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七章 “我爱你们,一生一世地爱”

  悦悦,想爸爸时

  抬头看看天上的星星

  最亮的,离你最近的那颗

  就是你的父亲,我们都这样

  抬头看他

  ——摘自王金虎《写给悦悦》

  朝晖五区,一幢老旧的居民楼里,一套约70平方的两室一厅,曾是吴斌父母、夫妻俩和女儿一家三代五口人和睦、温馨的家,尽管吴斌的父亲患有帕金森症,母亲曾患肺癌,一直在吃药;尽管吴斌的妻子汪丽珍一直没有固定的工作,但这里不缺笑声,不乏祥和,充满着对生活的希望。

  5折的电影票、去云南丽江旅游的计划、丈母娘为吴斌快织好的毛衣、吴斌的健身券……每一个细小的物件、每一项具体的打算,都折射出吴斌对生活的热情,对人生的热爱,折射出他在这个家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

  5月29日11时39分,那块意外飞来的铁块击中了吴斌,也击碎了这一切。

  对于吴斌全家来说,英雄离去,所留下的巨大伤痛,何时才能消弭?!

  6月1日,吴斌的遗体被送回杭州家里后,有朋友从网上下载了那段76秒英勇壮举的视频,传给了吴斌的妻妹汪丽敏。汪丽敏正拿着手机在看,汪丽珍一把抢了过去,仔细地看着——在此之前,一直在无锡盼望着丈夫战胜死神的她,尚未看过这段已经热遍大江南北的著名视频。

  然而,汪丽珍只看了一遍视频,就不忍再看。“那时他该有多痛啊……”汪丽珍捂着胸口喃语道,“如果能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如果时光会倒流,那天早上,我怎么也不会让你出门……”

  是的,在吴斌出事之后的三天三夜里,汪丽珍表现得十分坚强,她坚信丈夫一定能渡过这生命中的难关,会像以前那样生龙活虎,谈笑风生。直到在这大雨滂沱的6月1日,直到丈夫身躯变冷,静静地躺在自己家的客厅里时,她似乎才从梦中惊醒。这个残醒的不可逆转的事实,汪丽珍不得不接受,但又怎能让她接受得了……

  当天晚上,在无锡解放军101医院里始终强忍着没有哭泣的汪丽珍,终于在家里放声大哭。她抓着正陪伴着她的表妹的手,痴痴地问:“……你说,他,是不是去了天堂?”

  表妹回答:“肯定是去天堂了。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他肯定是去天堂做天使了。”

  汪丽珍再问:“我怎么能没有他呢?我们全家怎么能没有他呢?他答应过我很多很多事,还答应要陪我一起到老,他怎么能顾自己走了呢……”汪丽珍无法止住迸涌的泪水,在场者无不掩脸饮泣。

  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好兄弟,好邻居,好朋友……凡是熟悉吴斌的人,都会认为这个评价无需打上任何折扣。

  吴斌对父母和妻女的爱,对姐姐以及所有亲人的爱,从来不会以甜言蜜语的形式出现,没有使用任何夸张伪饰的行为,而只是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表达。

  吴斌从小就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尊重父母,关心父母,理解父母。对父母似乎从来就没有反抗过,不管父母是对的,还是错的。当然父母也宠爱他。吴斌小时候,父亲脾气暴躁,有时会动手打他,母亲会上前阻拦,甚至反过来“打”父亲。那时一家子的经济条件很不富有,但有好吃好喝的都会留给他。

  吴斌的个性深受父母的影响,既继承了父亲硬朗、坚韧的军人气质,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又融合了母亲认真、乐观的脾性和凡事细致、谨慎、忠于职守的人生态度——母亲在杭州最老的银行做了一辈子出纳,即便是2分钱对不上账,大家都不能下班。“不争不抢不抱怨,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是吴斌父母从小灌输给他的家训,这一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直至最后他始终坚守。

  一家五口居住在70平方的房子里,考虑到父母身体不好,吴斌夫妇俩特地把靠窗的房间让给两位老人居住,另一间卧室则用玻璃门隔成两半,女儿靠窗睡,还便于她做功课,吴斌夫妇俩便挤在仅放得下一张床的地方,而厨房和餐厅小得连张餐桌都放不下。

  1999年,吴斌母亲范敬珍被检查出患了肺癌,后来在浙医一院动了手术。“生活中的小斌有时有些大大咧咧,有时天真得像个大男孩,可一旦做起事情来,绝不含糊。母亲动完手术后,在医院住院时间长达一个多月,小斌陪夜就陪了一个多月,每天晚上9:30到第二天早上7点半,照顾母亲十分周到。母亲一叫他就起来,一个多月时间里他根本没睡好,可他半句埋怨都没有。”十多年前的情景仍让吴冰心历历在目,“他的细心就来自于深厚的亲情。动了手术的母亲麻醉过后,身体又痛又酸,十分难受,小斌就帮母亲在后背做按摩,后来又一次次抚着母亲上厕所,一切宁可自己动手。担心母亲心情不好,小斌还一直鼓励母亲,老是说没关系的,只要你开心,有信心,这个病肯定就没问题。”

  范敬珍老人的肺癌病情后来渐趋稳定,吴斌的悉心照料功不可没。

  让吴冰心深有感触的是,吴斌对于父母的孝顺和照顾,显得是那么的朴实、真切。在姐姐面前,他的实话实说,其实正是他内心挚爱的真诚流露。

  “母亲被检查出患了肺癌之后,是我和小斌一起把母亲送进医院的。送进医院不久,小斌忽然把我拉在一边,用很严肃的语调说话,印象中这是他第一次对我这样严肃。他说:我呢,没有钱,但有力气。妈妈这个事,你出钱,我出力气。他这样直截了当地说,反而让我很感动。他要用自己的方式,尽自己所能照顾母亲,尽一片孝心。他总是用很朴实的语言告诉你,他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对于吴斌的这番表达,吴冰心无法忘怀。

  其实,范敬珍老人还患有腰椎间盘突出,背部往往很痛。只要吴斌上的是白班,一回到家,就会给母亲做按摩。吴斌力气大,做的也认真,母亲也喜欢由他做按摩。就是在吴斌出事前两个星期,范敬珍老人突发高烧,刚下班的吴斌二话没说,马上背起她去了附近的浙江省人民医院。后来,范敬珍老人才知道,那天的儿子也在拉肚子发烧,但他不吭声,只是先全力背母亲看完病,送回家,自己才再赶到医院去打吊针。

  吴斌的父亲吴招松在说起儿子时,也对吴斌的孝顺赞不绝口。“小斌这个人忠厚老实,虽然当初读书时成绩一般,但品德好,人踏实。当时还是我提议他去学开车的,他的第一份工作正是开货车跑长途,常常一出去就要一星期十来天,还经常要开夜车。”老人回想道,“跑了几年长途货车后,有一天他回家时对我说,爸爸,我想换个工作,换个每天都能回家的工作,这样就能更好地照顾你们。当时的我就一阵感动,这儿子啊,是个顾家的孝顺儿子。”

  吴招松老人喜欢喝酒,家里人怕影响他的身体,不想让他喝。吴斌却对母亲说:“他喜欢喝,如果不给他喝,那也不好。就让他少喝一点吧,只是不要影响身体。”吴招松老人知道吴斌理解他,很多事情就只跟吴斌讲,尽管老人一直叫吴斌为“臭儿子,臭儿子”,这自然是一种昵称了。父母只生了吴斌和吴冰心两个孩子,吴冰心这几年一直在外面闯荡,只有吴斌一直陪伴着父母。对于父母来说,子女年纪再大也是孩子。每天晚上,范敬珍老人都会记得为吴斌留门,等着他回家,吴斌迟一点回家,她就会心神不定,甚至不肯吃饭。

  一家三口与父母长期居住在同一套狭小的房子里,吴斌十分注重和睦相处,毕竟三代人的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吴招松老人在部队多年,至今还保留着些许军人作风,吴斌便多次对汪丽珍说,我父亲就是这个脾气,如果他说了让你生气的话,你可千万不要放在心里。汪丽珍早把吴斌孝敬父母的情形看在眼里,知道吴斌从未与长辈发生什么口角,也就像丈夫那样尊敬、照料公公婆婆。两人结婚18年来,一家五口一直住在一起,吴斌、汪丽珍和女儿都没有与两位老人红过脸,始终和睦相处。

  吴斌每天出门上班时总会跟家里所有的人打招呼:爸我上班去了,妈我上班去了,老婆我上班去了,女儿爸爸我上班去了,你好好读书……他甚至遇到楼下大妈也要这样说一声:阿姨我上班去了。而家里的每一个人也会在他出门上班时特地叮嘱一句:你慢走,开车要小心一点。吴斌就喜欢这种互相关心的感觉。

  老人也有不开心的时候,何况范敬珍老人患肺癌已有十多年,如今又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吴招松老人则是帕金森症患者。吴斌非常关注两位老人的心情,下班回到家里,便与父亲说说话,询问母亲的身体感觉。吴斌唱歌唱得不错,有时看母亲心情不是太好,就会主动对母亲说:“妈妈我今天给您唱首歌,您听听我唱得好不好?”或者说:“妈妈,您看我胸肌鼓不鼓,你看我腹肌厉不厉害?”说着,便在母亲面前摆出几个健身动作,秀秀他的六块腹肌,逗母亲开心。

  事实上,总是忙于工作的吴斌回到家里时也够疲惫的,有时累得只想趴下,但他没有忘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家里人幸福快乐,他才幸福快乐。

  “我就知道儿子会这么做。我就知道,他毛熬痛的……”这是范敬珍老人在得悉儿子英勇壮举之后说的第一句话。她能够想象出,在那样的危急情况下,儿子将会怎么做。

  吴斌对岳母也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细心。岳母患了失眠症,他为她按摩双肩,每次去岳母家,都会认认真真地为岳母按摩一段时间,还时常对岳母说:“平时可以休息的时候,多休息一会,不要连着做事体,累坏身体就不好了”。岳母听了,感觉十分熨帖。

  因为对吴斌这个女婿很满意,岳母每年都要为他亲手织毛衣。如今的人已经很少织毛衣了,包括老人在内,都买现成的了,但吴斌的岳母坚持要亲自为他织。本来,又有两件新毛衣快要织好了,可吴斌再也穿不上了……

  “人的一生,应当像一朵美丽的花,自己无所求,而却给人间以美好。”作家杨沫曾经这样感叹过,期冀过,而吴斌已真正做到了。

  吴斌父母骨子里的那种刚强,没有让他们因巨大的悲痛而倒下。吴斌牺牲以后,尤其是在吊唁期间,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前来问候、安慰、拜访,两位老人免不了疲乏,但他们一直坚持着,用从容、镇定的表情回应好心的人们:儿子没了,我还有女儿;小斌牺牲了,可25条生命、这么多家庭保全了……他们的话语绝非表面上的应付,而是不带一丝杂质的肺腑之言。

  6月18 日,被吴斌救下的25位乘客之一的翁丹丹前来看望两位老人,还特意给范敬珍老人看了她家的全家福照片,尤其是一岁女儿那可爱的笑容,当时,这名免票坐车的幼童也在这辆大客车上。翁丹丹安慰道:“吴斌师傅走了,但毕竟有那么多生命留下来了,那么多家庭挽救住了。如果没有吴斌师傅,这世上还会有这么美满的全家福,还会有小女儿这么可爱的笑容吗?”范敬珍老人仔仔细细地看着这照片,看着照片上的每一个人,看着可爱孩子的灿烂笑容,她忽然微笑了一下,满意的、安心的、宽厚的笑容。

  这是在吴斌牺牲之后,范敬珍老人的第一次笑。

  吴斌对于妻子汪丽珍的爱,同样令人动容。

  吴斌与汪丽珍是经过朋友介绍,然后恋爱的,但可以说一见钟情。婚后夫妇俩的感情一直很好,几乎保持着恋爱时的那般激情。结婚18年来,吴斌在生活上非常体贴汪丽珍,汪丽珍没有固定工作,他从无埋怨。“他们俩到现在都还像在热恋中一样!每年情人节,姐姐总能收到姐夫送的鲜花和巧克力;每年过生日,姐夫都要带她出去好好吃一顿;有时,他们也会手牵着手去西湖边散步,一个月去看一两场电影……”吴斌的妻妹汪丽敏说,吴斌是驾驶员,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夫妇在一起时,每次过马路,吴斌都会牵住汪丽珍的手,一起小心翼翼地走过,其情形十分温馨。

  或许,正是因为一见钟情,两个人的恋爱很快就确定下来。可汪丽珍的母亲一开始并不喜欢吴斌,事关女儿的终身大事,做母亲的免不了要对女婿挑剔一番。但在一段时间接触下来,汪丽珍的母亲被这个小伙子的人品折服了,到了后来更是越看越喜欢,还经常在邻居和朋友面前夸奖吴斌。

  年轻时候的吴斌长得非常帅,模样很正气,举手投足甚至有点儿像警察,也有人说他像日本影星三浦友和。这样俊美的模样,自然会使汪丽珍倾心。

  吴冰心一向照顾弟弟,姐弟俩的感情在亲戚朋友中尽人皆知。吴冰心十分看好吴斌与汪丽珍这份爱情和婚姻,觉得两个人十分般配,所以在操办吴斌汪丽珍的婚事时,吴冰心倾注了大量心血。笔者曾看过那场婚礼的录像,惊讶于1994年的婚礼录像竟能拍摄得如此艺术,如此时尚!无论是构图、色彩、节奏以及男女主人公的动作设计,都是那么的完美,即使放在18年后的现在,仍然不失为一部风格现代、匠心独具的婚礼录像佳作。后来,吴冰心告诉笔者,这是因为当时在新闻界工作的她,为了弟弟的婚礼,专门延请了一群杭城的顶尖高手出手献技,比如由浙江电视台知名摄像陆建光执掌婚礼录像拍摄,由著名摄影家沈钰浩负责拍摄婚纱照,并由浙江摄影出版社的资深编辑和诗人左亚琳带两位新人赴西湖边的外景地完成拍摄,怪不得……

  婚礼是浪漫的,进入了非常现实的日常生活状态之后,吴斌对妻子的挚爱渗透到家庭生活的细枝末节之中,那股激情乃至浪漫依然存在着。

  比如从来不对妻子恶言恶语,总是一副笑呵呵的模样。偶尔遇到汪丽珍发点小脾气,吴斌就拿出看家本领,模仿小丑的模样,做很多怪异的动作,甘当开心果,逗汪丽珍高兴。秀秀那六块腹肌也是他经常使出的计策。有了女儿吴悦以后,在家里时他就把四条凳子拼起来,做仰卧起坐,一边拍拍两条大腿,叫女儿坐这里,老婆坐那里。有时吴斌在做俯卧撑时,汪丽珍故意淘气地跳到他背上,而吴斌只是呵呵地笑着,背驮着汪丽珍继续做,于是三个人笑成一团。

  比如有时上夜班,下班回到家时已经很晚了,总是蹑手蹑脚地走进家里,连灯都不开,摸着黑洗脸洗脚。宁可自己麻烦一点,也尽量不惊扰到汪丽珍。

  比如对自己非常节省,很少买新衣服,从不高消费,连两个人一起去看电影也用银行送的打折票,健身基本上在家里进行。连夫妇俩最近的照片也是在10年前拍的。吴斌的工资几乎都用在了家人身上。曾经有人问他你一个人养全家,这累不累呀?吴斌回答说我父母双全,身边又有妻女陪伴,生活有滋有味,还累什么呢……

  吴斌对于妻子的挚爱,连他的同事们也都知道,几乎成了作为丈夫的楷模。吴斌的同事们不止一次地听到吴斌接起手机兴奋地说:“哦,是家里的‘仙妻’来电话了!”“仙妻”是他对妻子的最高评价,每当说起这两个字时,他脸上的幸福表情洋溢开来,一点也不掩饰。看到这样的幸福,那些还没有恋爱结婚的同事更是眼热。

  生活就是这样,平淡无奇,天长日久。如同一坛美酒,随着时光流逝,愈发醇厚。

  汪丽珍无法忘记,吴斌出事的前一天晚上,两人通了最后一次电话,时间是在5月28日傍晚6时56分,是吴斌用自己的手机打来的。吴斌给她说,要临时加班,得晚点回来。汪丽珍便在电话中叮嘱他注意安全。晚上11点多吴斌回到家中,汪丽珍已经睡了。

  汪丽珍更无法忘记,5月29日早晨,6时许,赶着去汽车北站上7点半早班的吴斌悄声起床,穿好衣服,然后把餐桌上的几样糕点放进随身的包里——这是汪丽珍在前一晚为他准备的第二天早上的点心——然后他又特意走进卧室,凑近半梦半醒中的汪丽珍告别:“老婆,我走了。”他的声音是那么的轻柔、温馨。迷迷糊糊中,汪丽珍没能回应他,谁能想到,这居然是他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

  5月29日中午12时,汪丽珍在超市买回满满一袋零食,并准备在下午整理行李箱,这一切都是为了两个人去云南旅行准备的。刚进家门,还没来得及将东西放下,电话就响了,是吴斌所在单位客运二公司打来的,要她准备马上去一趟无锡。尽管电话里没有详述实情,但那沉重的语调,让汪丽珍难遏慌乱。

  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切,汪丽珍总希望这只是一场梦境。极度的担忧、悲伤和痛彻,让她连走路都好像觉得是在踩棉花。那段时间,她甚至不敢听到丈夫的名字,一旦听到,她就“感觉心被掏空一般”。这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悲恸,一个无法填补的虚空。直至吴斌的遗体被安葬后,汪丽珍仍然不敢打开电视,不敢阅读报纸。有时邻居家把电视机的声音开得稍响,她都要躲开。极度的敏感来自于她极度的悲伤。

  “要是我们能早点去丽江,该有多好!”汪丽珍极其惋惜地说。吴斌的年休假一直没有用完,不是他不想用,而是因为工作比较忙,而节假日往往又用在照顾父母身上。决定陪老婆去云南丽江旅游,挤出十来天时间,还让他下了好大的决心,不想最终仍然未能成行!

  失去吴斌后的好长一段时间,每到黑夜,汪丽珍只能靠吃安眠药催眠,否则就只能睁着眼睛等天亮。好几回,她从梦中惊醒,一下子坐起身,因为她清晰地听见了那熟悉的敲门声,以及丈夫在门外温柔的呼唤:“老婆,我回来了!”吴斌回来了!汪丽珍飞快地下床,跑去开门,然而,她看见的是门外空荡荡的过道,静寂得可怕的楼道。

  伤心的人总会用心的记住生命中出现的那一个人,总会意犹未尽、无法摆脱地回想两个人在一起时的珍贵时光。

  然而,如同愉快有益于人的身体,悲伤也会培养心灵力量,让人坚强。

  “我必须让自己坚强起来。他不在了,我还要照顾这个家。不管他在不在,我都会照顾好公婆,带好女儿。如果女儿能考上大学,他在天上看到,也会很高兴的……”汪丽珍抹去眼泪,强忍着泪水对笔者说。

  如今,汪丽珍的右手无名指上已戴上了一枚金戒指,上面刻有“520”字样,另外的一枚戒指上刻有“1314”字样,两枚戒指上的字连起来,便是“我爱你,一生一世”。“我们结婚这么长时间了,但还没买过对戒,很想弥补这个遗憾,当结婚纪念礼物,没想到……但吴斌虽然不在了,我还是要为他戴上,陪他去远方。”由于吴斌忙于工作,两个人没能在5月15日两人的结婚纪念日买下对戒,但汪丽珍仍然在6月1日把它买来了,以此帮丈夫完成这个心愿。

  汪丽珍的钱包里,现在还保存着一张吴斌的一寸照片。“这是他30岁时拍的证件照,我觉得帅,就放在钱包里了,可以多看看。”这张照片还作为追悼吴斌的遗像,也是由汪丽珍精心挑选的,这遗像一直端端正正地放在客厅正中。

  吴斌的女儿吴悦今年才16岁,正在一所职业高中读高二。如同吴斌疼爱女儿一样,女儿也十分爱爸爸,父女俩的亲情非常深。

  吴斌牺牲后,吴悦渐渐表现出了超出同龄人的稳重和成熟。不少亲友一度担心她难以承受丧父之痛,阿姨汪丽敏还一直陪伴着她,鼓励她一定要坚强,吴悦不时点着头。

  吴悦曾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告诉给亲人:“……这几天,我每晚都睡不着。有时睡了一会儿,再睁开眼,脸上都是泪,才知道我做梦也在哭。以前我一直以为这样的灾祸只会在报纸上、电视里出现,没想到竟发生在我们家。”陷入悲伤的吴悦曾反复祈求这一切不是真的。

  6月1日早上,吴斌的遗体运抵杭州,即将抬入吴斌家的客厅。当吴冰心和孟联建把这个噩耗告诉正在吃早饭的吴斌父母时,在旁的吴悦骇然听闻,一把抱住奶奶,泣不成声,尔后又尖声大哭着,冲出家门……对于一个还没有成年的孩子,爸爸没了,她怎么可能接受这天大的凶讯?!

  但是,当吴斌的遗体被抬入狭小的客厅时,吴悦一下子跪在了地上,大声哭喊,“爸爸,爸爸,我再也不犯错了,再也不惹你生气了,只要你能活着……”

  听闻此言的亲友们一片哭声。

  已是6月,离期末考试只剩下没几天时间,但吴悦无法拿起书本,让自己沉浸在功课之中。家里早已乱成一团,大家都在忙着吴斌的追悼活动,忙着处理后事,吴悦原本安静的日子已经不复存在。然而,吴悦没有忘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更没有忘记爸爸曾经的嘱咐。悲伤中的她甚至常常觉得爸爸就在身后看着自己,寄寓着无限期望。是的,以前,当吴悦在家里复习迎考之时,吴斌经常会悄悄来到她身后,轻拍她的肩膀,微笑着说:“嗨,你要加油啊!”

  而每当吴悦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时,吴斌则用一种冷幽默的语调,以调侃的口吻予以鼓励:“吴悦同志,你考试可一定要考好啊,不要像爸爸这样没有文化嗬。”用“吴悦同志”称呼女儿时,说的总是比较“郑重其事”的事儿,但这样的幽默又让吴悦减去了不必要的压力。

  吴悦性格阳光,行事积极,喜欢读书,文科较好,英语成绩突出,并已在自学德语。与大多数女孩子一样,她也有自己的课余爱好,比如喜欢运动,喜欢听西城男孩的歌。那年中考,由于种种原因,她考得不太理想,后来进入了一所职业高中学习。吴斌虽不免遗憾,也埋怨过女儿,但仍然以鼓励为主,因为他相信女儿不会轻言放弃自己的追求。

  为了让吴悦能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吴斌夫妇隔出房间里较大的部分给女儿,还配了空调,而夫妇俩那个狭小的空间里没有空调,夏天时只能用床头的小风扇降温。2011年,吴斌还特地给女儿买来一台电脑。对于这一切,吴悦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事实上,吴悦已经有了今后具体的打算,吴斌夫妇也有了送她出国读书的设想。所以她在一本笔记本的扉页上,写上了激励自己的短语: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相信自我,永不言弃,go!go!”

  朝晖小区附近的浙江工业大学校园,是吴悦很喜欢去的地方。每当周末,只要有空,她就会来到这里的英语角,与大学生们一起练口语。她还经常与吴斌一起来这儿打羽毛球。打球时,吴斌从来不让她球,而是攻势凌厉地让她忙于应对,以此起到真正的锻炼作用。而吴悦也不希望打羽毛球时爸爸让她,否则自己就不会进步。这种时候,吴悦就不叫吴斌为“爸爸”了,而是没大没小地叫他“斌哥”,父女俩亲热得像弟兄一样。

  但是现在,吴悦已经害怕去浙江工业大学的羽毛球场了,因为球场的那头再也没有了爸爸。曾经的一幕幕快乐场景,如今每当想起,心里就一阵阵刺痛。“真的,我真的不需要有一个伟大的爸爸,我只要平凡快乐的爸爸,一直能在我身边。”吴悦不愿意掩饰心里那已不可能实现的期望。

  在巨大的悲伤面前,吴悦也有过想暂时逃避的念头,然而,在亲友们的劝抚下,在未曾停歇的自我安慰中,爸爸身上的那股坚韧刚毅已渐渐传到了她的身上,她学会了直面现实,也开始明白了自己所应该做究竟是什么。“一开始,我很想暂时离开家里。我从出生起,就一直住在这里,这周围全是爸爸的影子,让我受不了。但我姑姑、我的很多亲戚朋友都跟我说,我爸爸是英雄,我也不能是孬种。”

  选择坚强,是一个懂事的女孩逐渐成熟的标志之一。“妈妈很爱爸爸,爸爸也很爱妈妈。我现在很担心妈妈太伤心。我要帮助挺过去。我想我除了继续把书读好之外,还准备带着妈妈去做义工。有人跟我说过,照顾小动物和小孩子会减少烦恼。让妈妈更坚强一些,让她慢慢地恢复正常生活,我觉得这是一个好方法。”吴悦真诚地说。

  “我不会让妈妈感到孤单。以前爸爸每当在妈妈的生日、情人节以及我的生日时,都会给我们搞很浪漫、很温馨的活动。现在爸爸不在了,这些事情就由我来做。明年的情人节,我会给妈妈买巧克力和花,还会陪妈妈去看电影,去旅游。我还有爷爷、奶奶、姑姑、小姨,还有很多关心我们的亲戚朋友,我相信我和妈妈都会好好地生活下去。”

  “我还会在生活中努力养成好习惯,这也是我爸爸曾经要求我做到的,比如说节俭。去看一场演唱会,哪怕只花了一百块钱买入场券,也是贵了,如果买一个书包,就能用很多年。”

  小姑娘说着这些,眼里晶莹的泪光中,已有希望和自信在跃动。

  6月17日,吴斌牺牲后的第一个父亲节,吴悦给爸爸写了一封信,题为《平凡的爸爸,伟大的爸爸》。信中写道:

  今天是父亲节,女儿向爸爸敬礼,愿在天堂的爸爸快乐!

  我依然记得您的微笑,依然记得您骄傲的身影和我一起打羽毛球时快乐时光。当您顽皮地称呼我,当您摸着我的头嘱咐我好好读书的时候,您就像我的哥哥。今天我要继承斌哥的遗愿,好好读书,照顾爷爷、奶奶、妈妈。自食其力,健康成长。

  爸爸,放心吧!我是您的女儿,我会把您的爱岗敬业精神永恒传承!

  往年的父亲节,吴悦也会给父亲送上一张祝福的卡片,今年的这封信意义已大不相同。为此,她从15日晚上起就开始起草,改了又改,还专门请假了姑姑吴冰心。“悦悦一直担心自己哪里做得不好,玷污了爸爸的英雄形象。但是我们一直鼓励她,让她不要怕,我们会坚强地走过去!”吴冰心说,吴斌牺牲后,如何把英雄的女儿继续培养好,这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身心健康,勤奋学习,适应社会,自食其力,已成为关心吴悦成长的亲友们引导的重点,这其中,少不了汪丽珍的关怀,也少不了吴冰心的付出。

  “但是悦悦是个执着、聪慧、善解人意的女孩,个性上也像她父亲,所以我相信她能成为有用之才。”吴冰心说。因此,当吴斌部分亲属自发发起成立“吴斌行车安全志愿会”之后,吴冰心特意安排吴悦参与其中的不少活动,如身披绶带走上街头,向市民发放行车温馨提醒卡片和红丝带,并参与有关宣传行车安全的诸多活动。吴冰心认为,要让吴悦学会去关心并爱护他人,为所能及地为他人做好事,这样才能继承并弘扬吴斌的遗志。

  “我们姐弟俩从小一起长大,情谊很深。吴斌一向很乖。一直以来,我是一个很强势的姐姐,他总是弱势一方,小时候他就把我当成保护神。”因为长久忙于吴斌的追悼活动,吴冰心累得嗓子都哑了,“弟弟的这一生都很平凡,但在最后一刻却做出了最伟大的事。我们全家为他心痛,也为他深感骄傲。”

  吴斌出事以后,吴冰心反复看着弟弟那76秒英勇壮举的现场视频,十分震惊,十分感慨。她震惊于弟弟在危急关头为保护乘客安全,竟如此义无反顾、勇敢刚毅,震惊于弟弟对于职业的坚守,对于生命的热爱。在谈到吴斌的抢救过程时,吴冰心说:“整个抢救过程十分艰难,甚至有点儿惨烈,但弟弟的遗容是微笑的。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弟弟仍然显得坚强而从容。他一个人承担了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这让我这个做姐姐的也无比钦佩。”

  吴斌从小就很依赖姐姐,直至后来长大成人,进入社会,他依然逢人便说,我姐姐对我很好,我所有的事情包括婚礼都是姐姐帮我办的。吴斌十分尊重吴冰心,后者有什么事情找他,不管能不能做到,他从来不会说一个不字。吴斌对姐姐的尊重发自内心,且从来不掬小节。吴冰心50岁生日的时候,家里所有人都送了礼物,只有吴斌除了一张笑嘻嘻的脸,什么都没有送。“但这一次,弟弟以他惊世骇俗的76秒,给了我他一生唯一的也是最珍贵最隆重的礼物,这礼物值得我一生学习、回味、思考和骄傲!”吴冰心为弟弟的壮举深感自豪。

  对生活充满热情,这是吴斌始终坚守的人生态度。吴冰心回忆,从小到大,几乎没看到过吴斌生气的表情。他生性乐观,从不为什么事忧愁,常常露着那两颗可爱的小虎牙微笑,甚至他的遗容还是笑着的。记得在吴斌的婚礼上,他与汪丽珍跳交谊舞的动作、他各种搞怪的小动作都让来宾们忍俊不禁,而那全不是摄影师摆拍的。这种快乐、从容、温和、不急不躁的心态,非但能使他开心地生活着,还能让他更好地完成所从事的这份工作。吴冰心说:“正是因为他心态好、很能调节自己的情绪,所以他开车从不超速,也不会跟人家抢道。在等红灯的时候他就在车里听听歌,从不会抢红灯前的那几秒钟。”

  吴冰心性格外向,交际甚广,有很多同学朋友来往着,这些同学朋友还常常聚在一起。聚会开始之前,或是了聚会结束之时,只要吴冰心的一只电话,吴斌就很快出现了,开着车帮姐姐接来一个个同学朋友,又一个个地送回,从城东到城西,从城西到城东,从不嫌麻烦。

  爱亲人,爱同事,爱朋友,爱邻居……吴斌待人的热情、无私,甚至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吴冰心记得,有一次,吴斌的朋友家里出了点事,找他借两千块钱。吴斌自己自然没钱,但他居然特地从杭州跑到宁波,找到吴冰心,问姐姐借钱。吴冰心问他要钱干什么,吴斌只说了四个字“朋友急用”。此时的吴斌根本没想这笔钱借出去什么时候可以归还,满脑子的只有帮对方解燃眉之急。

  “从小就是这么热心,这样信任对方。小斌18岁的时候,家门口站了一个陌生人,说是我父亲的战友。当时父亲在部队,母亲正在银行上班,家里就他一个人,他就把那人领进家,给他做饭烧菜,款待对方。因为是小斌领进来的,那个人在我家里住了整整一个星期,母亲也没怀疑,我也不好叫他走。等那个人走了以后,我们才搞清楚,他根本不是我父亲的战友。”说到这段趣事,吴冰心不免又好气又好笑,“你想,一个任何人求他,他都会说‘好的,好的’的人,发生这样的事,一点也不奇怪。”

  吴冰心还回忆起,对她平日的行车安全,吴斌也一直牵挂在心。如今的吴冰心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速绝对不会超过120码,一般也都在百码左右,这就是源于吴斌平常间对姐姐的反复提醒。姐弟见面的时候,吴斌经常与她聊聊驾驶技术或者行车安全问题,有时说得还很罗嗦。吴斌知道姐姐很忙,所以他更关注姐姐的行车安全。担心姐姐听了厌烦,或者听了忘记,吴斌便经常以自己的路上见闻、自己的行车遭遇作例子,尽量把过程说得生动、形象、具体。吴斌的提醒虽然很含蓄,但吴冰心早已明晓了弟弟话语中的意思。

  最浓烈的亲情往往是以平淡、琐碎、枯燥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但是它极其恒久。

  即使对于平阳老家的亲人,吴斌也从未忘记,有时间仍会回那儿看望。吴冰心说,父亲吴招松老人退休后,基本上都在杭州生活,但前几年身体较好的时间,时常也回平阳老家住上半个月一个月的,吴斌往往陪伴着父亲回乡探亲。平阳老家的亲人对吴斌印象很好,因为他总是笑呵呵的样子,待人也很热情。老家的人都评论吴斌是个不忘本的城里人。

  55岁的吴招等是吴招松老人的堂弟,他说:“我虽然辈分比吴斌大一辈,但我们年龄只相差7岁,吴斌每次回平阳都会带礼物看望大家。”吴招等最后一次见到吴斌是在2012年春节,那天吴斌把父亲送到那儿后急着返杭,让吴招等颇为遗憾,“吴斌当天晚上就急着赶回去,说第二天要上班,不能耽搁。他是一名大客车驾驶员,工作很平凡,但职业精神很强。他成了英雄,是我们整个家族的骄傲!”

  平阳县萧江镇棋盘桥村党支部书记吴贵、在平阳县地税部门工作的吴斌的表哥梅三游都对这位杭州亲戚印象很深,脾气温和、为人善良、正直乐观、做事认真是他们对吴斌共同的评价。吴冰心认为,这是因为吴斌把“爱”和“责任”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并使这两者成为贯穿、占据他整个人生的最重要的主题。“他活在爱中,也释放着爱,他爱家,爱生活,爱邻居,爱工作。而责任和爱,就像他的左手和右手。”吴冰心言简意赅地为笔者概括道。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