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七节 “悲怆”中的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1840-1893),19世纪俄国著名作曲家。他出身于维亚特斯基省卡斯科——沃特金斯基的一个贵族家庭。4岁的时候,母亲便开始教他学习钢琴。他的父亲是一位矿产工程师。父亲和同事们组织了一个业余小乐队,平时经常在家中进行演奏。柴可夫斯基在5岁的时候,已能根据乐曲的旋律加以“创作”,并进行“即兴演奏”了。

  10岁时,柴可夫斯基被送进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在此期间,他师从钢琴家寇思丁格尔继续学习钢琴。平时,他还常去歌剧院,观看莫扎特等人的歌剧。

  1859年,柴可夫斯基从法律学校毕业,在司法部门供职。两年后,他毅然辞去这份工作,只身前往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从此,他正式走上了音乐创作的道路。柴可夫斯基曾对他的妹妹说:“我从未打算过将来要成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我只是想走自己的路而已。不管将来是否能成为一名著名的作曲家,或者是穷光蛋,我的心将永远是平静的。”

  1865年12月,柴可夫斯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彼得堡音乐学院。次年春,他被特邀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音乐理论。柴可夫斯基一生十分自信,1866年夏天,他的第一交响曲——《冬日的梦》写完了,他请彼得堡音乐学院的老师审阅。音乐学院的鲁宾斯坦等人很不喜欢这部作品,要作者修改,柴可夫斯基只好照办。第二年春天,这部交响曲在莫斯科上演,他又临时把修改过的地方重新恢复了原样,结果,这场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893年,他创作了他的第六交响曲——《悲怆交响曲》。当时的俄国正处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残暴统治下。受过俄国贵族教育和西欧资本主义影响的柴可夫斯基和广大知识分子一样,渴求、向往个人幸福的意愿和深受压抑、惶惑苦闷的情绪交织在一起。《悲怆交响曲》中强烈地充满了矛盾、阴郁和悲观厌世的情感。作者说他把“整个灵魂放到作品中去了”。1893年10月16日,《悲怆交响曲》由作者亲自指挥,在彼得堡作首次演出,不料,几天后,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却在“悲怆”中溘然长逝了。

  沉思录

  确定人生的目标,相信自己,勇敢地走下去,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万事由来

  “六艺”有两种含义。其一,指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六种本领。这是奴隶主阶级教育弟子的六种技艺。六艺见于《周礼》:“保氏掌谏五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子六艺:一曰五艺,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其二,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经书。见于孔子集语。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的地位抬得很高,因此上述六部经书在当时被奉为儒家的经典,合称“六经”。所以“六艺”这个概念,在汉代以后多指儒家的“六经”。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