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九节 让我们照照这面镜子

  报载,北京音乐厅从来不让流行歌曲入内演唱,始终只向严肃音乐敞开。这则消息,初看似乎难以理解,细细沉吟,觉得旨意深远,令人肃然起敬。

  古人云,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拿我们的音乐课堂与北京音乐厅相比较,不免显得捉襟见肘,相形见绌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也大门洞开,几乎成了“不设防的城市”,流行歌曲不知不觉成了教唱歌曲的“主旋律”。开头唱《我的中国心》,激发了无数中小学生的爱国热情,后来唱“你(求爱者)已迟到”,就觉得不太对味,现在里里外外都是“我想有个家”、“潇洒走一回”、“谢谢你的爱”,更令人担忧了。

  音乐课当以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为目标,通过音乐的内容美和形式美,潜移默化学生的思想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使学生能明辨真假、善恶、美丑,抵制消极、颓废和低级庸俗的东西,养成高尚的生活情趣、乐观向上的精神品德。有些歌曲虽然很流行,传媒冠以“金曲”的美名,到底是“金”、是“铁”还是“铅”,只有社会实践才能检验。正如一位批评家反驳“流行便是好”的滥调时所说,流行性感冒也在流行,你能说流感病毒好吗?即使是24K真金,也还有一个是否适合中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问题。在中小学阶段就想“有个家”,就感到“天地悠悠,过客匆匆”,还能努力学习,造就自己为“四有”人才,建设四个现代化吗?

  北京音乐厅注意保持自身的高雅庄严,即使在严肃音乐处于不景气的低谷,亦不肯苟且,坚持自己的价值取向,作为中小学音乐课堂怎么可以降低身份随着流行而去呢?学校毕竟不是自由市场,什么走俏卖什么。现在学生中这“热”那“热”、这“潮”那“潮”、这“族”那“族”生之不已,正困扰着学校与社会,如果我们的课堂以北京的音乐殿堂为镜,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东西一律不准登之,净化一下课堂的空气,那岂非既保持了自身的高洁,又免除了一些庸人自扰之苦恼?铸造一代新人的灵魂,不高雅不严肃不行,切莫开历史玩笑。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