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节 这顿棒子打了谁

  这一顿棒子,震动了整个洛阳,了不得啊,小小的北部尉棒杀了皇帝身边大红人的叔父,这部尉也忒牛了吧,连蹇硕的叔叔都敢杀。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了全城。

  这下子,官场也热闹了,宦官曹腾的孙子曹操,执法时打死了宦官蹇硕的叔叔,这热闹有点大发,很好玩,值得关注,有幕后主使吗?这下子曹嵩怎么办?蹇硕能善罢甘休吗?

  曹操这一行为也忒无厘头了吧,初入官场,就来个大动作,看来这小子真是不治行业。这事要是桥玄那样的贫家子弟这样做,倒可以理解,没有受官场熏陶不知道潜规则,曹操不同啊,从小耳濡目染,常言道,门里出身不学也懂三分,曹操不至于这么外行吧?

  总之,曹操这顿棒子是打得所有的人目瞪口呆,谁也搞不懂这个毛头小伙子要干什么!别的不说,你曹操怎么走上官场的自己还不知道,没有几代人的铺路,一个浪荡少年,还能被举孝廉?这倒好,刚进入官场,就来一顿棒子,这顿棒子要是打在普通身上还好,问题是这顿棒子落在了蹇硕他叔叔身上,也就等于落在蹇硕的身上,蹇硕和皇帝的关系谁不知道,这又间接打在了皇帝身上。

  这曹操难道不想在官场上混了,不然他怎么敢上来就收拾蹇硕的叔叔呢?他不知道刚刚走入官场就得罪权贵他是没有好下场的,不说官职难保,小命也不好说,再说这时候,已不是二十年前了,那时候爷爷曹腾打个喷嚏汉帝国都会动几下,现在风水轮流转,是人家蹇硕的天下。那老头是蹇硕的叔叔,这个关系难道曹操不知道?

  这顿棒子当然不能白打,所有人都想不通,估计曹嵩也想不通。想不通归想不通,儿子在外面捅娄子了,作为父亲自然有责任去摆平。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曹操也不是师出无名,再说了小孩子做事认真,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碰巧了。曹操因为刚刚出道,二十岁还不太懂得官场,以为他当了一个部尉就怎么了不起了,他放出话来谁敢违令格杀勿论,结果蹇硕的叔叔这个倒霉蛋撞上来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把他打死。

  最后曹嵩出面,蹇硕再怎么着也得给个面子,再者说,曹操在这件事上做的无可挑剔,并无不妥,逼急了,更不好收拾。

  尽管有爹爹斡旋,但是可以准确知道的是曹操这一下把权贵得罪了,把宦官集团也得罪了。但是宦官集团拿他没有办法,因为第一,曹操没有过错,秉公执法嘛,你有什么话说。第二,曹操有后台。

  于是宦官集团想了迂回的路子,用了一条诡计:明褒暗降,调虎离山。向皇帝吹耳边风说,陛下,曹操可是个人才,像曹操这样的人才的确不多见,执法如山啊,让他洛阳北部尉有些屈才了,应该升为县令级。皇帝哪有工夫管这事,也未必知道,你们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于是,曹操升了一级,但是调到边远地区。升你一级,让你离我们远一些,别在跟前晃,别再碰上这倒霉孩子。

  很快,在熹平六年(177年),曹操被调到远离洛阳的顿丘(今河南省清丰县西南)去当县令了。这一调离,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当然这仅仅是第一步,蹇硕绝对不会就此罢手,只要有机会,绝对不会放过曹操,尤其不能让曹操手里有实权。果然,没过多久曹操又被朝廷调回来,担任议郎,议郎是什么概念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民意代表,是个闲差。

  架空后,又来第二招,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的时候,也就是曹操在顿丘令任上担任官职一年多的时候,发生了宋皇后被废的事件。

  按理说,这宋皇后和曹操也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没关系可以找啊。这一找,还真有重大发现,宋皇后的兄弟宋奇是曹操的堂妹夫,也就说,曹操的堂妹是宋皇后的弟媳妇。找着关系了,也在九族之内,说大也大,说小也小,那就连坐呗。于是曹操“从坐免官”,没办法,谁让堂妹嫁错人了呢?但堂妹嫁人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好在关系不大,只是从坐,免官回家。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结果的,虽然我们自己做的时候不一定知道,虽然结了果的时候我们也不一定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但如果我们有机会得到所有的信息,就能分析出这之间的因果关系。这就是没有无缘无故的因,也没有无因的果。

  曹操按照制度杀了赛硕的叔父,当然自然引起赛硕的气恨,使得自己仕途坎坷崎岖。但另一方面,曹操获得了赞誉,当然肯定不是宦官集团和皇帝,我们可以猜想,曹操的行为给谁带来了好处,一是和宦官集团有仇的人,这样曹操也撇清了自己和宦官集团的关系,有利于改变人们对曹操宦官之后出身的看法;二就是正直之士,这样的人最喜欢有人来主持社会正义,喜欢是喜欢,但他们自己却做不来,现在曹操做了,他们很兴奋,他们会在合适的时间帮曹操一把;三就是普通老百姓,治安好了,受益的自然是老百姓。老百姓茶余饭后必定在夸赞曹操,虽然在历史上从来不会记载百姓之事,老百姓的夸赞也不能帮助曹操官复原职,但不要小看老百姓的夸赞,因为百姓的夸赞在封建社会必定会影响到其他官员对曹操的看法。

  可以肯定地说,这一顿棒子之后,百姓、官员对曹操的看法肯定是正面的,比如说:这个小青年挺正义的;比如说:这个小青年胆儿挺大的。虽然在当时,曹操可能凭着一股热血干了这事,却无形中为“奉迎天子”埋下贵人相助的伏笔。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