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九节 埃莉诺·罗斯福

  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的妻子——安娜·埃莉诺·罗斯福是一位不同寻常的第一夫人,她不是以传统的白宫女主人的形象,而是作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政治家、外交家和作家被载入历史史册的。

  1884年10月11日,埃莉诺生于纽约市的一个银行家家庭。她的妈妈是有名的美女,她嫌埃莉诺长得没有她自己好看,竟把她叫作“老奶奶”(granny),这大大地刺伤了小女孩的心,因此她从小就把父亲当作她的上帝。她在自传中说,她对父亲走路的声音特别敏感,甚至胜过小狗。当她一听到父亲回家的声音,她就不顾一切,从三层楼倒扑在楼梯的扶栏上一滑而下,直倾在父亲的怀抱中,这是她童年最感幸福的一刹那。

  她8岁时母亲去世,10岁时,父亲也因酗酒过度而去世,只得由奶奶来抚养。她父亲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亲兄弟,所以西奥多成了她的监护人。她可以说是富贵人家的一个可怜女儿。从那时起,她就有一种感觉,总想做一点好事,并从中取得快乐。这种心态竟支配了她后来的一生。15岁,她被送到英国伦敦艾伦伍德女子学校做寄读生,她在那里待了3年,于18岁回国。

  她回国后就从事社会工作,参加了全国消费者同盟,并在曼哈顿贫民区给移民儿童教授柔软体操。这时她的远房兄长富兰克林·罗斯福向她百般讨好,他们终于在1905年举行了婚礼。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是主婚人。

  罗斯福的母亲名叫莎拉,也是一名美女,她是富孀,性格比较专断,家中一切都得由她做主。埃莉诺不懂得家务,所以在初期依靠她婆婆反以为乐,但当她生孩子以后,矛盾就发生了。婆婆要以溺爱方法教育孩子,而埃莉诺特别反对溺爱。为了礼貌她不能顶撞婆婆,所以心中不快。

  1911年,罗斯福当选纽约州的州议员,埃莉诺乃得以与丈夫移居阿尔巴尼,真正地当上了主妇。两年后,罗斯福被海军部长丹尼尔任命为部长助理,埃莉诺又移居华盛顿。1917年美国参战,埃莉诺参加了海军的救护队,经常慰问伤兵,并协助创办红十字会餐厅,她感到了自己的作用。她说:“我对我自己的办事能力有了一定信心,并感到帮助人的乐趣。”

  1918年,她发现罗斯福与其女秘书梅尔赛有不正常关系,她很伤心,乃提出离婚建议,罗斯福不愿离婚,梅尔赛看到情况不妙,乃马上与一位年老的富翁结婚,了结了这段不愉快的插曲。

  埃莉诺·罗斯福

  虽然埃莉诺与富兰克林在性格上差别很大,但他们却是一对配合默契的政治伙伴。婚姻危机过后,他们依然在为政治事业奔波。1920年,埃莉诺参加了富兰克林竞选副总统的活动。在竞选中,她在许多问题上显示出了自己独特的敏锐性和缜密的分析能力,她在此期间表现出来的政治才干使舆论界和政界开始对她刮目相看。天有不测风云,富兰克林在1921年患上了脊髓炎,并一度陷入了绝望。对埃莉诺来说,这无疑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她知道,唯一能让丈夫振作起来的办法就是让他继续留在政坛,因为他是绝不会甘心在有生之年过默默无闻的生活的。而且她认为,政治需要的是一个人的头脑、智慧、口才、应变之术、治国之道,身体则在其次。由于丈夫的疾病,埃莉诺的生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她与他的关系更密切了,先是作为他的护理人,后来又作为他政治上的代言人,代替他到各地参加各种会议和活动。作为民主党的一员,埃莉诺参加了民主党州委员会妇女部的工作,于1922年春天发表了她的第一个政治性演讲。1924年,埃莉诺作为民主党妇女部的负责人参加了艾尔弗雷德·史密斯竞选纽约州州长的活动。她在竞选中表现出来的组织和管理才能给职业政治家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史密斯想借助她的力量为1928年总统竞选助选。这一系列活动的结果,使埃莉诺在丈夫接受民主党纽约州州长提名时,比她丈夫在民主党内更有影响力。对这一段经历,埃莉诺后来回忆说:“我丈夫的疾病迫使我最终要自力更生,这个病使我对于他的、我的和孩子们的生活态度发生了变化。”埃莉诺把1921年到1922年间的那个冬季描绘为对她生命的最严重的考验,她经受住了考验,并逐渐成为政坛上的一颗新星。1928年,富兰克林在埃莉诺的帮助下当选为纽约州州长。从富兰克林瘫痪到当选为纽约州州长的7年里,埃莉诺的政治贡献和出色的组织才能使她成了纽约有重大影响力的政治家之一,她的务实精神在民主党内及妇女政治组织中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纽约时报》对她的影响大肆宣扬,称她是“具有政治头脑和号召力的女人”。

  作为州长夫人,一方面,埃莉诺拥有自己的事业:另一方面,她在政治上支持和帮助丈夫。在富兰克林任纽约州州长的四年中,埃莉诺和富兰克林学会了在政治上互相帮助,夫妻关系接近于一种两个政治家间的专业合作。1930年,埃莉诺在记者面前公开评论了自己的婚姻,她认为一个妻子要起三种主要作用,即伴侣、母亲和管家人,其中第一种作用最为重要。她说:“今天,我们知道,一切都取决于妻子与丈夫之间的私人伴侣关系是否融洽。”她强调相互尊敬是一桩美满婚姻的基本要素,同时一个妇女应该发展她自己的兴趣爱好。

  1932年,罗斯福获选为第32任总统,埃莉诺就开始了她的第一夫人生涯。

  埃莉诺进白宫的第一天就制造了新闻:她要上楼观察,但电梯工人不在场,她就自己开动电梯而上,把在场的原第一夫人——胡佛夫人吓得目瞪口呆。有一天,她发现她办公室的管子坏了,打电话通知修理工,但后者久久没有来。她忍不住把他叫了来询问,后者说,他早就来过,因为白宫有规定,当夫人在室内时,任何人不得入内。埃莉诺说,从现在起取消这个不合理的规定,你任何时候都可入内进行修理。

  富兰克林上任伊始就宣布实行“新政”。埃莉诺也在寻找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目标,希望作为第一夫人为美国人民战胜危机贡献力量。从州长官邸搬进白宫,埃莉诺逐渐表现出更多的独立性。她说:“在结婚初期,我的生活模式大部分是我婆婆的模式。后来是由孩子们和富兰克林制成的模式。当最后一个孩子进入寄宿学校以后,我开始想做一些我想做的事,用我自己的思想和能力去实现我的目标。”她的目标是什么?首要的目标当然是支持丈夫当好总统。此外,她也有个人的侧重面,即妇女平等权利、黑人民权、青年问题,在这些方面她走在丈夫的前面,也走在全国的前面。埃莉诺是她那个时代美国妇女的象征。作为第一夫人,她一直在为美国妇女获得平等的权利而奋斗。在成为第一夫人的第二天,她就先于丈夫召开了自己的记者招待会,而且只允许女记者参加。由此,她也成了第一个利用媒体的总统夫人。埃莉诺要通过这种方式向她那个时代的美国证明,妇女不仅仅只关心家庭问题,她们对一切问题都有自己的观点。在“新政”期间,对于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如解决青年人失业问题、帮助千百万贫困家庭、缓和种族矛盾等,她的意见和提供的信息都起了重大的作用。

  在这期间,埃莉诺和富兰克林的政治伙伴关系不断加强,他们讨论共同关心的政治问题,探讨国家局势,交换对于立法和行政问题的意见,谈论政治和道德价值等,这既是他们共同的事业,同时也成了他们夫妻恩爱的源泉。由于埃莉诺出外旅行比丈夫方便,因此她经常代替他出行,向他提供有关世界各地情况的私人报告。埃莉诺仅在1933年就外出旅行4万英里,第二年是6.8万公里,人们称她是“飞行的第一夫人”。埃莉诺为30年代的“新政”作出了重要贡献,如果说富兰克林是“新政”的“头脑”的话,那么埃莉诺则是“新政”的“心脏”,他们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对此,迈拉·G。古廷写道:“埃莉诺·罗斯福对总统决策的影响比她前面的任何一位第一夫人都要大。她属于她丈夫的政府,并经常作为他的良心在发挥作用,特别是涉及‘新政’的时候。”到1940年时,埃莉诺已当了八年的第一夫人。在这八年中,她每天早上从6点钟起床一直工作到深夜,为社会事业尽职尽责地操劳,成为丈夫最重要的助手和合作伙伴。她知道她的工作受到了成千上万人的尊重,而最关键的是受到了富兰克林的尊重。

  在1940年的总统竞选中,埃莉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地卷入政治中。由于国际局势的影响,富兰克林史无前例地参加了第三届总统竞选。迫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富兰克林很容易获得了提名,但是许多代表反对他挑选的竞选伙伴亨利·华莱士。由于种种原因,富兰克林未能亲自去会场向代表们做说服工作,埃莉诺就被请去代表他讲话,总统候选人的妻子在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讲话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埃莉诺督促代表们将所有的个人利益融化于国家利益之中,她在会上说:“你们不能把这次提名看作平常时期的平常提名。今天,美国人民必须意识到我们正在面临着一个极其严峻的局势。”“未来的四年对总统来说将是困难的,因此他需要一个他所信赖的,能协助他工作的人。这个人就是华莱士。”她的讲话扭转了大会的局势,最后华莱士获得了提名。埃莉诺在富兰克林的第三次竞选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甚至有人认为,如果没有埃莉诺的帮助,富兰克林能否打破美国175年的历史传统还得另当别论。

  作为一个母亲和第一夫人,埃莉诺一方面把四个儿子全部送到海外作战,另一方面鼎力协助总统,带领全国各阶层人民投入反法西斯战争。在战争期间,埃莉诺继续坚持“新政”,认为美国不能因为战争而放弃“新政”,因为“新政”也是一场战争,一场针对经济萧条的战争。她依旧在为妇女的利益四处奔波,提倡妇女走出家门,走进工厂,支援战争,号召妇女参政,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为此,埃莉诺督促建立特别的社会服务机构,来减轻在职母亲们的负担,同时,要求公司坚决执行战争劳工委员会及“同工同酬”的新政策。

  在捍卫并支持妇女进入工厂劳动的运动中,埃莉诺远远地走在时代的前面。在战争期间,埃莉诺担任了公民权益保护办公室副主任这一官方职务,这是有史以来美国第一夫人第一次担任官方职务。埃莉诺认为公民权益保护不仅意味着要管理防护掩体和医院,还要照料私人房屋、幼儿园和休假设施以及强化社会道德。但她的这种观点遭到保守人士的批评,追于各方的压力她提出了辞职。对此,她说:“我认识到,像我这样的人在政府中工作是很不明智的。”在这之后,埃莉诺参加了推动美国向欧洲难民儿童开放门户的运动,同时又致力于接收逃往美国的难民,尤其是犹太难民。1941年,由于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的西海岸掀起了反美籍日侨的浪潮。为了遏制这种浪潮,埃莉诺劝告人们不要对无辜的市民进行无端的怀疑,而应该保护公民自由。埃莉诺还一直致力于消除军队中的种族歧视。

  在战争期间,为民主与和平而战的美国黑人士兵,在军队中却因为种族原因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埃莉诺认为民权尤其是美国黑人的权力是美国民主的试金石,如果没有美国黑人的民主,那美国就不存在真正的民主,所以她不断地对美国陆海军的官员们施加压力,促使在军队中废除种族歧视。在战争期间,陆海军的种族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战争结束时,只需迈出重要的一步,就可以确保黑人士兵的真正平等。这重要的一步终于在1948年实现了,杜鲁门总统颁布了9981号行政命令,结束了军队中的种族隔离。对此,埃莉诺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战争期间,埃莉诺在外交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富兰克林虽然身为三军统帅,但由于身体的残疾,不能经常外出,所以,埃莉诺常常代替他行使这一职能,曾多次出访。例如,1942年,她访问了英国,看望在那里作战的美国盟军。这次访问非常成功,记者查莫斯·罗伯兹撰文说:“与其他曾经访问英国的美国人相比,罗斯福夫人给英国人民带来了更多真正的理解精神。”1943年,埃莉诺看望了在南太平洋作战的美国士兵,并且访问了美国的盟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她的个性在这次旅行中得到了最为感人的反映。作为一位老练的政治家,她的魅力征服了记者、士兵、议员、主妇、农民和工厂的工人们,她对美好世界的描绘唤起了人们的憧憬。1944年,她又视察了位于加勒比海和中美洲的美国基地。埃莉诺的出访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士气,她也赢得了官兵们的尊重和爱戴。《阿克兰明星报》称她是:“为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而献身。全世界没有比她更知名的女性,包括所有的最富魅力的电影女明星。”这是埃莉诺政治生涯的巅峰期。总统夫人这一职位为她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她也充分行使了这一职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政治成就。埃莉诺是一个敢于标新立异的人,在所有的第一夫人中,她是第一个定期举行记者招待会、每日为报刊专栏写文章、出版了数部专著、在全国进行巡回演讲、主持在白宫召开的全国性会议、向各社会改革组织全国大会演讲、在民主党的总统会议上作中心发言、在国外代表她的国家穿越战场的第一夫人。总之,这一时期由于国内外的因素,埃莉诺深深地卷入政治和社会活动中,再加上自身的政治才能,她的政治生涯达到了巅峰期。

  1945—1962年:再创辉煌时期。

  1945年4月12日,富兰克林去世了,埃莉诺结束了第一夫人的生涯。失去丈夫的埃莉诺感到孤独无助,尽管他们表面上不像其他夫妻那样恩爱,但丈夫是她在过去40年中的主要力量源泉,是她精神上的支柱。他们组成了奇特的一对,她是鼓动家,他是政治家,他们被不可分割的纽带联系在一起,而且互相汲取力量。他们的儿子吉米·罗斯福对此评价道:“真实的情况是他们之间存在着深沉而又不可动摇的感情和柔情蜜意。”埃莉诺经受住了失去丈夫的打击,此时她已原谅了他,她说:“所有的人都有缺点,所有的人都有需要、爱好和难处。多年来生活在一起的男女们开始了解到对方的缺点,但是他们也开始知道和他们一起生活的人身上和他们自己身上哪些是值得尊敬和敬佩的。”

  离开白宫并不意味着政治活动的结束,埃莉诺要继续为富兰克林和自己的共同理想而奋斗。她说:“人类灵魂的搏击极富意义,其目的是在精神上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并为了个人的利益和所有世界上那些共同苦干的人们的利益奉献无私的爱。”1945年的春天对埃莉诺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她开始更加广泛地参加各种政治活动,并重新开始她的工作——写每日专栏、旅行以及回复她丈夫去世后各地寄来的信件。在以后将近20年的时间里,她依然是美国公众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埃莉诺比丈夫多活了17年,在这期间,她的政治活动非常频繁,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再创政治辉煌。她发表了许多文章,关注年轻人和亟待解决的少数民族问题。1945年12月,杜鲁门总统任命她担任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和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主席。此外,她还进行了大量的旅行,去印度、日本、摩洛哥等许多国家进行友好访问。她是有色人种国际联盟组织的成员,这个组织反对歧视黑人,支持有色人种。她还帮助成立了有自由民主人士参加的“美国民主行动”组织。1952年和1956年,她积极支持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阿德莱·史蒂文森竞选。1957年,她去苏联与赫鲁晓夫会谈,在雅尔塔赫鲁晓夫的别墅里,他们探讨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1960年9月,她去华沙参加了在那里举行的第15届联合国下属机构世界大会。在大会期间,她访问了克拉科夫,在赛伊姆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在波兰国际事务大学参加了讨论,并会见了波兰外交部长亚当·拉帕奇。1961年肯尼迪总统又任命她担任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她还被任命为和平团体的负责人和妇女权利委员会主席。

  这是埃莉诺在政治上再创辉煌的时期。她已经不是美国第一夫人了,而是一个独立的政治活动家,这使她白宫后的生涯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她在任第一夫人时的重要贡献使很多的政界人士都想借助她的政治力量进行政治活动,肯尼迪就曾借助埃莉诺在美国政界的影响力进行总统竞选,并在他当选后任命她担任政府官员。埃莉诺作为美国驻联合国使团的成员,主持起草了《世界人权宣言》,这个历史文件获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好评。在埃莉诺生命的最后两年里,她的身体饱受痛苦的折磨,但她的工作热情几乎没有消减,她一面与白血病作斗争,一面为种族平等、世界和平与妇女权益大声疾呼。

  埃莉诺一直为民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于1962年11月7日因白血病逝世,时年78岁。对埃莉诺逝世的消息,《纽约时报》加了这样一个标题:“她是世界妇女新角色的象征”,作家阿德莱·史蒂文森写道:“她面对黑暗总是点起明灯,而不是加以诅咒,她的热情温暖了全世界。”埃莉诺虽然逝世了,但她作为20世纪全美甚至全世界著名的女政治家之一,作为《世界人权宣言》的起草者,将永远被世人所敬仰和怀念。埃莉诺·罗斯福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她一生都在追求独立和美好的理想,与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20世纪全美乃至全世界最杰出的女性之一。

  夫人的鲜明性格表现在许许多多的轶事中,今略举其一二:

  有一次,有一位美国的流浪汉因家中妻小嗷嗷待哺而不得不去食品店偷窃食物,结果被抓,锒铛入狱,他在狱中行为良好,获得提前释放。但在释放时这位“冉阿让”说:“如果我家中没得吃的,我仍将设法进行偷窃。”埃莉诺就这事公开评论道:“我不会责备他。如果你家中子女没得吃的,而你却不去想点办法,包括偷窃,来弄点儿吃的,那你就算不上是一个男子汉。”这番话引起了轩然大波,抗议信不断飞向白宫。报纸社论也抨击埃莉诺竟在鼓动造反,颠覆美国政府。埃莉诺回答道:“我讲这些话当然不是要鼓励违法和造反。有许多人从来没有挨过饿受过苦,我的这一番话是对这些人讲的。我要使他们知道,人们被逼入困境,他们就会不择手段。对失业者给以职业,他就会成为一个守法和老实的公民。”

  夫人还因过多地想打抱不平而受到罗斯福总统的婉转的申责。霍布金在1942年7月1日的日记中记录了这样一段插曲:

  罗斯福夫人今天为沃勒尔的事给我打了四五次电话。沃勒尔是一名黑人佃农,他谋害了他的地主,被判死刑。他将于明天上午处决。有许多人向夫人施加压力,要她在州长那里说情。她前几天写信给州长,总统也曾写了信给州长,请他把枪毙改为无期徒刑。

  州长在回信中列出了6条理由,因此总统认为他不能再干预。他认为州长在执行其宪法权利。此外,他认为没有理由认为此案之是非曲直值得州长作另外的决定。但夫人不愿接受这个“否”字,而总统最后不得不亲自打电话对夫人说,他不准备再干预,并严肃地命令她不要再在这个问题上发言。

  这件事是在1932年以来总统与夫人之间经常发生的现象之一。她总想替弱者或不幸的人打抱不平。我认为,她尽管每每不对,但其同情弱者之心令人感动。

  夫人认为我在这一具体案子中没有在总统面前尽力说情,因为在当天傍晚总统没有时间接电话,只能由我传话。其实,我认为她是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我向她说“否”是没有用的。只有总统本人出面告诉她,她才甘心。总统最后不得不这样做了。

  罗斯福夫人的“费厄泼赖”更突出地表现在黑人问题上。战时,美国黑人女歌唱家玛丽埃娜·安德逊准备租用“美国革命女儿”组织的大礼堂举办歌唱演出以慰劳士兵,但该组织头头竟公然扬言,礼堂不租给黑人使用。罗斯福夫人也是“美国革命女儿”的会员,她闻讯后立即宣布退出“美国革命女儿”,并由她出面,租得林肯纪念堂,在纪念堂前的大草坪上举行了一次由安德逊女士演唱的万人音乐会。美国报纸评论说,罗斯福夫人是林肯以来最受美国黑人推崇的美国白人。

  她的自由主义还发展到如此程度:在1940的选举中,埃莉诺的一位老朋友对她说:

  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

  什么秘密?

  我这次没有投罗斯福的票,投了诺尔门·托马斯的票。

  我也要告诉你一个秘密,夫人答道。

  什么秘密?

  如果我不是罗斯福夫人,我也将投托马斯的票。

  因此,罗斯福之死却给夫人带来了解放。她在自传中这样写道:

  自富兰克林担任公职以来,我认为我所过的生活中都没有真正的自我。我所树的形象不是我自己而是夫人。我本身内部也几乎失去了自我。在离开白宫以前我总是有上述想法。现在这一切都成过去。我感到我是我了。

  杜鲁门总统上任后,他不顾各方反对,指派埃莉诺·罗斯福为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团之一,她被选为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主席。当时共和党外交问题专家范登堡也是代表团成员,他是反对任命埃莉诺的,因为他认为她是一名不受约束的自由主义分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正是由于夫人的威望以及她的辛勤工作和坦率精神,大大地影响了各国代表,大家终于同意了主要由她起草的《世界人权宣言》。后来,范登堡曾向夫人认错说:“我当初反对你,是我错了。”

  《世界人权宣言》实际上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基础。人们普遍认为,如果没有夫人的威望,没有夫人的高瞻远瞩,没有夫人的耐心和细致的工作,《世界人权宣言》是不可能达成的。所以宣言实际上是罗斯福夫人的杰作。当时该宣言是联合国以无反对票通过的,但苏联代表团投的是弃权票,它们不敢公然反对,只好以闭嘴了事。

  夫人的自由主义还表现在反对麦卡锡主义上。在麦卡锡主义横行的日子里,除了美国共产党外,夫人是态度最鲜明的一位。她坚决表示反对麦卡锡主义。当时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肯尼迪是天主教徒,麦卡锡也是天主教徒,因此肯尼迪对麦卡锡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夫人表示,在肯尼迪未明确表态反对麦卡锡以前,她不能支持肯尼迪。肯尼迪终于就范,夫人才出来公开支持肯尼迪,并使他险胜尼克松。如果没有夫人的支持,肯尼迪是胜不了尼克松的。

  夫人在1962去世前夕,在病床上完成了她最后一部著作,名为《明日就从此刻始》。这本书与她的另一本书《自传》不同。后者是叙事体,而前者则是理论性的。

  在罗斯福夫人看来,美国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国家。它的开国精神的要旨就是必须根据客观条件进行变革。世界上曾存在过几个伟大的文明,但它们相继死亡。其原因就是因为它们凝固了,不能使自己适应新的条件,采纳新的观点,使用新的办法。美国可千万不能走这条路。她看到不少人仍坚持要用老眼光老办法来处理新问题新形势,这真使她感到美国精神之丧失。美国精神就是要变、能变并且一定能变好。

  罗斯福夫人认为世界已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即科技革命,这场革命必然影响到经济、社会等其他领域。她认为对付这种新形势不能依靠古老的“坚强的个人主义”,但同时又必须保持美国的基本生活方式要素。这要素就是“相信每个个人有权利取得较好的生活和较好的工作条件,以便他作为一个人,能发挥其最大之潜力”。“国家仅仅是人民的公仆。在苏联,恰巧相反,个人是国家的仆人,只能在有利于国家的前提下个人才能取得好处。”

  夫人在书中说:一个民主国家是由无穷个个人组成的。但每一个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所以政府就是人民。民主体制是否能成功赖个人如何行使民主的原则。我们不是无声无息的群氓。我们可以在各自的层次上影响政府。但我们必须对此负责。我们必须明确自己的思想并表达出来,而且要不怕受累。归根到底,一个民主政府代表的是所有的个人品格和勇气的总和。

  据《美国名人百科全书》记载,从1933年到1945年,埃莉诺共发表了2500篇报纸专栏文章。199篇杂志文章,出版了6本书,每年平均发表演讲70多次。她的稿费收入很高。她有一次写信给朋友说,她感到很自傲,因为她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她的老公,当时总统的年金只有75000元。但埃莉诺把她的收入用于慈善和公益事业,因此,当她1945年离开白宫时曾说:“我在离开白宫的时候比我进白宫的时候穷多了。”

  她还为人们留下了很多名言。如:“良心是一个多么令人困扰的东西啊,但如果没有良心,我们的生命实在不值一活。”“不要消极等待,而应勇往直前,不要相信别人告诉你的,而应直接接触生活获得真知,这样你就会对社会和世界具有伟大的价值。”“如果有人第一次把你出卖了,那不是你的过失;如果第二次把你出卖,那就是你自己的过失了。”“公正不是单方面的事,必须顾及双方。”“必须从他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因为你不能只从自己的短短一生中吸取有限的教训。”“女人好像是一袋茶叶,她到底有多少浓度,只有泡在开水内的时候才能见分晓。”“美丽的青年是老天爷的杰作,但美丽的晚年却是人工的杰作。”“只要问心无愧,你就去做。反正总有人会说三道四。你做了,有人会骂你,你不做也有人会骂你。”“高尚的人谈论的是思想;普通的人谈论的是事务;小人只谈论张三长李四短。”

  什么叫自由主义?劝读者不必去查牛津大字典,只要看看罗斯福夫人就行了。因为她就是一部自由主义的活字典(Walking Encyclopeadia)。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