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三节 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西班牙美术上的文艺复兴发端于15世纪。这个世纪的绘画艺术是在尼德兰和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但其成就不大。

  西班牙从16世纪开始,在绘画艺术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就整个16世纪来说,其艺术的总体面貌如下:

  首先,它不同于意大利,缺乏雄厚的人文主义思想基础。人文主义不能在西班牙扎根的原因,在于西班牙的王权、贵族和教会的势力太大,资本主义发展却又先天不足。

  第二,由于宗教裁判所的干预,西班牙艺术中很少有裸体画,特别是对女性裸体的描绘。

  第三,西班牙绘画主要有两方面的题材:一是歌颂国王贵族和帝国历史的,另一是描绘宗教故事的题材。

  第四,西班牙艺术品的订货人也只有两大家:国王贵族和教会。

  第五,由于西班牙两极分化十分明显,反映在文学艺术上的对立也十分尖锐。为贵族和为平民的艺术并存。后来的卡拉瓦乔主义能在西班牙流行就是此因。

  15世纪和16世纪上半期的西班牙画坛上,尚未出现一个全欧意义的大画家。16世纪下半期。西班牙出现了著名的画家埃尔·格列柯。由于格列柯的出现,西班牙的绘画开始进入黄金时期。并从此在欧洲画坛占有了重要地位。

  格列柯(1541年—1614年),原名多米尼柯·特奥柯波罗斯,他的故国是希腊,因而人们称他为格列柯,意即希腊人。格列柯出生在希腊的克里特岛,这里曾深受拜占庭文化艺术的影响,所以他在修业阶段主要是从事圣像画的创作。大约1566年,他离开故乡来到威尼斯。在这里他开始接受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使他的创作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1570年,他又来到了罗马,此一时期,他除了宗教题材外还画了一些风俗性绘画。1577年他离开意大利到了西班牙,后长期定居在托莱多城。托莱多城是西班牙没落贵族聚居的地方。格列柯怀才不遇的心情与当地旧贵族没落情绪取得了合拍。在格列柯的作品中经常反映出苦闷、沉思、怀疑和骚动不安的情调,这是与他所处的时代、社会有关。

  格列柯是一个很有才能的画家,但也是一个在思想上充满矛盾的画家。他不满意西班牙上层社会,但又无法从贵族的圈子里走出去和下层人民接触。他用一双悲剧的眼睛注视着现实,这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悲剧般的力量。格列柯的著名作品是《奥尔加斯伯爵的埋葬》。这幅作品是格列柯受托莱多圣多米教堂的委托而绘制的,题材来源于中世纪的宗教传说:当奥尔加斯伯爵下葬时,奥古斯金和斯捷兰两位圣者身着法衣,从天而降,为伯爵送葬。画面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是黑色帐幕般的。乌云密布的天空,天主和圣徒们迎接着伯爵即将升天的灵魂,下部是以托莱多真实人物为模特儿,从他们各自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们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对奇迹充满了惊异,从而反映出画家苦闷的思想情调。于是天空和地界、现实和非现实的表现融为一体。在人物造型上,他采用故意夸张拉长的身躯。在色彩上,他用蓝、绿、黑和土黄组成一个阴冷的色调。使整个画面给人一种骚乱不安的凄楚肃杀的感觉,充斥着神秘主义的气息。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