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八章 一座城,送别一个人

  还有这片生你养你的湖

  这片让你的终身

  爱念和挂牵的山水

  当灵车驶过断桥

  我看见白堤上绽放的花蕾

  全都低垂下娇艳的头

  只为道别世间的大美

  ——摘自嵇亦工《摁响良心,护送高尚前行……》

  2012年6月4日,“中国最美司机”吴斌出殡。下午2时,遗体送别仪式在杭州朝晖小区五区开始,灵车从吴斌家楼下出发,沿着西湖湖岸绕行一周,然后驶向位于城西龙驹坞的杭州市殡仪馆。

  其实,从6月1日英雄的遗体被运回杭州之后,来自四面八方的亲戚、朋友、领导、同事以及无数素不相识的人,都赶到设在吴斌家客厅的灵堂和楼下临时搭建的灵棚,吊唁逝者,奠祭英灵。吊唁者不仅来自本市和本省,还有来自江苏、上海等全国各地,他们怀着悲痛和崇敬的心情,都想来送英雄最后一程。

  从6月3日开始,杭城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入夜,风雨依旧未歇。雨点打在窗棂上,发出晶莹而细微的声响;风摧树木,不少尚未枯萎的树叶竟纷纷飘零。然而,当晨曦渐亮,吴斌家楼下的草地上,竟然绽放出一朵朵白色小花;而在那棵石榴树上,点点蓓雷也已神奇地绽放,红色的花朵格外艳丽。

  6月4日早上7点,一位名叫徐元华的女士就已来到了设在吴斌家客厅里的灵堂,成为当天最早一位赶来送行吴斌的市民。吴女士还专门请了书法家写了一幅“最美司机吴斌英雄”的挽联,敬献于吴斌的灵前,表达敬意。为了能早点赶到这里,虔诚的她几乎一夜未眠,清晨5点就从留下的家里出发。

  朱来群和其他4名被救乘客专程从无锡赶来。朱来群跪在地上敬香祭谢吴斌,他动情地说:“要不是吴师傅,我们肯定逃不过这一劫。这样大的恩情,叫我们如何报答您……”

  家住半山的来金龙老人已经85岁,看了报上刊载的吴斌事迹,一定要赶来送行。因为不认识路,老人独自坐公交车到朝晖新村后,还问了好几位路人,才找到吴斌家。老人还特意把一张事先写好的纸条交给吴冰心:“吴家出了一个好儿子,用英雄的精神忍着疼痛,救出了一车人,献出了宝贵生命。向英雄学习,愿他一路走好。”

  78岁的杭州市民张康明老人是带着一幅“平民英雄 道德楷模”的书法作品前来吊唁的,这八个大字出自张康明老人之手。他说,这表达了他内心对英难无限的敬意。老人说:“我虽没开过车,但我当过兵,上过战场,从电视播放的监控录像看,吴斌当时所受的冲击就像被炸弹击中一样。”

  杭州一位客车司机读了吴斌事迹报道后,特地带着女儿赶到吴斌家吊唁:“司机最懂司机,在那样快的速度,被那么重的铁片击中,要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稳稳地停车是非常难的,一般的司机可能就直接冲下路基了。对这样的英雄司机,我一定要登门祭奠。”家在上海的张全明夫妇带着老人、小孩和亲戚一家7人,驱车三个多小时赶到吴斌家中吊唁。在他心目中,吴斌能在这样在危急关头,拼死救下一车人,这太了不起了。他真诚地说:“所以我一定带了孩子过来吊唁,要让他们从小就认识到这世上有这种精神。”

  带着孩子前来吊唁的还有市民闫萍女士,她的女儿正上小学一年级。闫女士说:“本来我是要带女儿去书店的,购买一些能培养孩子品德的书籍。但是,书籍再多、再详细,也比不过近旁的吴斌,其英雄事迹的具体、生动、感人。”

  三墩中学十年级八班的4个同学代表,带着全班同学最想对吴悦说的话来了:“悦悦姐姐,你有一个巨人一样的父亲。为了你和你所爱的人,你要坚强地走下去……”

  前来吊唁者,还有年愈六旬的徐胜利老人和老伴毛月娥,他们是骑自行车来的;

  72岁的民间石雕艺人张水根老人也来了,他是拄着拐杖来的;

  双目几近失眼的王立民老人是在家人陪伴下来到这里的,他还当场贴着眼镜读完了一份自拟的悼词;

  一群年轻的网友是约定好时间,再一起走过来的;

  机关干部、教师、工人……都不是单位组织的,而是自发前来;

  住在同一个小区但素未谋面的邻居,只要没去上班的,基本上都来了。虽然以前从不认识,现在却因曾与英雄为邻而自豪。有的说,他们已经来过好几次了……

  在吴斌家属的手机里,这几天来,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和短信已无暇收接。吴冰心的手机一天里用光了两块电板的电,慰问短信仍然纷至沓来。“杭州一市民”写道:“真正的英雄,生死攸关的细节举动彰显伟大的不平凡,令人感动。”16岁的河北姑娘黄妍在短信里则说:“我非常敬佩吴斌叔叔,冰心姐姐你不要太伤心,吴斌叔叔会在天国祝福您和家人的。”

  而杭州长运集团在吴斌去世后,已在第一时间分批安排工作人员来到吴斌家,帮助做好家属的安抚工作,负责吊唁接待工作,并组织工作人员彻夜陪同。他们还精心安排好宾馆,以供吴斌父母及亲属们居住。

  ……

  中午过后,前来送行的人越聚越多,从吴斌家楼下到河东路,再到文晖路方向,市民们以及从外地赶过来的人们几乎堵塞了正常的交通,而闻讯赶来的人们仍在络绎加入,其人数之多远远超出组织者的预想,仅在朝晖五区一带,就已聚集了上万人。“失去弟弟很痛心,但他救了这么多人,而且大家都没有忘记他,把他当作英雄来对待,我想弟弟在地下会感到欣慰。”目睹此状,吴冰心极为感动,她说,众人对于吴斌的真诚奠祭,对吴斌的家人无疑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生而不淑,孰谓其寿?死而不朽,孰谓之夭?”

  一千两百前,唐代文学家韩愈早已把生与死两者的辩证关系分析得清清楚楚。对于社会没有建树的人,即便长寿又有什么意义?而能在死后留下英名者,谁能说他已经逝世?!

  6月4日,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来到吴斌的家中,在吴斌的遗像前深深鞠躬,并当场动情落泪。赵洪祝书记还亲切看望了吴斌家属,并详细了解了他们的身体和生活情况。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茅临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杭州市市长邵占维等一同前往吊唁。

  而此前,赵洪祝书记就吴斌英勇事迹已先后两次作出批示:“吴斌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他在身受致命打击的危急关头,行为英勇,绝不是偶然的,而是他长期品德修养铸就的。在短短的一分多钟时间里,凝聚了他对人民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充分体现了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请省交通运输厅向交通部作一报告,并在全省交通系统认真组织开展向吴斌同志学习活动,在全省也要利用有效形式开展学习。”“吴斌同志舍己救人,以身殉职的事迹感人至深,要大力褒扬。要结合‘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广泛学习宣传吴斌同志的敬业精神和崇高品德。”

  省委副书记、省长夏宝龙也作出批示:“吴斌同志是浙江人民的优秀代表,在他的身上,体现出了一种可贵的情怀与品行,闪现出了浙江精神的耀眼光芒。我们要学习吴斌同志的优秀品质,弘扬他的可贵精神,自觉把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作为自己的力量支撑和行为导向,以不断开拓的精神风貌和不断创造的新业绩,赋予浙江精神和浙江发展新的内涵和生命力。”

  6月4日,带着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马凯,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的委托,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冯正霖看望慰问了吴斌家属。冯正霖对吴斌家属说:“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都是交通人。我们整个行业都会关心你们,帮助你们,为你们做好服务。”

  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的批示是:“吴斌同志用生命履职的先进事迹,感动杭城、震撼人心。他是新时期涌现出来的‘平民英雄’,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楷模。”

  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的批示是:“吴斌同志的英勇事迹感动了全社会,体现了良好的职业操守,是创先争优的楷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要很好地向他学习,忠于职守创出一流业绩!”

  而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郭剑彪以16个字高度评价了吴斌这位“交通英模”:“平凡岗位,职业行为,交通骄傲,弘扬光大。”

  天空阴云低垂,万物为之哀恸。

  下午二时整,一阵爆竹增添了肃穆之气,人群开始涌动。人们看到,吴悦捧着吴斌的遗像走出楼道口,接着,吴斌的遗体从设在吴斌家的灵堂里抬出,缓缓抬到楼下,抬出朝晖五区。

  此时,从吴斌家楼下一直延伸到河东路上,无数前来送行的市民们沿街道两侧静静肃立,列成几百米长的队伍。他们身穿素色的衣服,神情庄重;他们怀捧白花,或者手拉黑白色的横幅,不离不舍地等待。这些横幅上写着:“吴斌兄弟,一路走好!”“沉痛悼念我们曾经的好邻居”“斌斌,我们一直记得你!”“阿斌,你是我们的英雄!”……这些横幅大多是由小区里的居民自发制作的,不少大爷大妈加入了为吴斌制作横幅的活动。

  杭州市殡仪馆工号107的灵车驾驶员张师傅的心里交织着惋惜和庄严,在河东路朝晖五区路口停好灵车之后,他一遍遍地检查了车头、车前的黑色挽幛。工作这么多年,今天的他显得特别沉痛,特别认真。

  而在灵车后面,有60多辆出租车分成三列,默默地列队停靠,出租车司机们静静地站着。他们自发地暂停运营,打开双闪灯,准备一路随吴斌的灵车到殡仪馆。“我们彼此通了电话,说起想送送吴斌。后来公司知道了,索性叫队长出面,组织我们都来。”杭州外事中山车队的翁志勇说。“我听说今天吴斌出殡,便早早结束了生意,就赶来了。”这是这群出租车司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说得自然,说得恳切。他们表示,任何一位想送行吴斌的市民,他们都愿意请他免费乘坐。

  吴斌的遗体被移入灵车,一时却无法行进。灵车被悲痛的人们紧紧地围住了,很多人抚着灵车,痛哭流涕。忽然,有一位女士大声哭喊了一句,打破了平静:“吴斌,你走好!”接着便有很多市民跟着呼喊:“吴斌,走好!吴斌,走好!”“一路走好!”

  哭喊声中,人们围住灵车,表达着强烈的不舍之情。灵车一次次想启动,却又不得不一次次停下来。围住灵车不都是逝者的家属,而是无数素不相识的送行者,这让灵车驾驶员张师傅极为感慨。他不由得双眼发红:“好人哪……”

  灵车终于启动,缓缓向前,行驶得是这般的艰难,如同悲伤的人们,实在不愿让英雄离开。毕竟,英雄将要离开自己的家了啊……

  一辆警车、三辆警用摩托车闪烁着警灯,为灵车开道,而在灵车后面,跟随着60多辆自发组织前来的出租车,出租车后面,还有不少市民驾车跟随。在近年来的杭城,谁能享有如此高规格的出殡仪式?但是,最高规格的出殡仪式仍无法道尽哀思和崇敬……

  灵车拐入河东路。送行的人们忽然看到,就在路边的一家小旅店,二楼窗户里,出现了两张老人悲伤的脸,他们是吴斌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极度心痛,让他们已无法下床,更无法亲自为儿子送行,只能在社区护士的看护下,从这个精心选择的窗口,目送最爱的儿子离开。作为一名老兵,吴招松老人没有哭泣,但那悲伤欲绝的表情让人揪心。范敬珍老人则竭力伸出头去,想看儿子最后一眼,却又不忍多看……

  节哀顺变,是我们对逝者的亲属常说的一句话。总希望椎心泣血的他们能够摆脱哀伤,重新振作,总希望他们能够面对现实,从长计议,做到哀而不伤。但是,对这两位年愈七旬的老人来说,想要做到这一步,该是多么的难!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今后的日子里,两位老人将怎样面对老年丧子的巨痛,怎样度过余下的人生?

  好在有无数好心人关心着他们,好在他们已经有了无数个“儿子”……

  “今天,整个杭州只有一位司机/今天,所有的事情连同西湖的水光都只是乘客/今天,司机用生命把客车停靠在岁月的宁静里/今天,离开的是死亡,留下的是责任、爱和伟大的平凡/今天,叫吴斌。”这是诗人潘维得悉吴斌英勇事迹后写下的祭奠之作。这名原本擅长抒写浪漫爱情的诗人,这一次仍然倾注了他所理解的真爱、奉献和荣光。

  当灵车驶经河东路、文晖路、莫干山路、环城西路后,进入了风景旖旎的西湖景区。“所有的事情连同西湖的水光都只是乘客……”,此情此景,潘维的诗句显得尤其贴切。

  空旷的马路上,没有往日的喧嚣,没有惯常的堵车现象。沿线被管制的车辆,静静地停在路口附近,向灵车行注目礼。灵车每到一个路口,交警都向英雄敬礼,而行人纷纷伫立,向英雄投去崇仰的目光。

  一位老人知道了这是吴斌的灵车,甚至还行了个军礼。

  “吴斌生前很忙,但是他说过好几次了,要带我去西湖边看看。”汪丽珍说。是啊,夫妇俩在西湖边的那张合影,也已是多年以前。陪妻子到西湖边走走,是吴斌生前的愿望,只是一直没有兑现。没想到,愿望的兑现方式,竟然是这样!

  让英雄再看一眼美丽的西湖吧,记住西湖的美,记住人间的爱。

  灵车从环城西路驶入了湖滨路,汪丽珍轻声地念叨:“吴斌,我们到西湖边了,这是我们一起来过的地方;吴斌,我们到六公园了,上次我们在这里拍过照片……”黄色的纸钱从灵车里飘飞出来,如同飘零的枯叶。是的,就在这里,桃树和柳树、湖边长椅、雕塑、音乐喷泉……汪丽珍还能非常完整地记起当年的种种细节,这些愉快、浪漫的细节,如今因为吴斌的离去,反而显得更加清晰,如在眼前。

  灵车驶入了南山路。涌金门、长桥、雷峰塔、净慈寺、太子湾公园……这里原来是游客的密集区,景区的每寸绿地上都有游客在徜徉,让自己的心灵陶醉在如诗如画的景致之中。此时,灵车驶过,游客们不由得停下脚步,或者摇下车窗,眼含泪光。他们已从灵车的黑色挽幛上,知道了今天这座举世闻名的风景城市正在为谁而悲伤。

  汪丽珍继续轻声对吴斌说:“这里是太子湾公园,拍婚纱照最理想的地方。你曾经给我开玩笑说,如果我们再拍一次婚纱,就去太子湾……”

  越来越多的市民通过广播、微博和口口相传,知道了吴斌的灵车正在绕着西湖徐行,让英雄最后一次与西湖亲近。他们不约而同地向灵车即将经过的路段聚集,伫立等候。

  南山路杨公堤路口,公交车和私家车已在路口等候。看见灵车渐近,司机们一齐按响了喇叭,集体鸣笛,足足鸣了10秒。在安谧的风景区,这样的事情绝无仅有……

  灵车从杨公堤驶入北山路,沿北山路往东行驶。驶经岳庙时,灵车特意放慢了车速。精忠保国的民族英雄,与舍身救人的时代英雄在这里相聚。时空虽然跨越千年,但精神的血脉未曾割断。岳飞曾云:“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吴斌虽未留下名句格言,却以实际行为献出了忠魂。是的,忧国与爱民,本来就是一个紧密的结合体,须臾不可分开。英雄之所以甘愿以义灭身,投死为民,丹心报国,是因为他们在责任和奉献面前,始终成为前锋。

  捐其躯有益于天下,君子之所乐为?

  灵车驶经断桥,一座千百年来演绎并弘扬着浪漫、忠贞、信任和不屈精神的古桥,然后是望湖楼、昭庆寺、保俶路……此时此刻,无论是逝者,还是生者,都深深地感觉每处景点都是那样的看不够、爱不够,这“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至美景色啊……

  “吴斌啊,你可要记住,今天,有那么多人陪你游西湖,有那么多人与你,与我在一起……”汪丽珍无比感激,且又万般留恋。

  这一刻,汪丽珍不会忘记,吴悦、吴冰心不会忘记,所有的在场者,所有前来送行的人们都不会忘记。

  15时03分,灵车驶入杭州市殡仪馆,并将由殡仪馆最资深的殓葬师进行最后的妆容。

  人群散走,喧哗退去,殡仪馆长长的走廊里,只听见遗体专用推车的轮子在轻轻地摩挲着地面,还有亲友们低声的啜泣。吴斌的遗容依旧是那么的安详,像已完成了他所有的心愿。

  在这样的气氛下,汪丽珍禁不住又哭起来。吴冰心急忙搂住她,轻声安慰。汪丽珍实在受不了殡仪馆异常静寂的氛围,她紧紧地抓着吴冰心的手,哭着,不停地说:“他,真的走了……”

  “英雄吴斌,感动中国大众;最美司机,生命履行职责。”

  “乘客卫士,交通楷模;英雄司机,我们爱您。”

  6月5日上午,“吴斌烈士追悼会”在杭州市殡仪馆一号告别大厅内举行。一条条巨大的白底黑字挽联,一幅吴斌的遗像,一部正在播放的吴斌生平录像,近千只花圈、成排的松柏、无数白花和黑纱……把整个大厅布置得庄严肃穆。哀乐低回,泪水纷飞。吴斌的遗体躺在菊花、百合和玫瑰的花丛之中。

  吴斌的遗体前,是妻子汪丽珍的花圈和挽联,挽联上写着“夫君吴斌,一路走好 妻丽珍率女吴悦泣别”。

  诗人潘维为吴斌所写的诗作《今天,叫吴斌》悬挂在殡仪馆院内的侧墙上,不少悼念者轻声地念着。

  杭州市殡仪馆办公室罗齐本主任说,这次追悼会是杭州市殡仪馆自1967年建馆以来,规模最大、场景最隆重的,馆内150个工作人员从4日下午3时起开始布置告别大厅,一直忙到5日凌晨5时许方才完成。

  尽管考虑到场地等诸多因素,组织者不得不对前来参加追悼会的人数进行了限制,但从早上6时开始,仍然有一群又一群的各界人士陆续来到一号告别大厅以及大厅外的广场上。与前一天参加吴斌出殡仪式的人们一样,他们的工作岗位不同,年龄有异——从六七岁的儿童到八九十岁的老人,且来自四面八方,可他们悼念英雄的真挚之情却是相同的。他们一定要到追悼会现场表达自己缅怀,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追悼活动工作人员说,广场上专门给市民签到的本子,正反两面很快被签满,后来的人只能把名字写得很小的,签名仍然找不到地方。

  更多的人们没有留下自己的签名。工作人员说,他们连夜赶工制作的5000朵小白花,一大早即已告罄。

  参加追悼会的人们手持白花,拾级而上,都有秩序地排队进入告别大厅。共有3000余名各界人士在告别大厅参加了追悼会,更多的人们只能站在广场上,静静地守候着,等待追悼会的开始,直到追悼会结束。

  被吴斌救下的乘客余国富也在追悼的人群中,与他一起来的还有另外五名被救的乘客。余国富说,吴斌的救命之恩永生难忘,这次前来参加追悼会,只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家住杭州城西的沈秀娟阿姨是替三位亲属来送吴斌的。她捧着一大束白色的菊花,为每位悼念者送上一朵。5月29日上午,她的儿媳、不满1岁的孙女以及亲家母,都坐在吴斌驾驶的车上。“当时不管是急刹车,还是忘记刹车,后果都不堪设想。”沈阿姨说,儿子从无锡专门给她打来电话,叫她代自己向英雄吴斌致敬,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并且一定要参加恩人吴斌的追悼会。

  前来追悼的人群中,还有无锡解放军101医院的主治医师方征和其他三位医生。“我们专程赶到杭州,特意来送吴斌师傅一程。他是英雄!只是我们很遗憾最终没有救活他……”方征医师说,“在生死抢救的60多个小时里,吴斌师傅给我的最深印象,就是求生欲望十分强烈,这也体现了他顽强不屈的精神,也可见他的毅力有多么的坚强。吴斌永远是我们从业、从军、为人的标杆!”

  参加追悼会的,还有杭州长运集团的员工兄弟,还有浙江省交通运输系统的干部和员工,还有排着整齐队伍前来的武警官兵,还有来自温州平阳的家乡父老;还有杭州汽车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

  在网络上,网民们已通过微博等形式,为吴斌点亮“蜡烛”,让祝愿护送他进入另一座天堂。

  好几家媒体直播了追悼会的全过程,有的媒体除了视频直播外,还专门开辟图文直播板块,在第一时间发回现场图片和文字,并让网友们即时留下一段段情真意切的文字。

  一位媒体记者的微博上,还记着一则颇为感人的小故事。早上6点半,当该记者前往杭州市殡仪馆参加追悼会时,在小区门口随意地拦了一辆出租车。当司机得知她的目的地,又看到她穿的是白衬衫黑外套时,司机即问:“你是不是去送吴斌?”这位司机说:“说心里话,吴斌前面刹车那些动作我可能也做得到,老司机有本能,但最后那么痛,他还站起来让乘客下车,我做不到。他了不起!”当出租车抵达殡仪馆大门时,出租车司机又说:“别给钱了,替我送送英雄。”

  记者把这则小故事写成了一条微博,发出去没多少时间,竟已转发了100多次,网友们将此称为“正能量”的传递。是的,网络世界或许是虚拟的,但它承载的吴斌所带来的“正能量”,却在我们的现实世界里传递!

  8时30分,追悼会开始。

  “1分16秒,吴斌用生命诠释责任,吴斌的事迹震撼杭城,感动中国。他是最美司机,最美杭州人。1分16秒,吴斌用生命履行了职责;1分16秒,吴斌用平凡凝聚了伟大;1分16秒,吴斌用行动诠释了人生大爱与生命价值……”

  “我们为失去这么一位好同志而悲痛,我们也为杭州有这么一位好市民而骄傲。让我们学习吴斌同志舍己救人、不怕牺牲的可贵精神和英雄气概,弘扬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质……”

  致这篇悼词的是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邵占维。今天的他特别动情,好几处他都不得不稍加停顿,以尽量克制内心的悲伤。

  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冯正霖,原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茅临生,浙江省副省长王建满,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司长李刚,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秘书长郭玉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郭剑彪,浙江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戴震华等领导出席了追悼会,追悼会由杭州市副市长张建庭主持。而送来花圈的交通运输部、浙江省、杭州市及有关方面的领导,无法一一数清。

  “弟弟平凡的一生,到了最后一刻,做出了最伟大的事情,挽救了那么多的生命。我们以他为骄傲,他的一生很值。今后我们家人会坚强地生活下去……”悲痛欲绝的汪丽珍已无法支撑着身体答谢各位,只有吴冰心强忍着哀伤,代表逝者家属表达心声。然而,等到追悼会结束之时,吴冰心再也支撑不住了,只能无力地坐在告别大厅外的水池边。

  全体悼念者向吴斌烈士的遗体,行三鞠躬。

  向吴斌遗体告别时,因为悼念者很多,人们只能缓缓挪动脚步,一个接一个上前瞻仰吴斌的遗容,并将手中的白雏菊、白百合、白玫瑰,轻轻地安放在吴斌的身边。然后,他们抚慰吴斌家属,表达敬意。

  悲伤的人们终于忍不住了,泪水决堤,哭声震天。

  而一名50多岁的大妈竟然跪倒在吴斌的遗体前,久久不愿起来……

  追悼会整整持续了两个小时。

  尽管早已知道这一刻必然会到来,但当吴斌的遗体被推进焚化炉的一瞬间,汪丽珍、吴悦和吴冰心等亲属实在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此时的哭泣已不能用嚎啕大哭、顿足捶胸来形容。吴斌的叔伯等亲属们也都跪倒在地,其场面不忍卒睹。

  生命用时间来计算,生命的价值却是用贡献来计算的——此刻,我们必须以这样的话语用作自勉。

  中午12时整,吴斌的家人捧着骨灰盒从焚化室走了出来。现场没有人说话,甚至已没有人哭泣,众人都低垂着头,跟随着吴斌的家人,默默地向殡仪馆安息堂行进。

  杭州市殡仪馆办公室罗齐本主任说,吴斌的骨灰被安放在一个木质的骨灰盒里,这是因为杭州人都习惯用这样的材质做骨灰盒,不仅显得温馨,而且更接近于回归自然。

  殡仪馆安息堂,吴斌的骨灰盒暂时存放在这里,编号为“东01”。

  而就在追悼会的前一天,省委副书记、省长夏宝龙主持召开省政府第94次常务会议,会议其中的一项重要议程,就是批准浙江省总工会《关于建议追授吴斌同志“浙江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请示》和浙江省民政厅《关于建议评定吴斌同志为烈士的请示》。没有任何异议,在会上,吴斌即被追授为“浙江省劳动模范”,并被评定为革命烈士。

  同一天,交通运输部作出了《关于在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开展向爱岗敬业驾驶员楷模吴斌同志学习的决定》,中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作出了《关于授予吴斌同志“交通英模”荣誉称号并开展向吴斌同志学习的决定》,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开展向吴斌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6月29日,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又作出了《关于开展向吴斌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一个学习宣传吴斌英勇事迹的热潮已在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在浙江省和杭州市迅速掀起。

  吴斌的事迹感动了整个中国,褒扬吴斌的各种荣誉称号、奖励也纷至沓来:中华全国总工会追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交通运输部授予“爱岗敬业驾驶员楷模”荣誉称号;浙江省总工会追授“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授予“交通英模”荣誉称号;杭州市文明办授予“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荣誉称号;杭州市总工会追授“杭州市杰出职工”称号;杭州市交通运输局授予“交通楷模”称号;杭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追授为“杭州市见义勇为勇士”称号,并向其家属颁发奖金20万元;杭州市长运集团授予“乘客卫士 长运楷模”称号,还奖励给吴斌家属一套住房,颁发奖金30万元……

  由于吴斌妻子汪丽珍至今尚无固定工作,杭州长运集团决定,如汪丽珍本人愿意,杭州长运集团将破格录用她为公司正式员工;吴斌女儿吴悦学业完成后,如本人愿意,杭州长运也将无条件录用。

  山上高松溪畔竹,清风才动是知音。英雄的壮举感动了人们,人们又不约而同地想以各种方式吴斌一家,因为他们把吴斌看成了共同的恩人,看成了生命历程中不可多得的知音。甘肃一家运输公司的冯先生,前来吊唁时数次提出捐款意向,被吴斌家人婉谢;一位老人拿出自己的积蓄,愿意助英雄遗属一臂之力,仍被谢绝;而一位加拿大友人甚至因为吴冰心的婉拒,通过越洋电话表示了“抗议”……当然更多的好心人则通过电话、短信要求捐款,有的还不由分说地把捐款直接留下了,让吴斌家人不得不一笔笔重新还回去。

  包括吴招松、范敬珍两位老人在内,吴斌的所有家人都认为,对于他们,吴斌已经去了,再多的钱也换不回他;对于吴悦,她至今还小,未来的路还很长,她更需要的是带着父亲留下的精神财富,带着家人的爱和责任勇敢前行。她的人生需要自己去创造,绝不能躺在父亲业绩的庇荫里。

  因此,由吴冰心提议,吴斌家人共同发起,在媒体上发表了一封致好心人的信。“我爸爸退休前是军人,从小对我们要求很严格,昨天他拉着我说,千万不要收别人的礼物,一定不能收,什么都不能收。感谢那么多素不相识的市民,我们会自食其力,照顾好老人和自己。这是我们发自肺俯的心声。”吴冰心向笔者回忆发表此信的原委。

  发表这封信的提议,在家人中即刻取得了高度一致,这封信也很快得以发表。

  吴斌家人写给全国好心人的一封信

  非常感谢全国人民对吴斌的关注,作为他的家属,虽然每天仍被悲伤笼罩,但也被突如其来的温暖真心感动。

  感谢那么多素不相识的市民,在我们面对亲人离世的巨大悲痛时,给了我们浓浓的爱。

  这些爱,会鼓舞我们面对伤悲,勇敢前行。但,我们真的不能无缘无故接受大家的馈赠。任何形式的捐款、捐物,以及以这个名义成立的捐赠基金会,我们真的都不能接受。

  我们会自食其力,照顾好家人和自己,好好生活。

  再次感谢全国人民对吴斌的关心。

  6月27日,吴斌的骨灰被安放在杭州南山公墓内的杭州市革命烈士陵园。

  而对于吴斌的家人们来说,这一天是逝者的“四七”,是中国传统的奠祭逝者的重要日子。他们需要做的两件事是:将吴斌的骨灰护送到南山公墓烈士陵园,让英雄长眠于青山绿树之间;成立“安全行车志愿协会”,希望有更多的人们关注行车安全。

  天下大雨,与吴斌去世那天的雨势相仿。苍天再次掬泪,为英雄扬水当哭。

  早上7时45分,吴斌家属和亲朋好友从朝晖五区54幢吴斌家出发,前往杭州市殡仪馆。安放在安息堂内的吴斌骨灰,被吴悦紧紧地捧着,由家人打伞护送上车。车队随后又驶往南山公墓烈士陵园。

  行驶在最前面的那辆大巴车上,拉着一条横幅:“生的平凡,死的伟大,吴斌烈士,永垂不朽。”

  9时45分,车队来到南山公墓烈士陵园。听说今天吴斌下葬,有不少市民自发前来,在烈士陵园的过道上排成长队,目送吴悦怀捧吴斌的骨灰,一步步走向陵墓区。雨声喧哗,仍然掩不住人们的啜泣;空气湿闷,雨水泪水淋透了人们的衣衫。香火无法点燃,不少市民双手合十,为吴斌祈福,更多的市民则垂首默念,愿英雄的在天之灵永垂不朽。

  吴斌的骨灰盒移入墓穴后,南山公墓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随即用大理石加以合拢封闭,并将大理石擦拭干净,鲜花和香烛置之其上。

  汉白玉做的墓碑上刻着“吴斌烈士之墓”,落款是“杭州市人民政府”。

  前来参加安葬仪式的领导、同事和亲友,在吴斌的墓前三鞠躬。

  汪丽珍和汪丽敏两姐妹站在墓前,不停地念叨:你路上走好,我们会经常来看你的……

  死,使善者坚强,使智者认识生,教他如何行动。死使智者和善者永生。这是德国诗人歌德说的。

  永恒的献身是生命的真理,它的完美就是我们生命的完美。这是印度诗人泰戈尔诗化的语言。

  然而,在此情此景下,萦绕在笔者心头的,还有辛亥革命家秋瑾说的那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安葬仪式结束后,吴冰心代表吴斌家人告诉在场的人们,从今天起,“吴斌安全行车志愿会”成立,志愿会的目的是希望人们吸引以吴斌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教训,提高人们对行车安全的认知度,组织人们为安全行车共同出力,告慰英灵。

  “我们不可能去做更伟大的事情,我们只能像吴斌一样,兢兢业业、本本分分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志愿者会上街,去送一条条红丝带,发一张张卡片,虽然力量不是很大,但如果有很多人这样做,相信交通事故会越来越少,这也是吴斌生前所希望的。”吴冰心说,尽管吴斌逝世之时,没有留下片言只语的遗言,这是全家人最大的遗憾,但从那76秒的事故视频中,能够感受到吴斌的最大心愿就是行车安全,让千家万户团圆欢乐,而这,正是吴斌行车安全志愿会成立的初衷。

  吴冰心介绍,目前,志愿会的成员主要是汪丽珍、吴悦、汪丽敏、她自己等吴斌的亲属以及众多吴斌的亲朋好友,属自发成立,以后可能会挂靠省市志愿者协会,组织一系列关心行车安全的活动。吴冰心还特意提到,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吴悦进一步关注公益,将父亲的精神继承发扬下去。

  当天晚上,雨小了很多。朝晖五区的社区门口,出现了由48支蜡烛拼成一个很大的心形图案,这是吴斌行车安全志愿会组织的首次活动的一部分。48这一数字,正是吴斌的享年岁数。

  接着,汪丽珍、吴冰心、吴悦等志愿会成员,向沿路商家和过路行人分发宣传行车安全的红丝带和小卡片。吴冰心说,这次由于比较匆忙,他们只制作了5000条红丝带和600张小卡片,但已有不少朋友投身于这极有意义的志愿活动,更多的红丝带和小卡片将被制作出来,志愿会的活动将持续进行。

  接受了志愿会分发的红丝带或小卡片的人们纷纷认同这样的活动方式,有的干脆直接参与到活动之中。

  吴悦一直不停地忙碌着。

  红丝带上写着:

  行车安全,合家欢乐。

  而小卡片上是这样写的:

  如果你是货车司机,出车前细检查,回来后勤保养;

  如果你是客车司机,心系乘客保安全,万家幸福全靠你;

  如果你是小车司机,戒酒减速遵交规,一人安全全家福;

  如果你是摩托司机,一看二慢三通过,减少事故更快乐!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