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节 魏延脸谱

  对魏延的死,电视剧《三国演义》完全照搬罗贯中小说的情节,说魏延在诸葛亮死后,企图篡权造反,阻拦北伐大军撤退,在大军面前狂叫:“谁敢杀我!”马岱依照诸葛亮生前授予的锦囊妙计,手起刀落,魏延人头落地。

  看到这里,不了解正史的人,出了一口恶气;对诸葛亮生前死后的高明,击节赞叹。了解正史的人,添上一股闷气;对罗贯中生花妙笔的毒辣,由衷叹服。

  魏延的死,让我心里不是滋味。魏延的蒙冤,让我如鲠在喉。因为,我很喜欢魏延这个形象。年轻时喜欢魏延,似乎与老魏有点惺惺相惜的意思。如今对魏延进行椎心泣血的批判,自然就有点悔过自新的意味。

  《三国演义》中,魏延的出场是在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这一回说到,公元208年九月,刘表已死,刘琮接位降曹,驻守新野的刘备仓皇南逃,渡过汉水后途经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在汉水南岸),欲入襄阳城躲避,蔡瑁、张允拒绝,魏延带领数百人砍死守门士卒,要迎接刘备入城,被文聘打败,魏延只好投奔长沙太守韩玄。

  魏延归附刘备是在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大战张文远”。这一回说的是,赤壁之战后,关羽率军略定荆州的江南诸郡(今湖南省),攻打长沙攸县,这时候的长沙郡仍由刘表的旧臣韩玄占领,魏延已投效韩玄。魏延和老将黄忠,协助韩玄守城。武艺高强的黄忠与关羽多次交战,在交战中惺惺相惜,多疑小气的韩玄怀疑黄忠不忠,欲杀黄忠。魏延一怒之下,将韩玄挥刀两段,献城投降。

  占领长沙后,关羽将魏延引荐给随后而来的刘备、诸葛亮。诸葛亮一见魏延,喝令斩首,说此人不可留。理由是,魏延头上天生反骨(诸葛亮所说的“天生反骨”,不知到底指的是什么,可能是指魏延狂傲犯上的做法,也可能是指魏延的头部外形,如枕外粗隆较大,或枕部长了骨瘤、脂肪瘤等情况),以免养虎遗患,亏得刘备宽大为怀,说是人才难得,救了魏延一命。

  显然,这是刘备、诸葛亮演的一出双簧。诸葛亮知道,这个姓魏的,前来效命之前,连续两次犯上作乱,可见是什么样的一盘好菜。得好好地捶捶他。你本来是该杀的,既然我主公救了你一条小命,那就给他老人家当奴隶吧。那是应该的,是不是?这样,魏延就“以部曲随先主入蜀”。

  部曲,是半奴隶性质的部属。看你魏老大狂,先给你一顿杀威棒。要从诸葛亮的杀威棒下活命,做刘备的部曲去。一个奴隶,总不好去杀你的主子吧。

  由于《三国演义》在中国普通民众中持久而广泛的影响,很多中国人又把《三国演义》当正史,甚至当教科书来读(入关之前,满族的八旗兵甚至把《三国演义》当军事教科书来读,懂汉语的军官人手一册),所以,大多数民众都认为,魏延天生就是造反的料,在诸葛亮死后造反,理所当然,诸葛亮早有结论在先嘛。魏延死有余辜,也是理所当然,诸葛亮是不会看错人的嘛。就连魏延的死法,都能证明诸葛亮的英明正确,这就是罗贯中的神来之笔。

  在史学界,大多数学者认为,《三国演义》的说法,不过是小说家言,是靠不住的。演义之“演”,有串联、编排的意思;演义之“义”,是有说教成分的。说什么教?当然是封建正统伦理、三纲五常那一套的“教”。

  反复读《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传、魏延传、杨仪传等章节,就会觉得,诸葛亮死得有些蹊跷。对魏延谋反的说法,也会疑窦丛生。如果把这些章节的内容串联起来,似有矛盾之处。更重要的是,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理不出一个头绪来,诸葛亮临死前的所作所为,不合常理。

  诸葛亮尸骨未寒,魏延命丧黄泉。两者之死是相关联的,而且,诸葛亮之死与魏延之死有因果联系,这是历史的定论。如果,以诸葛亮的死为因,魏延的死为果,以诸葛亮的生前安排,即“丞相遗命”为这一因果关系的纽带,是不是“纽”得起来,“带”得起来呢?

  探究魏延是怎么死的,就要先来考察诸葛亮是怎么死的。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