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节 骆家辉

  2009年5月,奥巴马总统委任骆家辉为商务部长。他说:“骆家辉很了解美国梦。这是他的亲身经历,这也是他为什么与我一样决心竭尽所能继续维持美国梦的原因。在经济危机里,美国梦依然鲜活。”

  骆家辉加入奥巴马内阁的消息由来已久,苦孩子出身的他在华盛顿州长任内政绩卓著,善于协调两党关系,正符合奥巴马的用人路线。其资历、经验,以及和中国的特殊关系,使得其入阁的可能性大增。而美国政坛刮起的“黄色旋风”,既是亚裔人的梦想,也是美国人的荣光。

  骆家辉:一英里走了一百年

  商界有一种说法,很少有人像骆家辉一样与美国最重要的两位“比尔”及他们的家庭保持着亲密而良好的关系。其中一位是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另一位是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2007年10月,骆家辉宣布支持希拉里·克林顿竞选美国总统,并成为她的华盛顿州竞选委员会共同主席之一。

  《大公报》报道,一百多年前,骆家辉的祖父从香港移居美国,在距华盛顿州州长官邸不远的地方给一家殷实的白人家庭做佣人。一百多年后,骆家辉于1997年1月15日跨进那座官邸,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州长。因此,骆家辉曾在多个场合说起:这一英里,他们家走了一百年。

  美国亚裔移民值得骄傲的儿子

  1997年克林顿的国情咨文中,特别提到了骆家辉的名字。克林顿说,骆家辉当选为华盛顿州州长,他是“数百万美国亚裔移民中的两位所养育的值得骄傲的儿子。这些亚裔移民用他们的辛勤劳动、他们的家庭价值观和他们作为公民的良好表现,增强了美国的力量。他代表着我们大家都能够实现的未来”。

  从做“嫁衣”到“上轿”

  纵观美国华人的历史,在这个标榜人道、人权的文明之邦,留下无数对华人无人道、无人权的不文明记录。华人逐渐奋起、进入一个较为主动自为的过渡时期后,受侮辱、受歧视依然深重而不断。

  美国华人进入一个奋发、奋进,成功而耀目时期,其突破口是科技界。除了陈香梅女士因特殊条件而较早活跃在政界、商界外,华人的奋发奋进主要集中在科技方面。包括近10年来,中国大陆的学生学者接连取得可喜成就。一些令人瞩目的华裔商界巨子也逐渐涌出。但在从政方面,华人虽有骆家辉小的成绩,却有大的空白。回顾近年美国华人参政的途程,艰难而挫折。

  以往,由于“朝中无人”,美国华人常常只好支持一些较能体察亚裔心声的白裔候选人和同是少数民族的非裔候选人。那些候选人,为了争取献金和选票,也常常在某些方面迎合亚裔华裔,但毕竟难以真正代表亚裔华裔的要求。有些白裔候选人甚至在当选后食言,某些非裔当选者也未能施展影响。因此,华裔直接参政的意愿日烈日浓,并开始付诸行动。

  骆的家庭是典型的移民家庭。其祖父十多岁从广东台山移民美国,后来回台山结婚。但限于美国移民法,祖母只能留在台山。父亲骆荣硕出生在台山,在美国成长,后来回港娶亲;母亲出生在中国内地;父母在香港结婚后再回美国。骆荣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在盟军中参加诺曼底登陆之役,战后经营餐馆和小生意。骆家辉1950年出生于西雅图。幼年只会说台山话,不会说英语;在幼儿园因为不吃美式早餐,而被教师打手板。保持着中国人美德的父母,对他最大的影响有二:辛勤工作,努力读书。父母尽力培植儿女接受高等教育。他在西雅图富兰克林高中毕业后,1972年依靠学生贷款和奖学金,在耶鲁大学法学院毕业,1975年又毕业于波士顿大学法学院。他回到西雅图,担任华州助理检察长;在一次不如意的短暂婚姻结束后,做了十多年“单身贵族”,全力以赴埋头工作。

  政治生涯

  骆家辉从政始于为西雅图菲裔议员西旁嘉、京县华裔议员周马双金助选。这使他感觉到政治活动很有趣,更有意义。此后,他开始产生“何不自己出马”的念头。

  1981年骆家辉竞选华州议会众议员成功,任期达11年。其中担任州议会预算委员会主席达5年之久。在任内,他既为所有族裔服务,又为亚裔争取正当权益。公共资源的公平有效分配,使他赢得各族裔选民赞赏。他在州府设立亚太裔事务委员会、少数族裔与妇女创业办公室,通过针灸医师独立开业的法案;他还针对美国两党政治的通病,提出跨党合作的主张,深受两党有识人士欢迎。1991年,州政府员工选他为州议会风云人物。

  1993年,他又跨进一步,以54%的得票率当选全美第13大县郡的郡长(县长)。这个县,员工多达1.2万人,年预算高达20亿。他积极推动和实施该县与西雅图大都会区的合作。他大力改进县府工作,提高效率,在裁员同时,加强公务员训练和专业辅导。他还解决了当地人至为关心的海鹰足球队留在西雅图的难题,并在西雅图华埠建立国际区社区广场,提供老人住宅和各种社会服务。他的种种建树颇得当地人赞许。

  骆家辉向从政的更高层次攀登,亦得益于他的新近美满姻缘。1994年,他向西雅图五号电视台华裔记者李蒙求婚,租了一架直升机,回旋在李家上空,放下英文长幅:“Mona Lee I Love You”。此举颇为轰动。婚后,他们相得益彰。李蒙也出生在华人移民家庭。父亲是上海人,母亲是湖北人,均出生在中国内地,成长于台湾;因留学美国而结缘。李蒙出生在洛杉矶。所以人们称骆家辉为“加州的女婿”。他参选后,李辞去记者职,全力投入竞选。美国民主党主席贝南德认为,她的气质近于肯尼迪夫人。他预言,在李蒙配合辅助下,骆家辉将成为美国政坛新星。

  华裔不分党派合力支持

  在选举前,骆家辉即在民主党内初选中以绝对优势胜出,被人们普遍看好,并预期会取得最后的胜利。《旧金山纪事报》10月14日即引用华盛顿大学政治学教授戴维·奥森的评析:“华州州长竞选事实上已经结束,骆家辉将以压倒的优势获胜。”文章预言骆家辉绝对有把握成为美国内陆第一位亚裔州长。洛杉矶地区的中华工商团体联合会会长、《国际日报》董事长熊德龙在大力支持同时,预祝骆家辉胜率在初选过后提升到75%,这是华人定居美国以来唯一突破“玻璃天花板”的极好时机。

  骆家辉在华州竞选州长,从一开始就得到华人不分党派、背景和倾向的同心共力支持,许多从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社团为支持骆家辉而并肩携手。为了筹款,骆家辉伉俪年中到纽约、旧金山和洛杉矶等地区。初选胜利后,共和党立即给他的对手拨款20万,而当地的主流媒体实际上并不支持骆。他再度到华人聚居较多的三大城市筹款。不同社团和侨领共同出席筹款会。洛杉矶100多家社团,不分地域、派别、团体,联合举办盛大的筹款会。其中包括主持“十一”升五星红旗、由88个侨团组成、以熊德龙为会长的中华工商一体联合会,也包括中华会馆、中华总商会、华美政联、越华会、宗华会、广东、潮州、福建等同乡会等等。这一举动生动地体现了美国华人面对主流社会的“荣枯与共”的共识。

  人们的期望和祝福没有落空。发生在一个州的事,却牵引着全美的华裔以至整个亚裔。骆家辉当选消息传出后,广大华人欢欣鼓舞。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迅即致电祝贺。美华协会全国会长林敬忠说出许多人的共同感觉:“今天对华人和全体亚裔来说,是伟大的一天”。“骆家辉是每个亚裔的模范榜样”。这“将提升亚裔的自信心,让亚裔觉得,人数不多,仍可以有出头的一天”。他希望华裔下一代能以骆家辉为榜样,向国会进军,“国会已太久没有华裔议员了”。

  2009年5月1日骆家辉正式当选奥巴马政府的商务部长,成为继能源部长朱棣文后又一位华裔部长。

  美国历史上有3位华人在联邦政府担任部长职务,他们是:赵小兰、朱棣文和骆家辉。

  赵小兰,祖籍上海嘉定,1953年生于台北,8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1986年,赵小兰弃商从政,先后担任交通部航运署副署长、联邦海事委员会主席、交通部副部长,并成为美国有史以来华裔在美政府中级别最高的官员。1989年被布什总统正式任命为交通部次长。2001年获新当选总统小布什提名出任劳工部长后,连任两届劳工部长。

  朱棣文(Steven Chu)于1948年2月28日出生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祖籍中国江苏太仓。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04年8月起,他担任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主任,是首位掌管这个美国能源部下属国家实验室的亚裔人士。他在2008年12月15日被美国新总统奥巴马提名为能源部长。2009年1月20日,美国联邦参议院无异议通过朱棣文任能源部长的提名。

  骆家辉于1950年1月21日出生于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祖籍广东省台山市水步镇吉龙村。1972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获政治学学士学位;1975年,波士顿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1982年,当选华盛顿州众议员,正式踏入政坛。骆家辉在1997年至2005年间两度担任华盛顿州州长,是第一个担任美国州长的华裔美国人。2009年2月25日,总统奥巴马提名他为商务部部长。3月25日,参议院投票通过后,骆家辉出任美国第36任商务部长,成为总统奥巴马内阁中第二位华裔部长。

  内阁地方双创佳绩改写参政史华人仍在努力

  近20多年来,随着华人人数的迅速增长,参政逐渐成潮流。华人参政的最普遍方式是投票参加政治选举。近30年来,华人在所在国政治选举中的作用和投票率普遍提高。美国华人表现尤其突出,不仅在国会、内阁层面寻求突破,同时,在地方层面,华人也积极参选市长、市议员。而在美国2008年总统选举中,加州和纽约州的7个县更实行中英文双语选票,足见华人参政温度的提高。

  南加州今年举行的多个市议会选举,多名华裔当选,蒙特利公园市,华裔市议员占八成。纽约的新华裔聚居点法拉盛,市议员刘醇逸表现备受嘉许。旧金山三名华裔进入市参事会,更选出首次进阶的邱信福当主席,开了另一个先河。

  同时,仍有华裔候选人为改写参政历史继续努力着。美国艾奥瓦州华人方纯仆宣布参选州长。由于之前较少涉及公共领域,该州华人对这位年轻的第二代华人,并不熟悉,不过基于对华人参政的鼓励,大家仍希望他在选战中能缔造佳绩。

  华裔林健权在美国阿拉米达县任助理地检官10年,过去8年一直住在圣马刁市,如11月的选举中当选,他将成为圣马刁市140多年历史上首位华裔市议员。美国胡桃谷水局理事张玲龄计划更上一层楼,宣布参选钻石吧市议员选举。亚特兰大华裔万斯祺将参选亚特兰大市议会第六选区市议员,他是亚特兰大市议会历史上第一位角逐该职位的亚裔人士,他出马已经获得华人小区的赞许与支持。

  参政观念获飞跃美华人缺席核心决策层

  同济大学中美关系专家仇华飞教授在接受《上海侨报》采访时曾指出,华人群体逐步发现,参政很重要,原来那种“重钞票不重选票”的观念在变。美国政界有一句名言:“政治就是社会资源的分配”,因此美国许多学者都认为,在美国当了官也就意味着有了资源。华人参政实际上就是对资源的一种追求,这和以前开店赚钱是殊途同归的。

  对于华人参政的未来前景,仇华飞指出,这个还很难说。毕竟华裔在美国还是少数民族,一个少数民族要想代表美国大多数人还需要漫长的过程。

  尽管现在有很多华人参政,但是在国会、政府和法院里还没有华人担任要职。参、众议院那么多委员会里也没有华人。现在进入白宫的华人都是一些技术官僚,比如商务部长、能源部长,但真正的核心决策层里还没有华人,华人只是提出一些参考性的意见,不起决定作用。

  华裔移民和欧洲移民在融入美国社会中还是有差距的。可能是受传统文化影响,华裔在自我表述和社交能力上还有欠缺。要真正进入政坛,他们各方面的素质,比如人际关系、服务意识、语言和形象等都需要提高。他们要和美国联系更加密切,参政的人要能够在形象上和行为举止上符合美国民众的要求。

  第二代、第三代华人承担更重参政议政使命

  第一代华人怀揣着“淘金梦”踏上异国他乡,他们凭借着“三把刀”闯天下的经历让世人看到了“野草精神”的真谛,看到了华人身上的坚韧和气概。意大利《欧联时报》曾刊文指出,如果说第一代华人是我们值得骄傲的榜样,那么作为第二代、第三代华人就更应该肩承重任,不辱使命。

  随着华人的身影在国际政坛上崭露头角,华人参政议政也成为一个很热的话题。综观海外华人社会,现如今的华人经济已经成为海外经济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华人的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同时华人的维权意识和对话语权的渴求也日益显露出来,而这一切既表明华人参政议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为华人参政议政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经济实力的增长,话语权的缺失,两者的不平衡势必会成为华人社会发展的阻碍。所以改变华人对政治的不甚热心,引导华人积极参与政治可谓是当务之急。

  必须承认,单纯的热心和积极推动不一定就能够得偿所愿,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华人参政议政注定是一条漫长且艰难的道路。相对于第一代华人而言,作为子孙辈的第二代、第三代华人在参政议政方面具有更为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他们没有语言障碍,受教育程度较高,比较容易进入主流政坛。其次他们既了解西方社会思想理念又具有东方传统文化背景,能够代表华人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因此,华人参政议政的实现需要全世界华人的共同努力,但对于第二代、第三代华人而言,他们身上要承载和担当的似乎更多。

  其实奥巴马和骆家辉有一个非常大的共同点,他们两人都出生于少数族裔家庭,小时候家庭贫穷,但之后都进入美国名校,然后投身政府事业,两人都很重视家庭。他们的主要观点大致相同,即美国应该通过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走出困局。

  骆家辉多次在公开场合说:“我的祖父大约100年前从中国来到美国做仆人。我在离我祖父当年工作不到1英里的州长官邸工作。我们家花了100年走完这1英里,这个旅程只有在美国能够做到。我们的价值观、教育、辛勤工作、责任感和家庭,每一天都指引着我前进。”

  2011年4月,由于驻华大使洪博培的辞职,奥巴马派骆家辉改任驻华大使,这是中美外交史上第一位华裔美国人出任驻华大使。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发表文章评曰:

  奥巴马在众多可能的接替人选中提名骆家辉有其良苦用心。其一,任用“华裔之光”为驻华大使,既体现出奥巴马对少数族裔权益的维护也显示出他对中美国关系的看重。其二,提名商务部长出任驻华大使透露出美国欲在亚太经贸领域大展身手的意愿。3月9日,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曾表示,美国将领导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推动这一地区实现自由、公平和透明的贸易环境。

  骆家辉本人热爱中华文化,对中国也有着务实的看法。比如说,他曾多次表示:“中美百年来一直是朋友”,“美国经济的未来,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对华贸易,美国不应把中国崛起看作威胁,而应看作一次重大的机遇”。

  人们相信,他将是一名非常务实的外交官。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