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节 三尖杉粗榧--征服白血病的重要药物

  现在我们进入针叶树的最后一章,看一看美丽而神奇的三尖杉科植物。三尖杉科也叫粗榧科。它们只有一属就是三尖杉属,也就是粗榧属。它们的天然分布区在亚洲,由中国到东亚南部和中南半岛。主要产区在中国。全科共有9种植物,中国有8种,其中5种是中国特有种。三尖杉近年之大大有名,是因为从三尖杉和粗榧身上提取出一种叫做三尖杉脂碱的物质,对非淋巴系统白血病(特别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单核型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给征服最凶恶的白血病作出了贡献。

  三尖杉科植物在我国分布的最北线在河南、陕西和甘肃南部,向南直到海南和云南,包括整个中国的南部,都有三尖杉分布。几乎在南方许多个自然保护区,我都看到三尖杉这种美丽的植物。

  我记得那是在河南伏牛山中,山林的边缘零散的分布着一些深绿的针叶树,样子有一点儿弯曲,它们就是三尖杉。因为河南境内比较稀少,所以被列为省级保护植物。我粗料看了一下,它们的大小枝条的顶部,的确都有三个嫩绿的尖尖:中间的尖是伸展中枝头的顶尖,两边的尖则是两枚新叶。因为三件杉的老叶是深绿的,同新叶的嫩绿差别显著,所以十分容易识别。后来,我看到的三尖杉,枝条的顶部都有这样嫩绿的三个尖尖。这大约是三尖杉外形上的一个显著特点。从内部看,三尖杉髓心中部有树脂道,就是树脂流动的通道。它们的树脂中有多种生物碱,能够对白血病患者产生疗效,秘密就在这里。

  在广东南岭自然保护区,有一大片珍稀植物很多的原始林,是一个天然的树木标本园。我两次来这里探访,在许多高大雄伟的树木面前感叹不止。同时,我在这里又看到了三尖杉。它们在林下生活得很好。是的,它们的大小枝条的顶端,也长着三个尖尖,尖尖的颜色也是嫩绿的。它们好像并不去同那些大树比一比高矮,因为它们本来就长得慢,就对这种高矮差别一点儿也不在乎。好在树木的高矮大小,同他们的重要性没有必然的联系。三尖杉虽然并不高大,只是因为它们有价值,在已被广东省列为省级保护植物。

  你大约会问,难道三尖杉真的不能够长成参天大树么?可以的,而且我亲眼看到过的。那是在江西井冈山自然保护区,一道清澈的山溪边上,矗立着几株古老的大树,包括一株千年银杏、一株千年三尖杉和两株千年红豆杉。这一小块土地上的几种古老珍稀的植物,在一起生活了千年以上,看样子还要长期活下去,让许多专家赞不绝口。三尖杉本是灌木或小乔木,但这株三尖杉在千年中长成了高大的乔木。就是说,给它们充分的时间,它们是能够长成大树的。据说,在整个江西全省,千年三尖杉只有这样一株,没有找到第二株。

  我们观察着这株三尖杉老爷爷,它本有三根并立着的主干,南面的两根已经枯老,北面的一根主干上枝叶十分繁盛。新枝在发,新叶在吐,一点儿也不萎缩。这就是它的生命力的体现。

  说到粗榧,先要说明一下,它不是前面说的榧树。榧树和粗榧,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科:榧树是红豆杉科植物,粗榧是三尖杉科植物。为什么这样分?我只举一个例子。大家知道,有两种常见的椿树,一种叫香椿,一种叫臭椿,它们的外貌几乎一样,但是香椿被划入楝科,臭椿却被划入苦木科。植物分类学有严格的分类标准,不是一下子说得清楚的。

  我看到小片粗榧天然林,是在安徽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它们分布在半山腰的林子里。小的刚刚出土,大的已有几米高,最大的更有一二十米高了。显然,它们可能是一个几世同堂的家族,具有繁衍后代的能力。它们的学名叫做中国粗榧,种子两年成熟。枝、叶、种子都可以入药。种子还可以榨油。它们的树型很美,虽然不高,却大小枝条极多,由下到上,满树密布着黑绿黑绿的线形叶子,是名副其实的上等观赏树种。

  后来,我在陕西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山林中,又看到许多散生在林子里的中国粗榧。它们那美丽的树型,非常出众,让我一下子就认了出来。在太白山,粗榧有比较广泛的分布。前些年,北京市植物园的技术人员来到太白山,看中了粗榧的观赏价值,并且把粗榧引进了北京。

  我到北京市植物园的引种育苗中心去,探望秦岭来的美丽的客人。一位高级工程师对我说,引种早已成功,育出的中国粗榧幼苗已有几千株。在中山公园、紫竹院公园和动物园,和三环路两侧,都已经栽种成功。北京又多了一种美丽的常绿的针叶树。

  我们现在来看著名的海南粗榧。海南粗榧的天然分布范围,只限于海南和云南的西双版纳。在海南的三处热带天然林保护区,我几次看到海南粗榧。

  在尖峰岭天池南边的山坡上,有一个200公顷的热带植物园。这里本是一片原始林,1964--1965年采伐过,现在是一个旅游景点。人们在这里可以看到,一是这片次生林在30年间已经比较高大,20米上下的大树不少;二是林中的珍贵树种数量很少,要恢复到原来的数量路程还很遥远,但毕竟是已经开始出现。就是因为热带天然林砍伐后很难恢复原状,所以海南从1994年起,就全面停止了热带天然林的砍伐。在这个植物园里,我的兴趣完全放在寻找珍贵树种上。我看到了几种,包括红椤、华润楠、香椿……而当海南粗榧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有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觉。因为自从新闻界发表三尖杉和海南粗榧的消息,特别在几次看到三尖杉之后,我就一直想看一看海南粗榧,却好多年没有看到。

  我细细打量着这株海南粗榧的俊俏模样。同中国粗榧相比,它显得更秀气一些。个头不高,1--2米,30年间只长了这么多,算是比较慢了。它身边的一株榕树,个头比它高好几倍。然而,它们两个的价值却正好相反,真正价值大的不是那位虚张声势的大个儿,而是不务虚荣、敦敦实实的小个子。这样,我对海南粗榧有了好感。

  在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我看到的海南粗榧,竟是20--30米高的大树。我记得那是一片40--50米高的好大一片大树群,各种树木都把树冠伸向高高的空中。那海南粗榧也不例外,它也在伸向高空,虽然它还是比那些大树低一点点,但气势却很威严。我懂了,它们是可以长得高的。这是我在霸王岭看到第一株大海南粗榧时的想法。

  第二天,在霸王岭热带林海中,我又看到了一株海南粗榧。它那美丽的皮肤让我惊喜万分。它那鲜艳的紫红色,已经非常夺目,它又是那么细腻圆润,就更加让人喜爱了。我看到过许多种树木的美丽的皮肤,我应该公正的说,海南粗榧的皮肤最美。这当然是我个人的看法。

  当我来到吊罗山自然保护区,我看到林中散生着许多株海南粗榧。于是我知道在海南热带林中,散生的海南粗榧是不会少的。出乎我意料的是,有两株海南粗榧,高高的并立在林中,好像是一母所生的两姐妹,那紫红的躯体让人感受到一种非凡的魅力。

  更加出乎我意料的是,一株很大的海南粗榧,不知道什么原因,几乎躺倒在地上,却仍然顽强的生活在那里。从它的主干上伸出的几根枝条,都已经直立起来,长成了中树和小树。这种顽强的精神和高强的再生能力,给我的感染极深。我想,这大约就是说明,它们为什么具有把最危险的病人抢救回来的能力吧。

  §§第二章 大树王,花海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