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八节 别拿珠玑当浮尘

  某班主任家访,要家长好好管教孩子:“他太调皮,不守纪律,上课爱说话,一堂课要提出六个问题。”家长摸不着头脑,去请教华东师大教育科学院院长陈玉琨教授。陈教授对家长说:“好办,你鼓励儿子一堂课提十二个问题!”

  陈教授的话很幽默,但绝不是反话。古人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上课,就是应该多提问题。我国有位著名数学家,曾用请学生提问题的方法来考试学生,根据学生所提问题的数量和问题的价值,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曾给青年科学工作者题赠十二个字:“求学问,须学问;只答问,非学问。”提问题不仅对中小学生重要,对大学生、科学工作者也同等重要。要长进、要发展,就要学会提问题。陈玉琨教授要家长鼓励孩子多提问题,把在课堂里提问题的数量翻一番,不是玩笑,而是金玉良言。

  多少年来学生总是这样描写课堂,学生们静静地听着,教室里鸦雀无声,一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听见。多少年来,老师就是这样规范课堂的。时至今日,依然有教师要求学生这样做,这反映了我们的课堂还没有放开,旧模式、旧习惯还主宰着某些教师的课堂,爱提问题的学生还有人遭受不公正的待遇,被视作“调皮”、“不守纪律”。爱迪生小时候好提问题,而且提一些“1+1”为什么要等于2的“怪问题”,读小学三年级时便被老师视为不可造就而开除了。一个日后有一千多项发明的天才,差一点被扼杀在摇篮里。我们的老师,千万不可重蹈覆辙,把珠玑当作浮尘。

  科学告诉我们,孩子的大脑不是容器,知识是无法直接灌输进去,只有通过他自身的思维活动逐渐生成,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需要,也是建设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需要。学生敢于在课堂里提问题,难能可贵。这是旺盛的求知欲、稳定的创新兴趣的表现,是对事物、对世界的好奇心、探索欲的表现,也是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表现。教师岂可把珠玑当浮尘,把好事办成坏事?负责任的老师,不是挫伤、遏制学生的这种积极性,而是应该竭力培植这种积极性,保护这种积极性,让课堂涨满思维、探索、交流的熏风。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