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39章 揭开秦城监狱的面纱

  张建魁

  提起秦城监狱,人们似乎就有一种神秘的感觉。很少见到介绍这座监狱的文字,可是这座监狱又与中国的历史紧紧联系在一起。这儿关押过国民党战犯;“文革”中许多无辜的革命干部也曾被囚禁在这儿;一些林彪和“四人帮”的主犯,在这儿度过了余生;如今,成了一些贪腐高官的最后归宿地……

  秦城监狱被称为“中国第一监狱”。由于它的“硬件”和“软件”都与众不同,外界称之为“最神秘的监狱”。现根据《环球人物》、《世纪》等报刊的文章,为读者揭开这座神秘监狱的面纱之一角。

  沿着一条旧公路一直开到燕山脚下。路的尽头,出现一座高大的暗红色牌坊式大门,四周是高约五米的灰色围墙。墙顶上装有探头。大门上没有招牌,但有一名戴着洁门口罩的武警站岗。这里就是位于小汤山镇附近的秦城监狱。

  监狱门禁森严,有三道“岗”——最外面是几个铁路障,再往里有一道电动不锈钢伸缩门,然后才是大门。大门是两扇紧闭的铁栅栏门,足有三米高,旁边还有侧门。大门里面不远处,有一排房屋,挡住了外人的视线。

  执勤的武警不让外人在门前逗留,马路对面有两个居民村:右边是秦城村,左边是象房村。

  象房村村主任王占仁说,秦城村和象房村在一九六〇年之前是一个村,叫秦城象房村。王占仁曾听老人们说,他们这里原来是一座兵营,四面修有高高的城墙。这座兵营或许是秦朝时留下来的,所以叫秦城。兵营废了之后,百姓住了进来,并在这里养过大象,于是就叫秦城象房村。如今的秦城监狱也因此而得名。村后的大片土地,一直是隶属于公安部的劳改农场。

  秦城监狱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座隶属于公安部管辖的监狱。监狱建于一九五八年,是苏联援建的。上世纪五十年代,中苏订立的援助项目共有一百五十七个,其中之一便是秦城监狱。但因秦城监狱属保密工程,对外不公开,所以外人一般并不知道。

  秦城监狱由苏联专家设计。最初,监狱共建有四幢白色楼房,排号为甲、乙、丙、丁,都带有审讯室。楼房一律三层,砖墙,坡顶。每幢楼房单独成一个院落,楼前有一大片空地,是供犯人放风用的。“文革”期间,高级“冈犯”陡然增多。一九六七年,秦城监狱又增加了六栋楼房和六个院子。六座新监舍的排号顺序为戊、己、庚、辛、壬、癸。

  按照关押对象的不同,秦城监狱五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关押的主要对象是满清要员、日本战俘和国民党战犯,军衔至少在少将以上;第二阶段,“文革”时期,关押的主要对象是高级右派和所谓的“反革命头目”;第三阶段,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关押的主要对象是林彪和“四人帮”两个集团的成员;第四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关押的主要对象是省部级腐败官员。

  外人虽进不了监狱,但有机会见到秦城监狱里的犯人。一个机会就是当犯人们到农场劳动时。秦城监狱的旁边,是大片劳改农场。服刑人员在军人押解下到农场里劳动。村民们可以远远地看到他们,但不许打招呼。另一个机会就是当服刑人员刑满获释时。在监狱的大门口,有时可以看到一些车和人聚集在那里接出狱的人。大多数刑满释放人员比较低调,通常选择悄悄地离开。

  秦城监狱近在咫尺,但对村民们来说,“高墙里的那些人和事仍然是很神秘的”。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