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十五节 欧内斯特·海明威

  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于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发表了一篇具有特别风味的获奖致辞如下:

  没有一个作家,当他知道在他之前有不少伟大的作家并没有得到诺贝尔文学奖这份殊荣时,能够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份荣誉而不感到受之有愧的。在这里无须将他们的名字一一列举。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能根据自己的常识和良知列出自己的名单来。

  欧内斯特·海明威

  请我国大使在这儿替我宣读一篇演说,便将我心中所有的东西都表达出来是不可能的。一个人作品中的一些东西可能不会马上被人理解,得到大家的认可,在这点上,他有时是幸运的;但是它们终究会变得明朗,根据它们本身的内容以及作家点石成金本领的大小,他将留名青史或被人遗忘。

  写作,在处于最佳状态时,是一种孤寂的生涯。大家聚在一起,或许能缓解彼此的寂寞,但能否提高各自的写作水平却值得商榷。一个在人稠众广之中成长起来的作家,自然可以免受孤寂之苦,但他的作品往往流于平庸,如果他真的是一位有实力的作者,当他独自创作时,是无惧于面对无穷的寂寞和物质上的匮乏的。

  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到达领域的一个新起点。他永远尝试去做那些从来没有人做过或没人做成的事。只有这样,再加上运气,他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如果已经写好的作品,只需改改名,换一种写作方式就可以叫作再创作的话,那么文学创作就显得太简单了。因为我们的前辈大师为我们留下了太多优秀的作品。正因为如此,一个普通作家常被他们耀眼的光环驱赶到远离他可能到达的地方,陷入孤立无助的境地。

  作为一个作家,我讲得已经太多了。作家应当把自己要说的话写下来,而不是讲出来,再一次谢谢大家。

  1899年7月21日上午8时,海明威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的奥克帕克。

  海明威的童年时光大多在温德米尔——瓦隆湖的农舍——中度过,他在那里吃、睡、游玩,尽吸山林之气。他小时候最喜欢看图画书和动物漫画,平日也喜欢听各种类型的故事。小时候的海明威很喜欢模仿不同的人物,每当他听到故事时,总会不断模仿故事中他喜欢的人物角色。海明威对缝纫等家事亦很感兴趣,她母亲说:“他喜欢缝制东西,他常想为他爸爸缝件穿的衣物。他喜欢缝爸爸的裤子,有一条裤子是妈妈给他补着玩的。”他喜欢各种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他会对他的玩具说话,把它们拟人化。他一直很渴望有一个小弟弟,在1902年4月妹妹尤苏拉出生时,他的眼睛充满了泪水,说:“我想,也许耶稣明天会送个小弟弟给我。”

  海明威的母亲一直希望诞下一对双胞胎,却事与愿违,她这个愿望一直都未能实现。为了安抚自己,她让小海明威穿上粉红色的方格花布衣,并戴上一顶饰有花朵的宽边帽,还给他换了他姐姐马塞琳的发型,把小海明威装扮得跟马塞琳一样,为他们拍了一张合照,称他们为“双生儿”。

  海明威的母亲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在音乐上有所发展,但海明威却承袭了父亲的兴趣,如打猎、钓鱼、在森林和湖泊中露营等。由于从小多在瓦隆湖的农舍中度过,长期与大自然的接触令他一直都很热爱大自然,到了晚年,他更为了与大自然接触而时常到杳无人烟的地方旅行。

  海明威在1913年9月到1917年6月间在奥克帕克及河畔森林高中接受教育。他在学业和体育上皆很优秀;他会拳击、足球,在班上,他在英语方面的过人天赋尤其突出。在初中时,他曾为两个文学报社撰写文章,这是他首次的写作经验。升上高中后,他便成为了学报的编辑。有时他会使用“Ring Lardner Jr。”这笔名写作,以纪念他心目中的文学英雄拉德纳(Ring Lardner)。

  高中毕业之后,他面临上大学、参战和工作的挑战。虽然他的父亲要他与马塞琳一起上奥柏林大学,而他本人也可能曾希望与同学和好友一起上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然而他却拒绝入读大学,18岁就到在美国举足轻重的《堪城星报》当记者,正式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虽然他在《堪城星报》仅仅工作了6个月(1917年10月17日—1918年4月30日),但由于这家报社在当时的地位很重要,雇用了很多才华横溢的记者,而每个记者几乎都有同一个梦想——写小说,在这种氛围下,海明威渐生写小说的念头。由于海明威在半年时间内深深受到了《堪城星报》的写作风格影响,即用简洁的句子,因此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一直以简洁著称。在海明威出生的100周年纪念时,《堪城星报》为表示对他的敬意,称其为100年来该报历任记者中的第一位作家。

  后来,海明威不顾父亲的反对,辞掉了记者一职,尝试加入美国军队以观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斗情况。“当我参加上一次的大战时,我是一个可怕的笨蛋”,海明威于1942年说,“我记得我只是认为我们是主队,而奥国是客队”。海明威是条典型的美国硬汉,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奋德教授曾说:“他身材结实、宽肩膀、头形端正,有深棕色的头发和小胡子。”本来,海明威的身材这么好,应能入伍,但却由于视力有缺陷而导致身体检查不合格,后来只被调到红十字会救伤队。前往意大利前线途中,他在德国炮火轰炸之下的巴黎逗留。他并没有在安全的旅馆停留下来,反而尽量接近战场。海明威很兴奋,形容自己当时“好像是被派给一个特别的任务来写这一年最伟大的故事”。他与朋友泰德·布鲁姆贝克租了一辆出租车,希望能看到一两个新弹坑。泰德写道:“一听到炮弹爆炸,我们的车子就尽快驱往爆炸声的地方去,但是我们一离开那儿又听到市内远处另一声爆炸声。”到达意大利前线之后,海明威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在他到达那里的第一天,米兰附近的一座弹药库爆炸。海明威给《星报》写道:“这一座弹药库的爆炸是我生平第一次接受火的洗礼。我们把伤患带进医院,跟在堪萨斯综合医院的情形一样。”海明威受命搜索附近田野里因爆炸而抛落下来的尸体,送到一个临时停尸场,发现他们找到的女尸多于男尸。那一次看到的情况令海明威极为震惊。

  之后他遇到的士兵并没有减轻他的惊恐。在一次关于战场上死亡情形的讨论中,埃里克·道尔曼-史密斯引用了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那是海明威从未听过的。他很喜欢这句名言,于是要求埃里克把那句话写在一张纸条上,后来他又把它背诵下来。那句话是出自《亨利四世》一剧的第二部分:

  “真的,我并不在意死亡;人只能死一次;我们都欠上帝一次死亡,随便怎么个死法,今年死明年死都一样。”他这种对死亡的看法从他写给他父母的一封信中可见。“死亡是件非常简单的事”,他在信中这样写道。

  1918年7月8日,海明威在输送补给品时受伤,结束了他的救护车司机的工作。他当时在奥地利的堑壕被迫击炮弹击中,在他的腿部遗下了弹片,再被扫射中的机关枪射中。尽管自身负伤,他仍把一名意大利伤兵拖到安全地带,后来意大利政府授予他银制勇敢勋章。

  海明威在米兰一个美国红十字会的医院工作。由于没有什么娱乐,他常常以读报和喝酒消磨时间。在这里,他结识了来自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修女安格妮·库洛斯基,她比海明威足足大了6岁。海明威爱上了她,但海明威后来返回美国,他们的关系就这样终止了;安格妮并没有跟海明威返美,而是与一名意大利军官好上了。这件事的记忆在海明威的心中一直挥之不去,并成为了他早期小说《永别了,武器》的创作灵感。后来,海明威更把自己当作小说中的主人公,谬称自己取得意大利军队的中尉军衔,并且参加过三次战斗。

  战争结束之后,海明威回到奥克帕克。由于禁酒令的关系,1920年,他迁往安大略省多伦多的巴瑟斯特街1599号的一所公寓居住。在那里居住期间,他在《多伦多星报》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在那里是一名自由作家、记者和海外特派员。海明威在那里结识了《多伦多星报》记者莫利·卡拉汉,两人成为好朋友。卡拉汉在那里刚开始写短篇故事;他把这些短篇故事给海明威看,而海明威对这些作品赞不绝口。后来他们在巴黎得以再度重聚。

  1920—1921年的短短一年间,海明威在芝加哥北部附近居住,并为一所小报社工作。1921年,海明威娶了他的第一任妻子——哈德莉·理察逊。在同年的9月,他迁到了芝加哥北部的迪尔伯恩北街1239号的一所狭窄的三层公寓居住。那栋建筑物现在仍在原处,而在这公寓前面则是一个有“海明威之家”字样的匾。哈德莉认为这公寓太昏暗和过于消沉,在1921年12月,海明威一家迁出了国外,再没有回到那里居住。

  他们听了舍伍德·安德森的劝告,在巴黎安顿了下来,在这里,海明威给《多伦多星报》进行关于希土战争(1919—1922)的采访。在海明威回到巴黎之后,安德森为他写了一封介绍信给格楚·史坦因。她成了海明威的良师益友,引导海明威参与“巴黎现代主义运动”,然后到蒙巴拿斯区;这成为了美国移民“迷失的一代”之始,由海明威的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和《流动的飨宴》的题词带动。另一个对海明威影响深远的人是意象派的创立者艾兹拉·庞德。

  海明威的处女作《三个故事和十首诗》(1923)由罗伯特·麦卡蒙在巴黎出版。同年,他们一家回到多伦多短暂逗留,就在那时,海明威的第一个儿子出生,取名约翰,他请格楚·史坦因当约翰的教母。由于要支持整个家庭的开支,海明威逐渐变得忙碌,并开始对《多伦多星报》的工作感到沉闷,遂于1924年1月1日辞去了这份工作。

  海明威在其短篇故事系列《在我们的时代里》(1925)出版时才初登美国文坛。对于海明威来说,这部作品极为重要,它一再显示简洁的写作风格亦可为文坛所接受。

  1925年4月,在《大亨小传》出版两星期后,海明威在丁哥酒吧遇见了《大亨小传》的作者佛兰西斯·史考特·基·费兹杰拉德。相识之初,两人是很要好的朋友,常常对说共饮,彼此分享写作心得、交换手稿,费兹杰拉德也表示希望海明威能在文坛上有更大的成就,但后来他们的关系逐渐冷却,更开始明争暗斗。费兹杰拉德的妻子洁儿达从一开始就不喜欢海明威。她更曾公开形容海明威为“假货”和“骗子”,并声称他看来很有大男子气概,其实也只是外表而已。她开始无理地指责海明威为同性恋者,并谴责她丈夫与海明威一起参与社交活动。

  海明威第一部成功的小说是《太阳照样升起》(1926),是部半自传体的小说,是他在最喜爱的咖啡馆“丁香园”用6个星期完成的。这部小说十分成功,广受好评,其创作灵感是在读过费兹杰拉德《大亨小传》的手稿之后萌生的。

  1927年,海明威与哈德莉·理察逊离婚,并另娶宝琳·费孚为第二任妻子。她来自阿肯色州,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此外,她也是一名临时的时装记者,为《名利场》和《时尚》这类的时尚杂志工作。这时,海明威开始转而皈依天主教。那一年,海明威的《没有女人的男人》出版,书中有很多短篇小说作品,而其中的《杀人者》是海明威最为知名的短篇小说之一。1928年,海明威与费孚迁居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开始了两人的新生活。可是,他们的新生活不久后就被一件悲惨的事情所中断。

  1928年,海明威的父亲克拉伦斯因受不住糖尿病和财政状况的折腾,以内战时期用的手枪自杀。这件事对海明威来说是很大的打击。在获悉父亲自杀一事之后,他立即回到奥克帕克为父亲安排后事,此时他想起按天主教教义自杀者要下地狱。同在这段期间,黑太阳出版社创立者哈里·克罗斯比——也是海明威在巴黎认识的朋友——亦自杀身亡。同年,海明威的次子派翠克出生于堪萨斯城,而他的第三个儿子格利高里·海明威在数年以后才出生。母亲经历多番阵痛后,医生终于成功剖宫取出婴儿,有记者指出《永别了,武器》中载有此情景。

  《永别了,武器》记的是一个名为弗莱德里克·亨利的美国士兵与英国护士凯瑟琳·巴克利之间的浪漫故事。这小说是以自传的文体写成的:书中的故事情节灵感明显是来自海明威在米兰与库洛斯基护士的关系;而小说中的凯瑟琳在产前阵痛的创作灵感却是来自海明威的次任妻子宝琳生次子派翠克前的痛楚。

  在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其他书籍都开始成名后,《永别了,武器》才出版。《永别了,武器》的出版大获成功,很受欢迎,它亦为海明威解决了当时的财务困难。

  海明威后来终于听取了约翰·多斯·帕索斯的劝告,于1931年迁往基韦斯特(他在那里住的房子现为博物馆)。在那里,海明威常与好友沃尔多·皮耳士到海龟附近钓鱼,到著名的“邋遢乔酒吧”小饮,偶尔会到西班牙旅行,为《午后之死》和《胜者一无所获》收集资料。1940年,即9年之后,海明威与费孚的这段婚姻结束,到1950年代,他进入了一生的另一个阶段,他在这阶段写的作品数量达一生所有作品的70%。

  1932年,《午后之死》这部关于斗牛的书籍正式出版。对于《午后之死》的评语各有不同,有些人认为这本书较像一本斗牛士和斗牛技巧手册,甚至可说是对死亡、艺术和高贵之间关系的思考。在《午后之死》这本书中,海明威大谈关于斗牛的事,而他所论述有关的斗牛仪式差不多都是一些宗教的习俗。海明威与西班牙有关的著作均深受巴罗哈的影响(海明威获诺贝尔奖之后,去见了巴罗哈,并表示他认为巴罗哈更有资格获诺贝尔奖),在1925年在潘普洛纳看过奔牛节之后他深深着迷,后来更在《太阳照样升起》一书中描述奔牛节的盛况。

  1933年秋天,海明威随一队狩猎的旅行队到过肯尼亚的蒙巴萨、奈洛比及马查科斯,再到达坦桑尼亚,并在赛伦盖提、曼雅拉湖四周和现在塔兰吉雷国家公园所在地的西及南部打猎,猎物大多为象、狮子、老虎等陆栖的大型动物。1935年出版的《非洲的青山》就记载了他那次到非洲的旅行经历,而《乞力马扎罗的雪》和《法兰西斯·马康伯快乐而短暂的一生》则是以他在非洲的经历为原型创作的小说。

  1937年,海明威受命到了西班牙,为《北美报业联盟》报道有关西班牙内战的战况。在那里,海明威不顾警告,不断报道法西斯主义者的丑闻,甚至是左派共和军的丑闻。

  1952年,《老人与海》出版,海明威对这部中篇小说的成功极为满意,他据此获得1953年度普利策奖及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两项殊荣。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却表现得异常谦逊,并提及丹麦作家凯伦·白烈森,说“若把这奖项颁给美丽的作家伊莎·丹尼荪,他会更高兴”。这些奖项令他在国际上重拾声望。

  此后,他再临噩运:在一次狩猎中,他先后两次遭遇飞机失事,因而受重伤;他扭伤了右肩、手臂和左腿,严重脑震荡,他的左眼暂时失明,左耳也暂时失聪,括约肌瘫痪,脊椎骨严重受伤,肝脏、脾脏和肾脏破裂,脸部、手臂和腿被严重烧伤。一些美国报纸误发了海明威的讣告,以为他当时已伤重不治。

  此外,在一个月以后,他更在一次森林大火意外中受重伤,双腿、前躯干、双唇、双手前臂严重烧伤。这些痛楚一直维持了很久,令他无法到斯德哥尔摩接受诺贝尔奖。

  后来他偶尔找到了一些1928年写的手稿,重新整理为现在的《流动的飨宴》,重现一点点希望。虽然他的能量好像是恢复了,但酗酒问题还是困扰着他。他的血压和胆固醇极高,他患的主动脉炎及其意志消沉的情况因酗酒而恶化。

  1959年,古巴革命推翻巴蒂斯塔政权后,外国人拥有的资产全被没收,因而迫使很多美国人返回美国。海明威选择再停留多一段时间。人们普遍认为海明威与菲德尔·卡斯特罗保持良好的关系,并曾声明自己支持该国革命。

  1960年2月26日,海明威向出版社要求出版斗牛故事《危险夏日》未果。于是他和妻子玛丽向朋友、《生活杂志》主席威尔·朗要求离开巴黎并回到西班牙。海明威说服朗出版他的手稿,并顺带加上插图设计。虽然这建议没有文字记录,仍被采纳了。1960年9月5日,这故事的第一部分出现在《生活杂志》中。

  海明威后来在爱达荷州克川市接受了高血压及肝脏问题的治疗——并因为患忧郁症和偏执狂而接受电痉挛疗法,但是后来有人认为可能就因为接受了电痉挛疗法而加快了他的自杀行为发生,因为据称在他接受此一治疗后严重失去记忆。他的重量亦流失了很多,他高约183厘米,这时却只重约170磅(即只有约77公斤)。

  海明威曾于1961年的春天试图自杀,于是再次接受电痉挛疗法。在他的62岁生日前3个星期,1961年7月2日在爱达荷州克川市家中,他用从地下室贮藏库找来的双管猎枪自杀了,妻子听到枪声,立即下楼察看,当时他已面目全毁,只剩下嘴巴与下巴,法医最后认定为擦枪走火。法庭裁定他最后的行为任何人都不需负上责任,并以天主教的仪式把他埋葬。据称在他接受了电痉挛疗法的治疗后记忆严重破坏;医学和学术界亦极为留意此一说法。除了以上的一种说法外,亦有人认为海明威之所以自杀是因为他在写作上对自己要求很高,后来发现自己的作品无法再达到《老人与海》那样的质量后,就陷入了绝望,虽曾试图靠深海捕鱼、打猎、饮酒等来分心,但是还是徒劳,最后才要自杀。

  海明威被葬于爱达荷州克川市最北部的公墓。

  作为中国人,我们还要谈一谈海明威的中国之行。1941年3月,海明威夫妇曾从香港进入中国内地,他到重庆受到了蒋介石夫妇的招待。他又秘密地会见了周恩来。海明威研究专家杨仁敬特地为此写了一本书:《海明威在中国》,他评论说:

  海明威是个闻名全球的战地记者和小说家。他曾经到过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等地,亲身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写出了许多精彩的报道和小说。有人估计海明威访问中国之后会写出传世的佳作,然而他并没有这样做。他只写了6篇关于中国抗战的报道:《苏日签订条约》、《日本必须征服中国》、《美国对中国的援助》、《日本在中国的地位》、《中国空军急需加强》、《中国加紧修建机场》。文章发表后引起了美国各方面读者的强烈反响。

  在这些文章里,海明威反映了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几个重要问题:

  1.日苏条约签订后,苏联仍继续援助中国。

  2.蒋介石是个军人和政客,十年来他的目标是消灭共产党。西安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放弃剿共,转而抗日。从那时以来,“蒋介石没有放弃打败日本的目标,但他心里也从来没有放弃另一个目标。”

  3.日本正在准备进攻东南亚,如果英美要避免另一个慕尼黑事件,就要设法阻止日本南进。

  4.美国应支持中国各个政治派别联合抗日,并明确地告诉蒋介石,美国不支持中国打内战。

  5.日本失去了与中国媾和的机会,而且决不能征服中国。

  6.中国拥有丰富的人力和物力,中国人民有勤劳勇敢,不怕艰难和牺牲的精神,他们能对日本发动反攻,而且必将取得最后胜利。海明威对中国之行是满意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次艰难的旅行,但很有趣。海明威的报道记录了他与战斗中的中国人民的友谊。

  值得一提的是冯亦代先生对海明威的评价。他写道:“曾经有人因海明威参加过西班牙内战,简单地视为民主斗士或反法西斯英雄。这实在是一种对海明威的讽刺。老实说,过去我也是这样看待他的,但逐渐我却产生了怀疑。如今离开海明威故世已经整整二十年,他的传记发表了,他妻子玛丽·威尔什所写的回忆录《事实真相》出版了。今年他的书信选集也印行了。从这些著作以及其他有关的批评论文里所显示的海明威和他作品里所表现的哲学观点,我们不难地把二者合成一个本色的海明威,他可以是一个自封的《英雄》,而这个英雄却是游离于现实世界的。海明威写西班牙内战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鸣》,是足以代表他对西班牙内战的态度。书中这个第一人称的‘我’只是个目击者,海明威像写新闻报道一样,把故事讲得头头是道,把人物写得生动如实,可是他自己却又显得那样漠然,那样无动于衷。”

  这实际上是说,海明威的文与人是不统一的,说得更刻薄一些,他有人格分裂症:说得很漂亮,实际上却是一名自私自利之徒。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