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四节 元素周期表的缔造者——门捷列夫

  门捷列夫(1834-1907),俄国著名的化学家。他生在西伯利亚一个边远城镇的多子女家庭里。他是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个,家里人都亲切地叫他米佳。西伯利亚荒凉而且寒冷,是沙皇流放犯人的地方。门捷列夫一家原来住在彼得堡,由于父亲同情十二月党人,才被当局调到这边远的小城镇来,当一名中学的校长。

  门捷列夫的妈妈聪明能干,照料着十几个孩子,忙得顾不上休息,她以自己的勤劳支撑着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父亲不幸患了眼病,双目失明,不得不去莫斯科做手术,可回来时,校长的职位却丢了。家中的积蓄花光后,生活的来源被掐断了。全家搬到另一个村子,妈妈经营起玻璃工厂。

  门捷列夫从小生活在玻璃工厂里,工厂里奇异的生产活动满足了他童年时的好奇心。他经常目不转睛地观看玻璃工人熔炼玻璃,把它化成透明的液体,吹成漂亮的玻璃器皿。他常常看得手发痒,真想自己动手吹一个大玻璃球。这样,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滋生了热爱劳动、热爱化学的种子。

  1814年,7岁的门捷列夫进了八年制学校。他努力学习、成绩优异,妈妈非常高兴,节衣缩食,坚持让他读完中学。他13岁那年,父亲去世了。不久玻璃工厂在一场火灾中被烧毁了。妈妈为了让心爱的儿子受到高等教育,毅然变卖了仅有的一点财产,带着一儿一女离开西伯利亚,千里迢迢来到莫斯科。因求学无路,不得已来到彼得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门捷列夫总算考进了彼得堡中央师范学院数理系插班学习。妈妈长期奔波劳碌,心力交瘁,病倒了。临终前,她嘱咐门捷列夫:“不要欺骗自己,要辛勤地劳动,而不是花言巧语,要耐心地寻求科学真理。”

  悲痛的心情,贫困的生活,紧张的学习,使门捷列夫的健康受到损害。他食欲不振,干咳不止,住进校医院,却还一边治病一边学习。后来,他以全院第一的成绩毕业,学院授予他一枚金质奖章,并授予“一级中学教师”的光荣称号。

  门捷列夫在世时,人类已发现了60多种化学元素。他决心把这些元素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经过反复比较、多年研究,他按元素的原子量和化合价排列化学元素,终于在1869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取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

  沉思录

  小时候,门捷列夫的家庭艰难困苦,但他在好奇心指引下,刻苦学习,坚定地向理想行进;他的母亲知道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临终前还不忘嘱咐他:“不要欺骗自己,要辛勤地劳动,而不是花言巧语,要耐心地寻求真正的科学真理。”终于,未来的他在元素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笑话碰碰车

  有个男孩在一家面包店买了一块两便士的面包,他觉得这块面包比以前买的小得多。

  “哦,没什么关系,”老板回答,“小一些,你拿起来就会轻便些。”

  “我明白了。”男孩说着,就把一个便士放在柜台上。正当他要出店门时,老板叫住他:“喂,你还没有付足面包钱!”

  “哦,没什么关系。”男孩不慌不忙地说,“少一些,你数起来就会容易些。”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