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古西亚音乐

  古代西亚是指亚洲西南部各地区,包括伊朗高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半岛。西亚文明的中心是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指两河之间的地方),北部称“亚述”,南部称“巴比伦尼亚”(其北部称“阿卡德”,南部称“苏美尔”)。约公元前4300年后,南部农业迅速发展,终于在约公元前26世纪时(距今4500年)出现了两河流域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

  苏美尔人的文化成就,最突出的是一部全面的法典,以及虽发展程度不高但却独特的宗教(所有的神都能赐福或降祸,没有来世),同时还发明了楔形文字等。没有哲学作品。现存有其出土文物——奏乐图,上部为4个沉思状的僧侣,下部为奏乐者。

  大约在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其第六代王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公元前1792~公元前1750年)使之成为古代世界的大国。汉谟拉比给后世留下了一部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死后,巴比伦开始衰落,继之而起的是出色的武士民族的亚述人穷兵黩武的亚述时期,后亚述于公元前746年进入帝国时代(至公元前609年)。公元前626年,因迦勒度人建立新巴比伦王国,灭亚述,征服巴勒斯坦,再灭犹太国,进攻腓尼基城,又于公元前567年远征埃及。公元前538年,居鲁士率军兵临巴比伦城,新巴比伦不战而降,其子冈比西斯又于525年征服了埃及,遂形成一个横跨西亚和北非的波斯大帝国(至公元前330年),将两大文明地区通过制度和政策维系在一起,长达200年之久,既为西亚北非的文明做了总结,又为后来的希腊罗马文明提供了借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古西亚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出现弦乐器——弓形竖琴,其后又派生出多种形制,琴弦也由5根发展到15根不等。同时,另一种弦乐器“里拉”也出现了,是古希腊里拉的前身,在U型框架上张7~11弦,饰以牛首,置于膝上双手弹奏。还有横笛、竖笛、号、双簧管、双笛、各种鼓(如锅状鼓、铃鼓)、哗啷棒、拍子板等乐器。从古文字记载中可以看到当时的音乐以声乐为主,有颂扬神和民族英雄的赞歌,也有一般的歌曲,均用乐器伴奏。这时期还产生了职业音乐家(分为几个等级),活动于庙堂祭祀或宫廷、贵族的飨宴之上。

  自亚述帝国之后的一千多年中,乐器的种类与样式较前大为多样,如竖琴琴弦增至22根,里拉在腋下弹奏。在古巴比伦帝国出现了高脚杯状鼓,后成为新巴比伦帝国的重要庙堂乐器。在新巴比伦时代的出土浮雕中,可见齐特尔琴类的乐器,同时长颈琉特已相当普及。尚有陶制或金属制的钟、铙钹等打击乐器。在弦乐器的长期演奏的基础上,出现了按弦长比率计算音程关系的理论,亚述人和巴比伦人已掌握了五度相生的原理。赫蒂帝国(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2世纪)时已使用七声音阶,采用七种调式。公元前8世纪时又将八度细分为12和15个小的音程单位。这一切反映了当时两河流域高度发展的音乐文化水准。在20世纪初出土的一块公元前800年左右的楔形文字泥板书上,刻有一首赞歌,字旁缀有若干符号,据研究认定是一种用音节记录器乐伴奏的乐谱。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