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构思的基础和起点是姓氏分析

  好的名字发端于构思。

  无论写文章还是设计工艺品,都有个构思问题。由于起名事关人们的“第一印象”,故人们对于给子女起名之事非常重视,常常是反复斟酌,反复推敲,力求起一个好名字。

  要起一个大家都认可,并能获得大家赞赏的好名字,并不容易。起名者不仅需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还要机智、风趣。妙然天成,方为好名。

  人的名字只有几字,较之文章或工艺品,那是简单多了,但也有个构思问题。说起名字“简单”是相对于“复杂”的事而言的,这个“简单”并不等于“容易”。有人能写大块文章,能设计复杂的工艺品,但让他起个有内涵、有品味、又有特点的名字,却不一定能胜任。

  实际上,起名字同样是一门学问。不是但凡会写字的人就能起出好名字来的,我国大多数有文化的成年人,都有过给人给己起名字的经历,但起得好的却寥寥无几。尽管有人翻辞典、查资料,确实付出了不少心血,但到头来,自认“江郎才尽”,起出的名字连自己也不满意。打开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学生名册,重名者俯拾皆是,俗名者占据了绝大多数,而这些名字大部分都是是有文化的人起的。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说明起个好名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说它“不容易”,是因为我们对它不熟悉,没有进行专门研究,还不懂得它的规律和制作技巧。写文章、搞设计虽然复杂,可我们拥有大批专业人才,有不少专家、教授精通此道,许多大学生、研究生正在进行专业学习、训练与研究。而姓名之学,学校里没有开设这门课程,国家也没有专门研究机构,这类著作与专门人才还很缺乏,更不用说专家、教授了。这就是造成起名字“不容易”的社会背景。如果社会上对此普遍重视,开始进行深入的研究了,明白人越来越多了,到那时起名字就不会再是如此困难的事了,好的名字也就会越来越多了。

  起名字难在何处?难在构思。构思成熟了,起的名字才会成功。构思成熟与否,是决定名字成败的关键。

  构思从哪里开始呢?起名字之前,姓氏是已经确定了的。所以起名字必须从考察已知姓氏开始。

  姓氏分析包括语义分析和结构分析两方面。语义分析主要是分析姓氏的语义特点和类型,并不是考察其内容。我国的姓氏,依据对汉族百家大姓的语义考察,大体可以分为四类:

  一是形象具体、鲜明的:李、张、杨、黄、朱、林、马、叶、钟、汪、田、石、熊、金白、毛、江、龙、雷、钱共20姓。其中的“毛”姓,通常不按其形象起名。

  二是意义明确的:王、陈、周、徐、孙、高、何、郭、罗、谢、肖、程、傅、丁、余、戴、夏、姜、范、方、陆、孔、崔、康、史、顾、万、段、汤、黎、易、常、武、乔、贺、赖、文共37姓。其中字下带“_”符号的12姓,起名时通常不借用姓氏的语义。

  三是起名时通常以谐音转化意义出现的:刘-留,赵-照,吴-无,宋-送,梁-粱,冯-逢,于-鱼,沈-沉,贾-价(假),潘-盼,姚-要,谭-谈,郝-好,秦-勤,孟-梦,薛-雪,郑-正,韩-寒,龚-共等共19姓。有些姓氏的转化意义不止一种。

  四是语义不具体、不明晰、不易把握,起名时往往不考虑其语义的:胡、唐、董、曹、袁、邓、许、曾、彭、吕、苏、卢、蒋、蔡、魏、阎、杜、任、寥、邹、邱、侯、邵、尹24姓。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姓氏的语义特点不同,其构词能力和构词方式也就不同。以上百家姓,构词能力最强的是前两类姓氏(带“_”号除外),它们可以直接参与组词,可以采用以姓连名法命名。这样由三个互相配合的字组成的名字,其天地就比较广阔,不仅语义的含量比较丰富、充实,而且艺术技巧可以得到良好的发挥。这两类姓氏,产生美名的潜力最大。同时,这两类姓氏的语义不同,也决定了其构词方式的差别:第一类姓氏以形象具体、鲜明为特征,具有制作形象鲜明、画面生动、抒情性强的名字的天然优势。如李天华、张天翼、杨飞花、黄天戈、朱宝庭、林风眠、马紫晨、叶蔚林、白雪石、雷震春等名字,都是这类姓氏的代表作。第二类姓氏在形象性方面虽不如第一类姓氏,但在叙事说理上却占上风,也可以发挥这方面的特长制作美名。如陈墨香、方未艾、程门雪、史可法、高行健、顾笑言、陆鸣皋、何鸣雁、文洁若等,就是第二类姓氏的代表作。第三类姓氏的构词能力显然不及前两类,并且它们的实际使用意义往往不稳定:有时用谐音转化意义,有时又用本义或引申义转化意义,使用时应把握时机正确对待,不可太死板。如“梁丰”,显然是以梁为“粱”或“粮”,取粮食丰收之意;而“梁栋材”之“梁”,又取其本义,是栋梁之“梁”。但反复无常是不可取的。如“吴流”之“吴”,取“无”的意思;“吴方”“吴德”之“吴”又不取“无”的意思;“吴谷”之“吴”,又取“五”的意思。这样用法随意性太大,容易混乱,取名时应尽量避免。第四类姓氏一般只作一个音节与后面的名字配合,三个字的名字实际上只有两个字的意义,内容单薄了,取名字的构思也相对容易些。但胡、董、彭、杜、贾等姓氏,有时也显示出一定的语义,应仔细分析。如“胡天风”之“胡”就有构词能力,“胡天”指塞外、边疆一带的天际。“董民声”之“董”,取“懂”之义。侯德山之“侯”,取“猴”之义。这虽属个别用法,却不能忽视。因为这些个别用法,也可以产生美名。而第四类姓氏的一般用法,不直接参与组词,这样产生美名的可能性就很小。建筑在姓氏语义分析基础上的这些认识,对名字的构思方向和组合方式,无疑将产生重要影响。

  姓氏的结构分析,是制作知趣型名字的构思基础。结构分析的原则是:通过分析所产生的每个单字,应当具有组合产生名字的功能。百家大姓中可以作结构分析的姓氏如下:

  (1)李:木子;(2)王:干一或一土;(3)张:长弓;(4)黄:田共;(5)吴:天口;(6)孙:小子;(7)胡:古月;(8)朱:牛八;(9)林:双木;(10)何:可人;(11)罗:四夕;(12)谢:言射或讨身;(13)冯:二马;(14)肖:小月;(15)程:呈禾;(16)许:午言;(17)傅:付甫;(18)吕:双口;(19)卢:一户;(20)贾:西贝;(21)叶:十口;(22)余:禾人;(23)杜:土木;(24)夏:百友;(25)钟:金中;(26)田:口十;(27)姜:女羊;(28)方:万点;(29)姚:女兆;(30)康:广录;(31)雷:雨田;(32)常:尚巾;(33)武:止戈;(34)贺:加贝;(35)龚:共龙。在姓氏分析的基础上,如何确定构思方向,推动构思的进程呢?下面推出28种构思技法,供大家在起名时参考。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