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节译音起名法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哭晁卿衡》的诗:“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诗中的晁卿晁衡,是唐开元年间日本来华留学使者,原名阿倍仲麻吕,到中国后他先改名“阿倍朝衡”,后改为“晁衡”(朝通晁)。他曾任唐司经局校书、左拾遗等官职,结交了李白、王维等许多朋友。由晁衡一例可以看出,民族间的交流融合、国家间的交际往来,不仅反映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而且在人的姓名上也有所表现。古代的呼延、宇文等姓均是少数民族的译音,今天如果统计一下,我们不难发现,周围一些人的名字也带有少数民族或外语译音的色彩,如周多吉、呼尔特、杨舒曼、刘乔治、马丽莎、韩尼斯、纪因斯坦等。

  外国译音起名有多种情况,有的表示与外国的联系,反映了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与国家间的亲密关系。例如在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许多外国朋友的名字也大多由本名而音译为中国名字,乍一看来,似乎真的是中国名字呢,如艾黎、白求恩、柯棣华、马海德等。又如20世纪50年代中苏友好时期,不少孩子起名带点苏联味,如徐安娜、刘斯基、方丽亚、韩维奇、乔莎等。有的人是因为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港、澳、台地区,用译音起名字的人特别多,如王布朗、谢埃伦、林切尔、陈安妮、吴丽娜、李海伦、万福特、柯莉亚、丁保罗、胡杰民、郭菲莉、高吉太郎、沈芳娟子等等。

  在文革时期,有点洋味的名字就可能受到嘲弄和讥讽,以致被迫改名。而近年来改革开放的形势一变,有些人图新鲜有趣,给孩子取个带洋味的名字,还有些人赶时尚,给孩子取一个译音名;更有人以“洋”为美,不仅给孩子,甚至也给自己取一个洋味十足的名字。由此可以看出取名者的思想情趣。

  译音起名有的是表示一种志向与愿望。如写《暴风骤雨》等作品的作家周立波,原名周绍仪,他改“立波”之名乃取自英文自由一词的译音;有些球迷因仰慕球王贝利,希望儿子将来也踢足球,所以为儿子起名贝利。有的是因为出生在国外或出生时父母在国外留学,所以取一外文译名或外国地名译音。如塞纳(巴黎塞纳河)、哈佛、弗吉(美国哈佛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等等。

  外国人的名字与中国人的一样,也都具有其特定的含义。在以外国译音起名时,一定要注意弄清楚原文是什么意思,才能做到名字相符,否则是会闹出笑话来的。以英国、美国人名来讲,一些常见的姓名的含义是很有趣的,如艾丽斯,含义是高贵;安妮,含义是优雅、仁慈、祈祷;凯瑟琳,含义是纯洁;海伦,含义是光等等。如果我们不加考虑地去模仿,是会闹笑话的。比如厄修拉,原意是母熊,如果是一个葛姓的小伙子,用谐音取名为葛修拉,意思是葛母熊,那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了吗?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