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九节以出生时间起名法

  以孩子出生时间起名,是我国人民最喜欢的传统起名习俗之一。以孩子出生的时间起名,有不同的表示方法,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

  1.以出生的时辰起名

  古人常用十二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个小时。近代又把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列表如下: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初2313579111315171921

  正24246810121416182022

  “子正”即为夜晚十二点,“申初”即为下午三点。有些人习惯采用这种计时方法给孩子起名。当然也有其他的计时表示法。下面是几个例子。

  例一,酉:著名相声演员侯宝林的乳名叫酉、小酉。侯宝林家人给他起“酉”字,因为他出生于农历十月十五日酉时(即下午5~6时),又因北京人习惯用儿化韵,前加“小”后加“儿”,又叫“小酉儿”。

  例二,旭初:邓拓的乳名,父亲邓欧子给他起这个名是因为他出生于清晨之时。

  例三,旭贵:陈郁出生在海员家庭,父亲因他出生在辰时(即上午7~8时),旭日东升,又因自己是海员最喜欢早晨的太阳,给孩子取“旭”字。祖母认为孩子一出生满屋金光,可见将来是会兴家立业的,所以起“贵”字。这两个字代表两代人的心愿,合在一起,“旭贵”成了陈郁的初名。

  例四,正午:文学史家杨公骥于1921年1月16日午时整出生于河北省正定县,祖父为其起名正午。

  例五,凌凌:出生于凌晨零点,用谐音字表示。

  2.以出生日起名

  例一,庆春:老舍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即农历立春第一天,父母给他取名“庆春”。

  例二,国庆:即出生日是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纪念日。

  例三,正一:正月初一出生。

  3.以出生月或季节起名

  例一,冬生:教育家吴贻芳于1893年1月出生于湖北武昌,家人给她起名冬生。

  例二,喜麟子:关向应是他父母生的第一个儿子,又因为他出生在收获庄稼的金秋季节,祖母给他起名喜麟子。

  例三,腊梅:腊月出生的女儿。

  4.以出生年起名

  我国古代多以干支纪年,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六十单位,称六十甲子: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六十甲子”轮完后又重新开始,这种纪年法到今天仍使用,如1992年,也叫壬申年。一些人的名字叫做庚辰、辛卯等就是根据干支纪年而取的,使别人一望而知其出生年份。用干支纪年起名,有的人只取其中一个字为代表,如乙丑年,起名张乙等。

  纪年还有用生肖来表示的,每个属相代表一年,与十二地支搭配: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年轮回一次。如出生在1985、1973、1961、1949、1937、1925、1913、1901年等都属牛,民间喜欢把这些年份生的孩子起小名为小牛、阿牛、牛仔等。这种以干支、生肖纪年起名的方法,称得上是我国独特的起名方法。

  5.以出生年代起名

  除了借该年发生的各种大事来起名,如1958年大跃进,许多家长给孩子起名跃进等外,还可用年代(时代)来表示。年代的时间有长有短,有阶段性,如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至1976年结束,这几年生的孩子都有借用“文革”这个名词起的。在“文化大革命”中以“红”字最为流行,许多人用向东、永红、朝阳等起名,也直接或间接地表示孩子是这个时期出生的。

  以年代或事件起名,常常反映人们受社会环境影响的制约,这是很正常的。如前面已介绍的,这种起名习惯可以说古已有之。即在今天改革的新时期,人们借用致富、兴华等词来给孩子起名,已蔚然成风,只不过是更加突出了一个时期的社会政治氛围罢了。以年代起名还有寄托个人心理情绪的。如1957年反右,一乡村教师给出生的孩子起名为平,寓让孩子平安之意。再如冯骥才的儿子在“文革”中出生,起名为宽,希望孩子出世能给处于生活困难环境中的一家人宽宽心。

  当然,以出生年代起名很容易造成同名同姓现象。例如,“大跃进”年代出生的孩子,差不多有2%起名跃进;在抗美援朝年代里,卫平、卫国、抗美之类的名字极多。因此,以出生时间起名应含蓄一点,思维开阔一点,可从谐音、转义、引义等方面去考虑。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