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爱动脑筋的牛顿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所以说,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牛顿(1642-1727),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出生于林肯郡。他建立了机械运动的三个基本定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光学方面,曾致力于色的现象和光的本性的研究;在热力学方面,确定了冷却定律;在数学方面,建立了二项式定理,并和莱布尼茨一起创立了微积分学;在天文学方面,创制了反射望远镜,初步考察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牛顿童年时善于开动脑筋,喜欢制作各种玩具,而且做得十分精巧。12岁那年,他上了中学,寄宿在一个开药店的人家里。他是个好动的小房客,不断地搞一些小把戏,用斧头、锯子和锤子制作各种奇怪的小玩具。有一次,他制作了一架小风车,又活捉了一只老鼠,把老鼠捆在风车轮子前面的踏板上,并且在老鼠的前面放上一粒玉米。这粒玉米让老鼠看得到却又吃不到。饥饿的老鼠为了吃上这粒玉米,就拼命往前跑,不停地踏着踏板。踏呀踏,就这样带动了风车的轮子。还有一次,他用木箱和玻璃瓶做了一只水钟。他将适量的水注入木箱,箱内滴出的水流控制着钟上时针的转动,每天黎明时水钟能按时滴水到他脸上,叫他醒来,催他早读。

  牛顿除了喜欢制作各种复杂的机械玩具和模型外,还钻研反射镜和透镜,钻研化学。他也很喜欢绘画,常在卧室的墙壁上用木炭画素描。在他闲静的时候,他也喜欢写诗。

  14岁时,他充满理想,不停地思考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然而,他的亲戚却不让他读书,把他带到田里去干活,要他种田谋生。此外,还要学习做生意。牛顿却不喜欢这一套,常常偷偷地一个人躲在小树林里面读书。他的舅父发现了,只好摇头,无可奈何地对他说:“还是回去念你的书吧,要么你是一个无所事事的大废物,要么你就是一个大天才。”

  有一次,牛顿坐在苹果树下思考问题,忽然一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这一平常而又平常的自然现象引起了牛顿的深思。他从苹果落地想到地心引力的存在,想到这种引力可能同时存在于整个宇宙之中,想到地球与整个天体的运动,他得出结论:“宇宙定律就是质量与质量之间的相互吸引。”由苹果落地而受到启发,牛顿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其实苹果落地的故事,只能说明牛顿勤于思考罢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绝不是凭一时的灵感想出来的,而是他在继承前人的科学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勇于探索的结果。

  沉思录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非生而知之,知识要在刻苦钻研、勤于思考中获得。既要善于学习,更要勤于思考,这就是你制胜的法宝。

  学习金手指

  在做题时,要注意质量,也就是要做到“准确、规范、快速”六个字。准确性:就是要求我们做题时争取“一遍对”。规范性:就是要求我们在解题时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书写要工整,条理要清楚,简明易看。快速性:就是要求我们解题的效率要高。要对自己提出要求,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要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科竞赛,通过各种途径训练速度使自己的作业和练习做得又快又好。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