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51章 真假《富春山居图》陈志荣

  自从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提到我国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至今分藏于海峡两岸,此画立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实此幅作品有着传奇性的经历。现将刊登在《并非“史”无对证》一书中的《乾隆买假画》一文摘录如下——

  清朝乾隆年间,由《富春山居图》引发的“富春疑案”,是中国画史上最大的疑案。这桩乾隆买假画的龙门阵,还是由和坤引起的。

  乾隆皇帝善书画,通鉴赏,所以特别喜欢收藏和观赏名画。乾隆十年(1745年)夏天,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的沈德潜看到皇上比较空闲,就呈上一批诗文请他阅览。乾隆皇帝专心致志地读了起来,一段题为《黄子久富春山居图跋》的文字,详细地叙述了《富春山居图》的情况,引起了乾隆的兴趣。

  《富春山居图》是元末四大家之一的黄公望所作。黄公望曾为中台察院掾史,曾一度被诬下狱,出狱后信奉全真道,古稀之年,云游来到浙江富阳,在富春江边的庙山坞结庐定居。元至正七年(1347年),七十九岁高龄的黄公望开始创作《富春山居图》。他常年与山川与友,“搜尽奇峰打草稿”,历时七年,在逝世前夕才告完成。画卷高一尺余,长约两丈,这是最能够代表他艺术风格和个性特征的作品。

  这幅画卷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元、明、清的画家都以能目睹为荣幸。此画一直在收藏家手中流传,许多人都把它奉为瑰宝,秘藏起来,不肯轻易示人。四百年来,该画历尽沧桑,现在已不知藏在何处。茫茫人海,到哪里去寻找呢?乾隆虽然非常想看看真迹,甚至想得到它,可他也清楚,这是大海捞针的事情。

  这件事被善于察言观色的和珅知道了。他想,如果能得到这幅画,并把它献给皇上,就会更加得到宠幸。回到府上,和珅就派出心腹四下寻找。可是,几个月下来,连一点音讯也打听不到。

  一天,和珅去看戏,这出戏演的是《狸猫换太子》,演到刚出生的太子被人用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换走时。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和珅想,在皇宫中,皇帝连亲生儿子被调包都不知道,难道我不能弄两幅假画来骗骗皇上吗?他知道,明、清以来,追摹黄公望画已经蔚然成风,安徽境内“黄山画派”中的诸大家,不断临摹黄氏名迹,刻意追求,已到了可以乱真的地步。和珅派懂书画的心腹去安徽请高人。在黄山脚下,打听到一位叫王其原的画师。据了解,王其原曾经看到过《富春山居图》真迹,并模仿下来,这还不算,他还临黄公望传下来的每一幅画图,对黄公望的笔墨变化心领神会,仿制黄公望的画已是炉火纯青。他自己也直言不讳地夸口说,临摹《富春山居图》,可以不假思索信笔画来。和珅的心腹目睹了王其原所临摹的画,感到非常满意,就把他请到了京城。

  王其原进入和府,和珅要人好生款待,并让他在密室里作画。几个月后,《富春山居图》模仿好了,还制成了古色古香的样子。和珅拿出几幅黄公望的真迹相比较,也看不出破绽,心中暗自高兴。王其原要回安徽去了,和珅给了他许多银两,晚上,设宴为他饯行。王其原喝下一杯酒后,顿时腹中剧烈疼痛,这才晓得和珅要杀人灭口,可已是身不由己了。

  第二天上早朝,和珅对皇帝说:“启禀圣上,我花了两干两银子,终于寻觅到了《富春山居图》真迹。”

  乾隆得到这日思夜想的宝画,高兴得眉毛直颤,连声说道:“和爱卿献宝有功,朕要好好地赏你。”说着,乾隆把那幅《富春山居图》展开,摊到龙案上,左看右看,爱不释手。他看到笔墨苍古,是自己早已渴求的真迹,但又不放心,一边让太监把画卷拿到文武群臣面前,一边说:“众爱卿都来鉴赏一下,看看这画是不是黄公望的真迹?”

  和珅是乾隆的第一权臣,他献的画谁敢说是赝品?再说,这画也画得实在太精妙了,谁能分辨得出真假?“真迹”、“宝画”,一个个赞叹不已。连独具慧眼的著名诗人沈德潜也不得不点头称是。

  其实,《富春山居图》真迹是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被鉴赏家、天津盐商安歧买去的。一七四六年冬,安府家道衰落,安歧将家中一批收藏品托求皇室傅恒出售,《富春山居图》真迹也转到了乾隆皇帝手中。乾隆反复观看,还叫内侍拿出和坤献来的那幅画卷,放在一起作比较,又传来一些懂书画的大臣一起辨别真伪。大概是那幅赝品画得太好了吧,加上大臣们又怕和珅的权势,何况乾隆皇帝都认为是真的。谁敢去推翻皇上已作的定论。就都说和珅的那幅是真迹。

  乾隆把赝品当成真,反把真的当做了假,造成了真伪颠倒的“富春疑案”。

  乾隆对那赝品的钟情一发而不可收,经常在宫中展阅,连出巡时也带在身边。从一七四五年至一七七四年,他亲笔在画上题了五十多处诗文,印鉴累累。在他八旬正寿时,也忘不了再写上几句,弄得画上面没有一点空隙。乾隆至死也不知道受骗买了假画。

  直到一八一六年,胡敬等奉嘉庆皇帝编撰《石渠宝笈》三编,富春山居图》真迹始得正名编入,洗去沉冤,疑案得以澄清。后来,《富春山居图》真迹因被火焚,一分为二。民国年间,后半段藏于故宫博物馆,新中国成立前夕被国民党政府携往台湾,前半段藏于浙江博物馆。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