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节 18世纪英国绘画

  英国在18世纪是欧洲最先进的国家。在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从18世纪中叶开始了工业革命,它标志着机器生产的开始,同时也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18世纪以前的英国绘画主要是接受外来的影响。几乎没有形成自己的民族传统,也没有出现过具有欧洲意义的大师。18世纪以后,英国绘画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开始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并出现了大量的艺术作品。

  18世纪上半叶,英国出现了第一个获得世界声誉的画家,这就是油画家、版画家、艺术理论家荷加斯(1697年—1764年)。18世纪中叶,又出现了两个著名的肖像画家:雷诺兹和庚斯博罗,这些画家的出现使得英国18世纪的绘画艺术在美术史上占有了重要的位置。

  18世纪英国艺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英国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经济走在了欧洲世界的前列,从而促使了英国艺术的发展。

  其次是洛克哲学的影响。主张理性主义的洛克,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大造舆论,深刻地影响了英国18世纪的艺术。

  第三,英国启蒙主义运动对18世纪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英国的启蒙主义的倾向有两派,即温和派和激进派。每一派都有其代表艺术家,荷加斯就是在美术方面的启蒙主义激进派方向的代表。

  就18世纪英国的绘画来说。它是沿着风俗画、肖像画和风景画几个方面向前发展的,并且在这几个方面都取得了全欧洲意义的成就。

  风俗画艺术

  英国的风俗画的发展与一个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就是英国近代绘画的创始人——风俗画家荷加斯。

  威廉·荷加斯(1697年—1764年)是18世纪英国风俗画的奠基人。他是一个出色的版画家和油画家,是英国第一个创造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并享有国际声誉的大师。

  荷加斯出生于贫穷的教书先生之家,家境的贫寒使他未能接受正规的、高等的美术教育。他小学毕业后即在一个银器雕匠的门下学徒,掌握了金属雕刻技术。1720年以后致力于铜版画和绘画工作。他的青年时代是在贫穷的环境中度过的,因而他对同时代人的生活和命运十分关心,善于用讽刺性手法表现中产阶级的情况,这使他的绘画有着鲜明的民主意识。可以说,是画家特殊的生活环境和英国的社会生活促成了他的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荷加斯作为一个具有民主意识的画家,曾受到法国启蒙主义者狄德罗等人的影响。他关心社会和面向人民群众,企图以绘画为工具,揭露社会生活中丑恶的东西,宣传伦理道德观念。1732年左右他创作了第一套油画组画《妓女生涯》(共8幅)。后又复制成铜版画。1743年—1745年又完成了《文明结婚》(共6幅)油画组画。这套作品通过一个资产阶级小姐和一个没落贵族的儿子之间的不幸婚姻,来反映当时英国社会的一些情况,即一些新兴的资产阶级对贵族的身份仍然十分羡慕,往往想利用子女的买卖式的婚姻来实现个人的目的。荷加斯就是利用这六幅组画中所表现的一系列情节和一种高超的讽刺手法对当时这种社会情况进行了揭露和嘲弄。这六幅组画既有各自独立的意义,又相互连接形成一种情节的演变。同时他还善于利用细部的刻画来引起观者的思索,并对画中的人物性格的描写十分生动。《文明结婚》是荷加斯风俗绘画中的代表作品。

  另外,荷加斯不但是一个画家,同时又是一个卓有见识的绘画理论家,他于1753年发表的《美之分析》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篇关于形式分析的美学专著。在这部著作中,荷加斯强调一种曲线的、不均衡的、复杂的和奔放的艺术美,认为作品应该以微妙的律动感给观者以美的享受。

  肖像画艺术

  荷加斯之后,英国肖像画由于社会的需要迅速发展,取得了全面而蓬勃的发展。18世纪的英国绘画。可以说是肖像画的时代。在这个时期产生了一批肖像画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画家有雷诺兹、庚斯博罗和劳伦斯。

  雷诺兹(1723年—1792年)是18世纪英国肖像画艺术的最杰出代表人物之一,被认为是英国绘画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他是英国美术家协会和皇家美术学院的创办人、皇家美术学院的第一任院长。他除了早期就接受肖像画的训练外,到过意大利,还在那里逗留了三年,对意大利绘画艺术,特别是威尼斯画派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的肖像画主要是以英国贵族和上层人物为主,画风写实并给人以庄重的感觉,建立了一种“宏伟风格”的肖像画传统。他的艺术、艺术观点最充分地表达了整个18世纪英国的美学观点。其代表作有《希斯菲德勋爵像》、《西斯顿夫人》、《伯爵夫人和女儿》等。

  庚斯博罗(1727年—1788年)是18世纪中期杰出的肖像和风景画家。庚斯博罗与雷诺兹相比,更多才多艺,且具有广泛的艺术成就,富于独创性。庚斯博罗比雷诺兹只小4岁。他们两人由于个人经历、社会地位和性格的不同,在肖像画的艺术风格上也不相同,庚斯博罗不但是一个杰出的肖像画家也是一个杰出的风景画家。他前期的代表作《安德鲁斯夫妇》就是肖像画与风景画的结合,作为肖像画背景的风景是庚斯博罗的故乡萨福克郡的典型风光。他后期的代表作有《蓝衣少年》,这幅作品表明了画家更重视个人的探索和创新。因为就这一作品的色调而论。在当时是很新颖的,它以银灰色的调子画了一大片优美的风景作为人物的背景,把少年的蓝色衣服衬托得更加光辉夺目。

  劳伦斯(1769年—1830年)是18世纪末期的英国肖像画家。他是个跨世纪的人物,是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英国最时髦的肖像画家,在欧洲享有盛誉。他的肖像画中的人物多是上流社会的人物,其中有不少是上流社会的妇女。他的肖像画的特点是笔触流畅,色彩绚丽,画面处理出色,代表作有《兰伯顿先生公子像》等。

  风景画艺术

  18世纪英国除了风俗画和肖像画以外,风景画的兴起,其中包括水彩画的迅速发展,也是很重要的方面。18世纪英国的风景绘画和肖像画相比,它的存在的意义有所不同。从某种角度来说,风景画比肖像画更深刻地反映出时代的特征,并且正当肖像画艺术因华丽的外表效果的追求而日趋衰落的时候,风景画艺术却仍然在蓬勃发展。

  1.风景画的先驱理查·威尔逊

  英国风景画的先驱人物是著名的画家理查·威尔逊(1714年—1782年)。他是英国第一个有创造性的风景画家,是英国风景绘画的创始人。

  威尔逊可以算是雷诺兹的同代人,在盛行肖像艺术的时候,他最初也是从事肖像画创作,但他对此并不感兴趣,也没有表现出什么杰出的才能。1750年他去意大利后,遍游了威尼斯和罗马的各大城市,并作了大量各地风景和古代遗迹的写生,开始创作了一批意大利式风景画。当他于1756年回国后,已是作为一个风景画家活跃于伦敦的画坛上。

  威尔逊回国后的最初几年时间中,继续描绘意大利的风景并得到相当高的评价,后来他转向描绘英国本土的风景,特别是威尔士和伦敦周围的乡间风光。在当时很多画家都不重视自然,认为风景画难登大雅之堂的社会风气中,威尔逊敢于走自己的艺术道路。为英国风景画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2.杰出的风景画家庚斯博罗

  18世纪中期,以雷诺兹为中心的英国肖像画艺术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庚斯博罗作为一个杰出的肖像画家也做出了其卓越的成就。他博学多能,才华横溢,同时又是英国风景画方面最杰出的代表者。

  庚斯博罗在风景画艺术上对18世纪英国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果说在肖像画艺术上雷诺兹还可以和他平分秋色的话,那么在风景画上他则是无可匹敌的。庚斯博罗一生的风景作品很多。早期的作品受荷兰画派的影响,善于表现阳光下的自然景物,代表作有《庚斯博罗的森林》。晚期的风景画不但在技法上表现得炉火纯青,而且在风格上也有了新的变化,他已经不满足于对自然景色的写实描写。而是更多地作了一些意境的追求。代表作品有《到市场去的马车》等。

  3.英国水彩画的兴起和发展

  在英国风景画的发展中,水彩画起了一定的作用。在18世纪以前,水彩画一般都还只用于绘制地形图,或者版画家用水彩来为版画做准备工作。18世纪末英国画家发现水彩画适宜于表现英国的湿润多雨的气候和色调与丰富多变的自然景物,开始用水彩画来描绘自然风景,出现了一批水彩风景画家,如亚利山大·科仁斯及其儿子约翰·罗伯特·科仁斯、保罗·桑德比、汤姆斯、格尔丁、乔治·罗伯逊、爱德华·戴斯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亚历山大·科仁斯和汤姆·格尔丁。

  亚历山大·科仁斯生于俄国,父亲是彼得大帝录用的造船技师。他的早期生平经历不详。1746年前曾在罗马学习风景画,不久迁居伦敦。他对水彩画的主要贡献是他发明了“泼彩法”,与中国古代的“泼墨法”有相通之处。他的这种画法流行一时,对18世纪末期的英国水彩画影响很大。他还发表了许多有关风景构图、天、树和人体比例画法的手册,在绘画技法理论上有不少的建树,人称“教员之子”。

  汤姆斯·格尔丁(1775年—1802年)是一个早熟而又早夭的画家。20岁时开始第一次广泛的旅行写生,足迹遍及整个英国。他对水彩画的主要贡献,在于进一步发展了水彩画的表现技巧。促进了水彩画从主要为实用逐渐转向鉴赏性艺术,19世纪英国的风景画家继承并发展了他的这个事业。他的代表作有《里满士·约克夏》等。

  总之,英国风景画从18世纪开始出现,虽然受到意大利、荷兰和法国风景画的影响,但经过威尔逊、庚斯博罗、桑德比、科仁斯父子、格尔丁、汤恩等人的努力,终于成为一种独立的画种,并为19世纪英国风景画大师康斯太勃尔和泰纳的出现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使英国风景画在世界艺术史中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对各国风景画的发展给以深远的影响。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