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引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五行学说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学说。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中国古代的先哲们将日常生活中的这五种物质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提出了“五行相生相胜”的原理。按照这个原理,“相生”意味着相互促进,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等。“相胜”即“相克”,意味着互相排斥,如“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等。

  阴阳五行的理论模式包容了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如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声(宫、商、角、徵、羽),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脏(肝、心、脾、肺、肾),五常(仁、义、礼、信、智)等等。

  五行学说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因素,对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对中国社会和民众生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鲁迅有一篇小说《故乡》就曾涉及用五行学说命名的一种方式。他在小说中描写道: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拿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少年便是闰土。……我早听到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年纪相仿,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闰土一名的得来,就是用五行学说取的。用五行学说来命名,说明中国这一古老的理论模式中的智慧,已与人名发生联系。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起名在中国民众的心目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五行学说被用来研究社会现象为时甚早。战国时期,孟子便大声疾呼“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他这一套“历史循环论”,便是受了五行学说的影响。

  汉代时期,人们更热衷于五行相生,由此五行相生的顺序就取代了五行相胜的观念,并被用来标志历史上更迭的朝代。运用五行相生顺序来解释历史的演进,成为一种时尚。

  随着五行学说理论日益完善及推广,随着人们头脑中五行观念的日益根深蒂固,人们开始用五行学说来命名,以此来寻求一种命名的理论依据。

  最初,人们在用五行来表示历史更迭的朝代时,发现运用五行学说的相生来代表父子之间的关系,更显得有序和符合道理。

  于是,唐朝有人命名就采用了五行相生的顺序,取带金、木、水、火、土偏旁的字为名,按家人长幼顺序代代相承。如父亲取土字旁名字,那么儿子就取金字旁的名字,孙子就取水字旁的名字。按五行相生顺序,土生金,金生水。

  唐朝人毕构,以学问著世,他6岁能做文,20岁就考中了进士,做官也有政绩,因此《唐书》和《新唐书》上都有他的传。他们一家的名字就是用五行学说来命名的。毕构的名字是木字旁;他的儿子名叫毕炕,用的是火字旁;他的孙子叫毕增,用的是土字旁。

  宋代时期人们用五行学说来命名的事例就更多了。如宋代大儒程朱理学的创立者之一朱熹,一家人也是运用五行学说来命名。朱熹的父亲名叫朱松,松是木字旁;朱熹的名字“熹”字下面四点并非是水,而是火,因为《说文解字》释云:“熹,炙也。”本意是烤肉的意思;朱熹的儿子叫朱在,是土字旁。一家三代,木生火、火生土,次序井然。

  又如南宋的大奸臣秦桧,他的一家人命名也是运用了五行学说。秦桧的名字为木字旁,他的儿子名秦熹,是火字旁;秦桧的孙子名叫秦埙,名字为土字旁。木生火、火生土,按五行顺序进行排列。

  运用五行相生来命名的例子,在历史上并不罕见,而且大多数是发生在社会上层人物家里。

  人们用五行相生这种方式命名,体现了当时人们的一种生存理念,是中国式智慧的一种标准反映。

  运用五行学说来命名,不但隐含生生不息、子孙绵延的意图,而且给受儒家思想支配行事的中国人在命名上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几个人名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五行运转的模式,既解决了后人子孙生生不息的生存理念需求,又为今生、来世、后世等宿命观念,因果轮回观念的创立开辟了一条通道。

  对于一般民众来说,虽然也有子孙生生不息、绵延不断的愿望,但其所处的低下卑微的社会地位,使他们用五行顺序命名的愿望较之社会地位高、生活优裕、希冀长存、子孙长富的上流人的愿望淡薄得多。他们更多的是为现实生活所困扰,企求能够改变自己或后辈的命运。

  他们在命名上,对五行顺序的排列重视不够,而相对重视自身或子辈的气禀如何,并试图运用阴阳五行学说,通过命名来进行弥补,弥补自身或子辈身上的五行不足气。

  中国古代哲学历来讲究“天人合一”,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合一。现代人多把此种理论视为东方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依据。尽管“天人合一”后来引发了“天人感应”的封建神秘学说,但其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毕竟还是有科学道理的。

  运用五行学说来考虑人的禀赋,并且根据人的禀赋五行的情况来命名,正是借助于中国理学家们的理论发展而成的以生辰八字命名的方式。

  从理论上看来,人禀赋的五行之气的强弱决定着他的天赋高低和命运好坏。而一个人所禀的五行之气与他的生辰八字有关。

  所谓“生辰八字”,是指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是用天干、地支相配合来标记的。这种天干地支配合的标记,每项用两字,有年、月、日、时四项,共八字。如巳子年、戊戌月、丙辰日、壬子时,就称为“八字”。

  将天干、地支与五行相配,这样生辰八字就代表了人所禀赋的五行。按一般的说法,天干与五行相配的是: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巳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地支与五行相配是:寅、卯、辰属木,巳、午、未属火,申、酉、戌属金,亥、子、丑属水,土则寄于辰、戌、丑、未之间。

  在命名中,采用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而加在名字中,借以补救“生辰八字”的欠缺,是许多父母给子女命名的常见现象。

  很多使用这类名字的人,本身并不相信星命,但星命在家庭里面已有传统的根苗,幼年时父母给他取名如此,长大也无法再改了。

  父母考虑子女禀赋五行然后命名的现象迄今已很少见。这一命名方式蕴涵着父母对子女的怜爱和期望,他们将父母珍爱的信息注入子女名字中,并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子女。

  从心理学理论来说,注重自己身体内的阴阳五行平衡,并非一件坏事,至于将五行用在自己名字上是否有效,是否能够补救禀赋五行中的欠缺,仍是一个没有得到检验也无从检验的问题。

  从心理角度来考虑,根据自己禀赋五行的不足(我们常听人说,我火重,我阴虚,我怕火,实际上就是一种自我暗示和自我承认)而起一个相应的名字,有助于个人在心理上获得暗示刺激,从而求得心理平衡。这种效果类似一种温和持久的心理治疗。

  §§第五章周易八卦命名法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