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古代埃及绘画

  对埃及古代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了一门独立的学问,称为“埃及学”。

  古代埃及有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而发现它还是近百年的事情。真正的发现者是拿破仑。拿破仑当年远征埃及时,对埃及的文物很感兴趣。他在部队里成立了一个“百人学者司令部”,一面打仗,一面研究埃及。“百人学者司令部”中著名学者兼画家德农,发掘了金字塔。

  1799年,炮兵军官布沙尔率工兵在尼罗河三角洲罗塞特村挖掘堑壕时,发现了上刻三行古埃及象形文字“德摩缔克”(这是公元前8—公元前5世纪埃及通行的一种通俗书写体)和一块上刻希腊文字的黑白玄武岩铭文石板。这一发现十分重要,它是解读古埃及文字的主要物证。

  19世纪在埃及学上有突出贡献的学者,首先应该提到的是象形文字专家,德国的考古学家夏德·莱普西乌斯(1810年—1844年),他查清了埃及100多座金字塔的历史,把古埃及的古、中、新王国的历史梳理弄清了,并把100多个金字塔的各种图片按历史朝代排了出来,写成了一本埃及帝王的编年史。

  第二位学者是法国埃及学权威玛克埃特(1821年—1881年)。他在埃及30年,发现了许多神庙和木乃伊。经拿破仑批准,他在开罗建立了博物馆。

  第三位对古代埃及美术的发掘有突出贡献的人是马斯伯乐(1846年—1916年)。他一生注重文献研究,他了解了撒哈拉金字塔的历史的前后状况,在埃及的巴哈里,他发现了一个地穴,里面有三十余具法老的木乃伊。是18和19王朝的几位主要法老的尸体。

  现在埃及的主要文物大部分在法国,研究埃及文物要去法国才行。

  埃及20世纪50年代才有本国的考古学家,他们也有很多成果,但最早的成果是法国及其他国家的考古学者开创的。

  古代埃及的历史分期

  古代埃及经过了三十多个王朝,历史学家将其分为

  古王国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300年)

  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50年—公元前1700年)

  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071年—公元前332年)

  其繁盛期是古王国时期,18和19王朝是最鼎盛时期,也是开始走下坡路的时期。在古埃及最高的统治者称为法老,其主要文物有:金字塔和庙宇。

  古埃及艺术的特点

  艺术是为法老和少数奴隶主服务,并受到宗教的重要影响。其艺术形式和表现程式处于稳定少变的状态。埃及艺术门类之间相互关联,作品具有纪念性的外观。从艺术题材上看,埃及艺术有多样化的特点。在表现程式上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其艺术作品谨守正面律。

  古王国时期的绘画艺术(公元前2780年—公元前2280年)

  古王国时期的美术以金字塔建筑和雕刻为主,绘画还处在初期阶段。但也有重要的成就。古王国时期的绘画主要是墓室壁画。在古王国时期,埃及陵墓的装饰中,浮雕和壁画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些浮雕和壁画在古王国时期已经奠定了基础。它们在表现形式上有着程式化的共性。在许多情况下,浮雕和壁画是没有严格的区别的,不妨说是浮雕壁画。它们有着共同的程式:

  (1)正面律,表现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

  (2)横带状排列结构,用水平线划分画面;

  (3)根据人物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

  (4)填塞法,画面充实,不留空白;

  (5)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多为褐色,女子为浅褐色或淡黄色,头发为蓝黑色,眼圈黑色。

  古王国时期的主要浮雕代表作有《纳米尔石板》,《猎河马》等,它们有很强的绘画性。

  古王国时期以前的墓室就有壁画,但很原始。进入古王国时期后,绘画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古王国为数不多的壁画中,发现于美杜姆地方的纳丹尔·马阿王后陵墓中的第四王朝初的《群雁图》是一件卓越的作品,它揭开了埃及绘画史上的第一页。这幅壁画是墓室壁上的一条边饰,是在涂有一层石膏的墙上绘制的彩色壁画。高27.5厘米,宽173厘米。壁画至今色彩辉煌如初,艺术技巧相当娴熟,体现了惊人的以线条结构为主的写实能力。壁画描绘六只雁在水边草地上漫步觅食。3只向左,3只向右,地上长满肥美的水草和野花。画面均衡对称,成对的雁和单个啄食的雁安排有疏有密,相互衬比,形成一种节奏。大雁的动作有仰有合。其身上的羽毛雌雄可辨,虽然以写实手法刻画了禽鸟的主要特征,但却又明显地经过图案化的处理,既有平面装饰感,又不妨碍形态的生动性。构图别致,设色和谐动人,使整个画面富有诗意。这幅作品代表了当时的绘画水平。

  中王国时期的绘画艺术(公元前2134年—公元前1778年)

  此期的美术就整体而言,远不如古王国时期。但墓室壁画逐渐流行,有了很大的发展。中王国时期,中部诸州反对法老的中央集权,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执行独立的政策,这些领主也像皇帝一样,兴建神庙陵墓,招募良将贤臣,广聚艺术人才,各州的首府成了当时的文化艺术中心。

  在中王国时期,各州州长修建的石窟陵墓中,保存了大量的壁画和浮雕。由于这些艺术形象新颖和丰富多彩,以及明显的现实倾向,往往使中央法老及贵族的陵墓艺术反而显得苍白无力了。

  由于石窟墓的兴起,使墓室的装饰逐渐由壁画代替了浮雕。再加上壁画比雕刻制作方便,造价低廉,因此逐渐流行起来,并有了新的艺术追求。

  这一时期的壁画和古王国相比,其基本程式仍遵循古王国的艺术传统,但是风格显得更加活泼,圆润和优美。在一部分作品中,摆脱了生硬的程式,对画面的横带状排列有所突破,对州长等上层人物的描绘也不再拘泥于端庄严肃,而表现出动势多样和自然真实的追求。

  霍姆荷太普王子墓室壁画可为此时的代表作。这一墓室壁画,表现了尼罗河滨的狩猎生活,参差交错的纸草花,不同种类、姿势的禽鸟,在画家笔下得到活泼生动地表现。在笔法上没有过去壁画那样工整,而是粗犷自然。在设色上不再是以往的几种基本颜色,而是使用了一些如灰黄、深黄、红褐、草绿、淡蓝等新的颜色,表现了色彩的过渡,出现了某些阴影关系并注意了色调的逼真。由于色彩的丰富多彩,增加了生气,表现出作者很高的艺术造诣。其中有一幅《饲养羚羊》的壁画片段是中王国时期墓室壁画中的著名作品。羚羊在当时是王子的象征标记,在宫廷中特别受尊敬。所以画上的人与兽之间洋溢着一股亲昵之情。在这幅画中,其主体部分是两个仆人在饲养羚羊,旁边还有一个人在抚摸大雁。在古王国的画中,所有人物都站在同一底边作地面。现在画师用了第二条底线,后排的人物稍稍提高。结果两组人物互相连接,正好与正常人的视线平行,只不过略带俯视而已。画家处理空间的方法,从两个人物肩膀的缩短距离上看,再不是平面的处理,而是人物和羚羊完全生活在立体的空间中了。

  新王国时期的绘画(公元前1570年—公元前1320年)

  从13王朝开始,埃及重新陷入地方割据状态,并出现了由亚洲入侵的游牧民族“喜克索斯人”政权,文化遗存也很贫乏。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第二中间期”。公元前1567年左右,埃及人在雅赫摩斯王率领下,攻克了喜克索斯人的最后一个据点,建立了第18王朝,进入新王国时期。大规模的对外掠夺战争,使埃及成为包括北非和西亚在内的幅员辽阔的大帝国。首都底比斯成为古代中东最繁荣的城市。埃及人怀着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努力重建昔日的辉煌。埃及美术在建筑、雕刻、绘画、工艺美术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绩。

  新王国时期在建筑和雕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在建筑方面,以哈特谢普苏特女王享殿最为杰出,享殿沿代尔·埃里·巴哈里山脚地势高低分布成三层建筑,各层前面有柱廊,中间有斜向通道连接各层。垂直的山崖与白石构成的柱廊相互映衬,形成统一的整体。另外,卢克索神庙和卡纳尔克神庙也是新王国时期的著名建筑。在雕刻方面,新王国时期的雕刻也开始出现古王国时期的繁荣。埃哈那顿法老实行宗教改革,写实主义艺术出现。代表作有《埃哈那顿法老像》、《纳菲尔提提王后像》等。

  伴随着新王国建筑和雕刻的发展,新王国时期的绘画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这主要表现在壁画艺术的发展上。

  壁画在新王国时期,主要用来装饰宫殿、庙宇和陵墓,其中保存多的是墓室壁画;相比古王国和中王国时期,这一时期的墓室壁画有了新的变化。在内容上具有明显的世俗性,出现了许多追求生活享受的内容。如歌舞、欢宴、渔猎、游戏等。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在新王国时期,奢华之风遍及埃及上层社会,尤以达官贵戚、宫廷要人为甚。与这种风气相适应的是对女性人体的描绘,以致追求感官的刺激。在形式上,继承了古、中王国的传统,但也有所新的变化。

  第18王朝末期担任阿蒙神祭祀之职的王族纳赫特的陵墓的壁画就很有代表性。这一墓室的壁画中,不仅有描绘墓主人带着家人、驾着小舟渔猎游戏的场面,而且有表现歌舞欢宴的场面。其中著名的作品有《三个女乐师》、《渔猎图》、《舞乐图》等。《三个女乐师》描绘的是三个女乐师正在演奏的场面,中间一个妇女几乎是赤身裸体,其他两个妇女虽然穿着衣服,但画家着重刻画的还是女子轻盈婀娜的体态。从这里不难看出当时贵族们精神生活上的追求。还值得注意的是,从这个画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时的绘画也突破了传统的表现手法。过去画人物的下半身总是画正侧面,而这时期所画的角度则接近正面,这说明古埃及绘画技巧越来越走向成熟。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