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十一节 尤金·德布斯

  专车西行一直到圣弗朗西斯科,然后折回东行,10月初到达纽约。当专车抵站时,站内挤满了人,车站外也挤满了人。人们一见德布斯下车,一致热烈鼓掌,经久不息。人们手中拿着小红旗,形成一片红海洋。晚上,德布斯在考柏大厅演说,场内1万个座位都坐满了,场外还有1万人站着听讲。《纽约邮报》评论道:“问题不仅仅在于听众之拥挤,更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听讲的人需付入场费,每人5角。没有其他任何政党在收5角门票的条件下能召集这么多听众。”

  德布斯对听众说道:“资本家把你们叫作手,什么农场手啊、磨坊手啊、车床手啊,等等。如果你们对自己的手感到骄傲,资本家就应当对他的手感到羞耻。如果你把一个资本家也称之为手,他就不乐意。他是头而不是手。但他的麻烦是:他用自己的头,却用你们的手。资本主义已经完成它的使命,资本家阶级已不再能控制住生产力,他们已不再能为工人提供工作机会。因此,工人运动的历史使命就是打倒资本主义,取消私有制,把社会进行重新改组,以生产资料之集体所有制作为其基础。这种改变是必然要到来的,你愈准备得好,就来得愈快。你对社会主义了解得愈深,你的准备也就愈好。”

  最后,专车又返回芝加哥,受到了芝加哥工人空前热烈的欢迎。《讲道理报》也不断发表德布斯的文章。

  德布斯特别阐述了美国的阶级斗争,他写道:

  工人阶级占压倒的多数。他们有的是人。他们应当掌权。只要他们意识到他们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他们就有力量。

  剥削阶级尽其所能地阻止工人洞察阶级斗争。资本家坚称美国没有阶级斗争。我们坚决认为有阶级斗争。工人阶级必须认识阶级斗争,他们必须以阶级斗争为基础,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组织起来。只要他们这样组织起来,他们就有力量解放自己并一劳永逸地结束这种阶级斗争。

  他还在讲演中说:

  社会主义首先是工人阶级的一种政治运动。这个运动的明确而绝不妥协的目标,就是推翻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其办法是把国家政权抓到手,使用权力以社会主义政府来代替现行的资本家阶级政府,那就是说,把名义上的共和国变成一个真正的共和国。

  “社会主义也意味着人类文化的一个新阶段,在目前阶段以后的一个新阶段。到那时,人民将集体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和资源;到那时,所有的人都将享有平等权利参加工作,所有的人都将合作从事生产,所有的人都将充分享受他们集体劳动的成果。”

  当时社会上有一股反对移民、特别是反对中国移民的逆流。甚至社会党的移民委员会也受其影响,拟了一个折中主义的移民决议案。德布斯对这个问题发表了立场鲜明的宣言。他说:“我刚读了移民委员会的多数报告,这是一个彻底没有社会主义气息的、反动的、令人愤慨的报告,我希望大家尽一切力量坚决予以抵制。规定某些种族,‘出于一些策略上的要求’,可以不准其移入美国,这种主张完全是跟自私自利的资产阶级政党代表大会的主张一个鼻孔出气的。在以国际主义为旗帜的无产阶级政党集会上是不允许出现这种主张的,因为国际主义就是要求全世界被压迫和被剥削的工人团结起来争取解放。”

  威尔逊于1917年4月2日走上了国会讲坛,发表了反战宣言。

  美国的参战引起了美国工人阶级的强烈反抗。社会党的左派代表鲁登堡在俄亥俄州发表反战演说,指出欧战是帝国主义的分赃战争,不论对哪一方而言,战争都是非正义的,美国工人阶级坚决反对美国参加这场丑恶的战争;作为抗议,美国工人将拒绝服兵役。

  威尔逊立刻开动镇压机器,把鲁登堡投入监狱,囚于甘东城。尤金·德尔斯为了支持鲁登堡,乃于1918年6月16日赴甘东城发表演说。他指出:

  战争不是偶发的,战争不是偶然的产物。战争是有一定的根源的,特别是现代战争。现在在欧洲发生的这场战争其根源是历历可数的。在过去40年中,在国际资本主义制度之下,在剥削制度之下,欧洲的那些国家就一直在准备这场必然要发生的事件。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所有这些国家中,其大工业都掌握在一个为数极少的阶级手中。它们是为这一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尽管工人生产了大量的财富,但其工资只足以购买他所生产的货品的极小一部分。结果怎样呢?资本家手上拥有巨额剩余产品,他们必须往外推销,他们必须寻找国外市场,结果,他们之间产生了敌对。他们开始武装自己,打开市场,推销其剩余产品。全世界的市场就是这么一个。大家要抢这个市场,或迟或早,这一场生意战是要变成浴血战的。

  战争总是为了征服,为了掠夺。封建时代莱茵河的封建地主们曾互相攻战,他们都想扩大自己的地盘、权力和财富,所以就要诉诸战争。但他们自己却不上前线打仗,正如现在的华尔街容克们一样。他们只是宣战,而由他们的农奴去作战。农奴们误信他们,认为互相攻战、互相杀伤是一种爱国精神。这就是战争的真相。统治阶级总是制造战争,被统治者总是为战争卖力。统治阶级在战争中只有得,没有失;被统治阶级则只有失,没有得。这些主子们老教训你们说,听他们的话上战场上去进行互相杀伤是你们的爱国主义义务。你们在战争中根本没有发言权。牺牲的是劳动阶级,流血的是劳动阶级,但这一阶级在决定是否宣战问题上从来没有发言权。决定和战之权一直操在统治阶级之手。

  有人问我:你是不是反对一切战争,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拒绝拿起武器去当兵?否!我并不是反对一切战争,我也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之下都拒绝作战。如果我做相反的回答,我就将不是一个革命者。当我说我反对战争的时候,我指的是统治阶级的战争,因为统治阶级是制造战争的唯一阶级,不管他们打的是进攻还是守卫战,也不管他们有什么借口,这一切对我是毫无意义的。我一律反对。我宁可以叛国罪被枪毙,也不愿参加这种战争。

  但是,我虽然不愿为压迫工人阶级的人和掠夺穷汉的人流一滴血,然而,如果为了要解放这些牺牲品需要进行战争,我是甘心情愿为其流血的。这就是我的立场。

  德布斯的话令当局深为震怒,他被送上法庭,控以反战叛国罪,判了10年徒刑。

  德布斯在法庭上慷慨陈词,他说:“你们打算怎样对待我,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我在这儿不是受审的。在这里受审是一个大问题,尽管你们可能不会意识到。在这里受审的是整个美国的制度。我个人作为一个骄傲的革命者,昂着头、挺着腰杆,并带着一颗永远不可征服的灵魂跨进监狱的大门。”

  1920年,德布斯所做的一件惊人的事是他在狱中进行了总统竞选。社会党在1920年大会上又一次推选德布斯做总统候选人。他们派了几名代表到狱中会见德布斯,德布斯在狱中发表了竞选演说。当年社会党所通过的竞选政纲是机会主义的,因此德布斯就这样说:

  社会主义政纲的目的不是要抓选票。我们的目的应当是向人民明白说出我们的主张。现在,我们的党有变成一个政客政党而不再成为工人政党的危险。

  我们之所以搞政治绝不是为了抓选票,而是为工人阶级谋取解放。我绝不为了抓一张选票而去竞选,我的责任是向人们明确说出我的主张。

  我曾经发表过几次演说支持俄国革命,我认为这个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独一无二的成就。我当时曾说,我就是一个布尔什维克。我现在仍然是一个布尔什维克,但我绝不是一个俄罗斯布尔什维克。

  这一位囚犯候选人获得了将近100万票,不仅在美国历史上创了一个奇迹,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从来没有过的。选民所以投他的票,不是因为社会党,而是因为德布斯个人。

  德布斯在狱中待了三年多,于1921年出狱。美国共产党领袖福斯特曾邀请他加入共产党,德布斯予以拒绝。他们的分歧就在于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德布斯表示,他反对一切“狄克推多”,因为任何种类的狄克推多都有违民主学说,他所拥戴的是民主的社会主义,不是法西斯的社会主义。

  如果说萨默尔·龚泼斯是美国劳工的皇帝,那么,约翰·路易斯则可称为美国劳工的窦尔敦。龚泼斯是小个子,身高不过5英尺7英寸,而路易斯却是一个大块头,身高体壮,声如洪钟,简直是一名标准的男低音。

  约翰·路易斯

  传记作家杜波夫斯基说:“在20世纪美国劳工运动的成长中,约翰·路易斯率队傲步前进,无人能比。”从1919年到1960年去世,他一直统治着他的联合煤矿工人工会。他创立了“产联”,他把钢铁业、汽车业、化工业、电气业等中的传送带工人组织了起来。在30个年头中,他向总统翻脸,向国会挑战,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1880年,约翰生于艾奥瓦的卢卡斯,这是一个矿城,他父亲是一名矿工,来自英国的韦尔斯。因为参加罢工活动,他父亲被资方列入了黑名单,不得不带了全家往外地谋生,在这一段时期内,约翰过着极困苦的生活。因为他是长子,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帮他母亲料理家务和照看弟妹。1897年,黑名单作废,父亲又重回卢卡斯当矿工,17岁的路易斯也当上了小矿工。但他并不乐于继父亲之业,终于有一天出走了。他在外晃荡了5个年头,吃足了苦头,1903年,他刚巧在怀俄明州的哈纳碰到了联邦太平洋铁路公司的煤矿惨案,他自动参加了救护,抬走了234具尸首,传记作家阿林斯基说:“当路易斯走入这个已成为陈尸场的矿井时,他觉得是在走进一个真正的地狱。但最撕裂路易斯的心肠的是当他看到那些突然失去其心爱的人而成为寡妇的女人们那张无法形容的凄惨的脸。正是在怀俄明的哈纳,路易斯用自己的眼泪使自己受洗(baptize)了。”路易斯自己也说:“在奠定我的思想感情、在帮助我对生活的理解方面,在我一生中,再也没有比这5个年头具有更大的影响的了。”

  1907年,他回到了卢卡斯,这时,他爱上了一位小学教员梅尔塔·贝尔,但她提了一个结婚的条件:每月得读一本由她指定的书。五年的流浪生活加上现在的书本知识,很快就使路易斯成了一位思考周密善于耍手段的劳工马基亚维利,虽然他的外表是一名典型的粗汉。他有两手:在工人群众间,他工作卖力,处事泼辣,获得大家的赞赏;在领导面前,则小心翼翼,务求得其“知道我”。

  不久,他从卢卡斯迁到了伊利诺伊的巴拿马,这是一个新兴的矿工城,他在那里出任了当地劳联煤矿工人工会的代表,出席了1911年的劳联会议。有一名黑人代表在会上批评了劳联主席龚泼斯,路易斯抓住机会为龚泼斯进行了辩护,从而引起了后者的注意。果然,1911年10月,龚泼斯就派他为特别组织员,前往新墨西哥州的圣太菲作为期3个月的组织工作。每天工资5美元,旅行费和旅馆费全包,饭费每天不超过2.5美元。从此,路易斯就在劳联内站稳了脚跟,并成了龚泼斯心目中的“有为青年”。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