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5节 司马懿Pk曹操

  三国名人中,指挥大兵团作战真正能与司马懿类比的,唯有曹操。曹操身经百战,整整打了四十年的仗。这一点,司马懿无法相比。若论打仗的稳、准、狠、忍,则曹操不如司马懿。

  曹操打仗,身边总是带着一个智囊团,而且,曹操的智囊和谋士,在当时都是一等一的角色。曹操指挥作战,看起来有点潇潇洒洒,进退自如;实际上是跌宕起伏,胜败难料。有过名垂青史的大胜(如官渡之战),也有过臭名昭著的大败(如赤壁之战),还好几次身陷险境,死里逃生。

  司马懿身边几乎没有什么谋士,至少没有著名的谋士,从出谋划策到行动实施,事无巨细,几乎是亲力亲为,帮手主要是两个儿子。正史里,几乎找不到司马懿战败的记录,也没有在战争中受过皮肉之伤。司马懿打仗,动静进退,完全是基于目标,合于形势。动如脱兔,静如处子,进如疾风,退若流水。

  曹操是个战略家;司马懿既是个战略家,又是个战术家。司马懿适合从排长到到司令长官的每一个职位;如果曹操做个排长、连长这样的下级军官,可能早已马革裹尸。

  更重要的是,曹操的意志品质比不上司马懿。官渡之战,在恶劣的形势下,曹操几乎崩溃。在战友们尤其是他的精神导师荀彧的鼓励下,才咬牙坚持下来。公元197年南征张绣,不战而屈人之兵,张绣投降。曹操贪图片刻之欢,奸淫张绣的婶母,逼反张绣,损兵折将,痛失爱将爱子。司马懿胜不骄,败不馁,心无旁骛,行弗乱其所为,古今大将,莫过如此。

  不过,有一点,司马懿永远比不上曹操。那就是曹操对战争的浪漫情怀。对残酷的战争怀有如此浪漫情怀的,中国历史上只有曹操和N多年后的中国现代战争史上的另外一个人。

  曹操不仅玩政治很有一手,对待战争,也别具一格。有时候打胜了,大哭一场;有时候,一败涂地,却仰天大笑。戎马倥偬之余,搞个文学论坛,喝几杯小酒,写几首小诗,再把自己的新作吟唱给下属们听,玩一把横槊赋诗的节目。在风云变幻的战场上,想出“枪”时就出“枪”,不时地临时找个女人陪陪,燃烧一把情欲。

  司马懿呢,他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包括权力欲),生活得比较规范,比较有规律,也没什么音乐细胞和文学才华。他的人生,要么奋起一搏,要么雌伏充电。

  其他方面,将司马懿与曹操做一个比较,也很有意思。

  司马懿的出身,比曹操显赫得多。曹操不仅不是儒家士族,他的父亲,还是宦官的养子,曹操在人们面前,总有点灰溜溜。曹操的父亲,虽然当过太尉这样的高官,但那是花钱买来的,而且只当了几个月就被免职,总是有点不光彩。

  司马懿不一样,根正苗红,但非苦大仇深。据《晋书》说,司马懿的先祖,是西楚霸王项羽所封的殷王司马卬。在东汉一朝,司马一族是高官世家。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生有八子,最有名的是老大司马朗、老二司马懿、老三司马孚;其中的佼佼者,又数司马懿。

  本书第六集说到的崔琰,那位让曹操有点害怕、最后被曹操宰了的人事部长,与司马懿的老哥司马朗友善,曾对司马朗说:“君弟(指司马懿)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指司马朗)所及也。”崔琰这个人,不仅位高权重,而且德高望重,目空一切,恐怕只有司马懿,才能得到他如此之高的评价。

  司马懿出生于公元179年,比曹操小24岁。曹操做司空(三公之一,相当于最高监察长)的时候(196-208),曾要司马懿到中央政府来做官,司马懿伪装瘫痪(风痹),拒绝征召。曹操做丞相时(公元208年以后),在曹操的“威胁”下才入仕。

  曹操20岁时,在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的推荐下,出任顿丘令,中途曾经弃官归隐,30出头(公元188年)便已是中央禁卫军的中级军官——西园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官场中是少年得志。司马懿30岁时,刚刚出道,步入官场,还扭扭捏捏一番。

  司马懿的青年时代处于乱世,曹操的青年时代则处于乱世中的乱世。在乱世中的乱世做官,有一个特点,要么死得快,要么升得快。公元196年,曹操当机立断奉迎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睨视群雄的时候,才42岁,刚过不惑之年,按今天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还处于青年时代。42岁以后,曹操在仕途上就一路高歌猛进。

  司马懿在魏文帝曹丕时代(220-226)开始受到重用。魏明帝曹睿继位时已成年。曹睿尽管生活奢侈、糜烂,但本身是个有主见、有决断的君主,终明帝一朝(226-239),司马懿虽做过大将军、太尉等高位,实际上仅为方面大员,带兵在外,或镇守一方,或东征西讨。

  司马懿真正登上历史舞台,是在曹魏第三任皇帝曹芳时代(239-254),此时已年过花甲。曹芳继位时只有8岁,由曹爽、司马懿共同辅政,不久后司马懿受曹爽一党排挤,为太傅,位尊而权微。公元247年,请病假在家。公元249年,司马懿父子发动洛阳政变,诛灭曹爽一党,真正掌握帝国的实权,曹魏帝国进入司马氏时代。公元239-249年这十年中,老头子司马懿基本上处于蛰伏状态。政变夺权后的第二年,即公元251年去世,享年73岁。

  看来司马懿的官做得并不顺畅——尤其相对于诸葛亮来说。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