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十八节 赛拉斯·麦考密克

  在人类的生产发展史上,人们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吃的问题,也就是求生存的问题。原始人第一次拣起石块当工具的时候,他的目的是觅食而不是别的。不论是哪一种社会,农业总是社会经济的基础。

  如果没有农业的发展,美国内战后的工业发展将是不可想象的。自1860—1900年的40年中,美国农业耕地增加了一倍。若按实际耕作的土地而言,则增加了两倍。1860年,美国生产小麦2亿蒲式耳、玉蜀黍25亿蒲式耳、棉花400万捆。

  赛拉斯·麦考密克

  1900年则生产小麦7亿蒲式耳、玉蜀黍25亿蒲式耳、棉花2000万捆。在这同一时期,美国人口增加了一倍半,但美国农民仍然生产了足够的谷物和棉花,饲养了足够的牲畜,剪了足够的羊毛,供应了全国的城市,而且还有大批的输出。

  林肯总统本人是乡村长大的,他完全懂得农业的重要性。在1862年内战进行之际,林肯的国会就通过了一个有名的《宅地法》,规定:任何白人只要在西部荒地上连续耕作5年,就可以无偿取得165英亩的土地。1英亩大体上等于6市亩。165英亩大体上等于900中国亩,这个数字在美国仍然是一名小农的标准。

  在南方奴隶制下,黑奴不过是一具能说话的机器。北方没有黑奴,它必须找其他东西来替代生产工具。按照社会规律,当社会有某种需要时,便会逐步出现某种解决办法。于是有不少人制造出接近现代化的收割机。其中最有成就的就是赛拉斯·麦考密克。

  历史学家哈钦森说:“在19世纪前半叶的所有发明中,收割机的发明可算是对农业革命最有贡献。”另一位历史学家倪文斯则认为,麦考密克帮了林肯一个大忙,因为收割机使北方的粮食产量大大增加,而且又节省了许许多多生产力,使林肯可以源源不断地取得兵源,从而打败了南军。

  1809年,麦考密克出生于弗吉尼亚的胡桃林地区。他父亲罗伯特是爱尔兰移民。由于罗伯特夫妇很能干,麦考密克出世时他家已经大发,拥有绵延数百英亩的土地,而且还建有磨谷厂和锯木厂。罗伯特虽然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却有发明天才。据麦考密克讲:“我父亲是天生的机械工程师及发明家,他能用现成的工具作出任何他想要的机器”,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由马拉动的割麦机。

  然而,罗伯特没有商业头脑,据麦考密克说:“父亲发明的东西过了几年就废而不用了。”幸好富有企业远见的麦考密克补足了父亲的缺陷。他在回忆录中说,在10岁的时候他就在马背上遐想:“我老想能否赚到100万美元。这虽然是梦想,却是一幅动人心灵的远景。”

  1831年,麦考密克22岁,他制造了他的第一架收割机,其原理与他父亲所造的完全不同。尽管这架机器相当粗糙,但它的基本结构已与以后逐步发展的收割机相同。经过好几次测验,他的新机器在1834年取得了专利。不过,这时他父亲专心管自己的铁店,没有去发展这个新机器。在1837年经济萧条中,铁店几近倒闭,麦家才重新投身到收割机上去。

  1844年,麦考密克在老家胡桃林铁店生产了50台新收割机。接着,麦考密克意识到芝加哥正在发展铁路,这样,它势将成为一个水陆两通城市,而芝加哥的后方就是无穷无尽的大平原,是最好不过的农耕地,也是收割机最好最大的市场。所以他决心把厂址迁到芝加哥。那是1848年,麦考密克公司在芝加哥开张。他的竞争对手是奥伯德·胡赛。不过后者的机器较适用于割草,而麦的机器则较适用于收割作物。

  他的专利权于1848年到期,接着就来了连年不断的专利官司。他曾请过好几位律师,包括亚伯拉罕·林肯和威廉·西沃德在内。他的官司没有打赢。他的大部分专利失去了专利之权,只留下了1831年后所新创的一些东西。

  因此,麦考密克所以有大发展倒不在于他是发明家,而在于他是一位杰出的推销家。

  他是一位杰出的推销家。他所采用的压倒对手的办法是:批量生产、大做广告、公开的机器质量示范、保用保修、付款优待等等。他还雇佣了一批全国推销人员,他们都可取得一定的佣金。在19世纪50年代中,麦考密克收割机已在全美国叫响。1860年时,美国已有100多家收割机厂,但麦考密克稳执牛耳,它的企业年售量达5000台。

  在1851年的伦敦展览会上,麦考密克收割机获得了委员会奖,于是它就在欧洲闻名。在1855—1880年间,它又在巴黎、伦敦、汉堡、列尔、维也纳、费城、墨尔本等世界展览会上获奖。在1880—1890年间,麦考密克收割机对加拿大、俄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和阿根廷有大量的出口。

  麦考密克永远不停地为他的机器作改进。1871年芝加哥大火把他的厂子焚了,他那时已62岁,但他决心重建。麦考密克放弃旧址,沿芝加哥河岸买下了160英亩的土地,花了62万美元兴建新厂。其中包括占地72000平方英尺的主厂(为原厂的10倍),以及44万平方英尺的仓库、铸造厂和铁工厂。这就大大增加了产量。在19世纪中期,他的企业年销售量超过了50000台,而生产最高峰时期的工人人数只有1400人。其利润可知也。

  1879年,麦考密克被法国科学研究院选为院士,因为“他对农业所作出的贡献超过了任何人”。的确如此。收割机改变了农业作业的面貌。小麦和其他某些农作物在成熟以后必须在一两周内收割完毕,农户因此只能耕种在一两周内能收割完毕的田地。现在有了收割机就可以成倍成倍地扩大耕种面积,使美国的西部开发一举功成。同时,它又可节省劳动力去城市做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麦考密克也注意宗教事业和政治活动。他资助长老会和民主党。他想通过这两大组织缓解内战后的南北敌视和种族对峙心理。

  在内战期间,长老会分裂为南北两派,在麦考密克精心撮合下,两派得到了调和。从1855年起他就一直在这样做,直到死为止。

  1864年,麦考密克曾在伊利诺伊第一选区以民主党身份竞选联邦众议员,没有成功。1872年和1876年,他曾担任伊利诺伊州民主党委员会主席,并且也是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成员。

  麦考密克还热心社会公益。他资助了弗吉尼亚的华盛顿和李大学、联邦神学院以及芝加哥基督教青年会。他当时的财产为100万美元,估计他捐出的款项有50万美元。

  1884年,麦考密克病逝于芝加哥。

  当然,美国农业工业化在1884年时尚未全部完成,要到1950年美国农场的曳引机数目超过马匹数目时才算真正完成。但是,麦考密克在19世纪中叶协助建立的长期农业机械化的趋势持续改变了美国经济。1961年,当麦考密克的芝加哥工厂因为已告落后而拆除时,美国仅有9%的人从事农业,而农业产量却足以供养比美国人口多好几倍的人。

  麦考密克去世后,小麦考密克继承了父亲的事业。1902年,该公司生产了全国35%的农耕机具。但因以汽油和蒸汽为动力的农机问世,竞争日趋激烈。小麦考密克考虑到事业的前途,乃与摩根集团商量,准备并购另外三家主要竞争者,成立一个托拉斯。于是就产生了今天的国际收割机公司。

  新公司由小麦考密克任总裁,它当时的产量占美国农业机具85%的市场。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