擎天树王是一根真正的擎天大柱,从根部到50米高处,那主干上下一样粗,只是到50米以上戴着一顶绿色的帽子。云南也有这样的大树,被人们定名望天树,后来植物分类学家说这两个相连地区的大树是同一个种。我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看到过高大的望天树,但没有那坡这株高大。

  擎天树王的身旁流淌着一条常年不断的山溪,它的周围40-50米高的大树有一大群;很显然,山溪给这些大树提供着充足的水分。离擎天树王很近的地方,就有一株50米高的大树,人们首先爬上这50米高的大树,才由顶部爬到擎天树王的树冠上去,测量出它的高度的。擎天树王这样高大,却没有一点点老相,这主要是它的皮肤很细腻,从上到下分布着浅浅的裂纹,一点儿也没有脱落。它的主干下部有几块板根,当然是为了支撑它那高大的身体,这种板根现象在热带天然林中比较常见,而不是老的表现。

  离开擎天树王,我们由原路下山,走出好远,回头看,还能够看到那高出林冠的擎天树王的大树冠,在空中高高耸立着。

  说到木棉王,我亲眼看到的有两株。第一株是在广西龙州县的一个普通村庄的路旁。我们乘坐的车子由这里路过,路旁的几株古树留住了我们的脚步,其中就有这株木棉王。它既高大又老态龙钟,但还是相当的威武雄壮,给村庄增加着古老的情调。用肉眼就可以看出,它的高度在30米以上,用一根木棍量了一下胸径,竟然是1.9米。一株大树王,就让人知道这个村庄已经有了古老的历史。所以保护古树,也就是保护历史呢!这是1991年3月的事情,在这以前,我多次看到美丽的木棉,它们又叫“英雄树”,因为它们同任何树生长在一起,总要比别的树长得更高些;它们的花很美,又开得早,在海南每年一月份就开得满树红花;但这样高大而古老的木棉王,我却是第一次看到。

  第二次看到木棉王是在1995年广州中山纪念堂院内,这里的木棉花期比海南晚,3月中旬花势正旺,远远就看到它那一树的花朵像是好大一团红红的火焰。走到它的身边,第一个鲜明印象就是它比龙州那一株更加高大,也更加年轻。它在中山纪念堂大院的东北角,人们在它的周围建起了一个圆形花坛,坛内的粉、紫两色的杜鹃花也开得很旺。木棉树下一块大石头上,刻着当年朱光市长作的一首诗:

  人道木棉雄,落叶开花飞火凤,

  参天擎日舞丹龙,三月正春风。

  这首诗所形容的正是三月木棉花开的盛景,我看写得不错,用“飞火凤”“舞丹龙”来形容如火的木棉花是很好的,值得刻在这里。朱光这首诗的题目是:广州好。可见,在市长眼里,这株木棉王至少是广州的一大景色。

  这株木棉王的高度,目测约在30-40米之间,胸径呢,树干上的小木牌说1985年测量结果是1.78米。我想,现在是1995年,它肯定是不止这个数字了。我请人帮忙用卷尺量了一下,现在的胸径正好两米。从说明牌上得知,它的树龄已有300年,而中山纪念堂的历史是70多年,这株木棉王正是中国革命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精神不朽的象征。

  说到广州的大树王,我在这里捎带讲一下两株很大的榕树王。一株叫斜叶榕,矗立在古老的海幢寺西南角的一个院内,胸径3.6米,在广州要数第一,树龄400多岁,在全国也没有几株这样大的大树王。另一株叫菩提树,学名菩提榕,释加牟尼就是在一株菩提树下坐禅成佛的。这株菩提榕王的胸径大到2.23米,树龄330年。海幢寺的历史在千年以上,当时这里属于五代十国之一的南汉(公元903-971年),广州是它的首都,海幢寺就建立在南汉时期。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