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序言

  耶律楚材(1190—1244年),字晋卿,号玉泉,法号湛然居士,蒙古名为吾图撒合里。耶律楚材出身于契丹贵族家庭,生长于燕京(今北京),世居金中都(今北京),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成吉思汗时,被召用,随后又扈主西征,观天象卜吉凶,力劝成吉思汗不要枉杀无辜,深得成吉思汗信任,人称“神人”,遂为成吉思汗的股肱大臣,尊宠至极。元太宗窝阔台时,耶律楚材有顾命之义,拥主之功,上谏针砭时弊的十八条,保证了江山的初步稳定。改革税制,让习惯于马上争战的蒙古人大开眼界,欣喜若狂,大力召用并培养“治天下匠”(指儒士),终使“武功”盛极的蒙古统治者收到“文治”之效。耶律楚材,其德其才可使许多中原名臣相形见绌,而与同时的南宋权臣相比,更无敌手。

  作为我国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在蒙古族入主中原的过程中,耶律楚材不顾蒙古贵族的反对,大力提倡以汉法治国,重建中原的封建统治秩序,并为蒙古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制度,使蒙古族在中原的统治有法可依。耶律楚材是蒙古这个马上民族实行“文治”的先行者,是元朝制度的奠基人。他所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措施对加快蒙古族封建化的过程,保护中原先进的农业经济以及中原百姓的生命财产不被蒙古军铁蹄毁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元太宗窝阔台曾经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称赞他说:“没有你,中原就不会有今天。我之所以能够高枕无忧,全是你的功劳啊!”这是对耶律楚材稳定中原的功绩的最好肯定。

  耶律楚材对中原的经营,还为蒙古族后来统一全国、建立大一统的元朝奠定了基础。耶律楚材的文化政策,更为保存和延续中原封建文化立下了不朽功勋。明代的张溥曾经称赞耶律楚材辅佐两位君主,将蒙古族从落后的状态中引领出来,为元朝最终统一天下开创了基础,他的功绩甚至可以和西周初年的周公相比。

  但遗憾的是,在他的有生之年,他的许多建议和构想都没有得到有力的贯彻和实施,受到了贵族和商人的阻挠和破坏。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具体情况及民族性是分不开的。统治者有心敛财兴武,无心安抚百姓,百姓在兵荒马乱中也无心生产而疲于奔命。但是耶律楚材的作为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功用。在后来忽必烈的建元大业中,在蒙古进一步的汉化中,基本上沿袭了他走过的道路,并发扬光大。即使是在元朝灭亡之后,退回蒙古草原的那些贵族们在建立新政权的时候,仍然不自觉地遵循了汉制中的若干原则。

  清代的沈德符赞扬耶律楚材是一个“有大造于中国”的人。因此种种,乾隆皇帝修建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时,不但没有把他的坟墓迁走,还特意为他建了三间祠堂,立了石碑,纪念他的功德。耶律楚材的墓、碑至今仍保存在颐和园中,供后人瞻仰凭吊。

  §§第一章 皇族后裔,归顺成吉思汗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