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爱琴美术

  地中海的东北部,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之间的一片海域,希腊人称为“爱琴海”。其中分布着大大小小数百个岛屿,南端的克里特岛是最大的一个。在创造希腊古典文明的主要民族多利亚人和爱奥尼亚人未曾到达希腊本土之前,这里就生活着原始的土著居民,在经历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之后,公元前2500年左右,他们先后进入早期奴隶制城邦国家。此后的1500年间,他们创造了有独自的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是后来的希腊古典文明得以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

  著名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曾经描述过城邦时代希腊诸民族间的战争,它吸引了许多学者到这一带来发掘“海伦娜的宫殿”和“特洛耶的城墙”。其中最为成功的是德国的舍利曼和英国的伊文思,前者发现了属于迈锡尼时代的文化层,后者使米诺斯王的“迷宫”重见天日。大量的遗物证明,小亚细亚沿海与希腊本土之间的基克拉迪斯群岛和它周围星罗棋布的许多岛屿,都在古代文明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基克拉迪斯群岛出土的早期陶器和雕刻,大约是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400年左右的遗物,它可算是希腊文化最早的起源。公元前2000—1000年间,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王朝成为这个范围内最强盛的国家,称为“米诺斯文化”。当这个王朝由于至今没有弄清的原因而突然消亡的时候,它在希腊半岛沿海的殖民地迈锡尼一度繁荣,直到多利亚人的来到。虽然以3个不同地区为中心的文化各有其自己的特色,但它与埃及、两河相比,却可以明显地看到它们共同的特点——为海洋性生活所决定的优美活泼的风格。

  基克拉迪斯美术

  基克拉迪斯群岛像一条项链,挂在优卑亚和阿提卡半岛之间,它除了得天独厚的农业和渔业之外,还盛产石材——一种坚如钢铁的黑曜石,早期人们用它作武器,并远销克里特等地。

  基克拉迪斯美术的典型代表,是一种大理石雕刻的小型人像,它被夸张成抽象的几何形状,表面光滑,身体扁平,两臂交叉在胸前,头部呈卵圆形,面部只有鼻子,眼和口都被省略,有的人认为这是这一带人们祀奉的一种“母性与丰收的女神”,但很难看出女性特征。也有人设想它是一种当地古代弦乐器的顶端装饰,无论如何,它的变形和概括能力是极其巧妙的。不少当代雕刻家如布朗库西等,都曾经从中吸取营养。后来也有一些描写日常生活的小雕刻,如弹琴的女子坐像等,造型也是极其简练的。

  基克拉迪斯美术的另一领域是陶器,这里有造型优雅的各种壶、瓶和歪、罐等容器,器形有饱满的曲线,十分优美。器面的彩绘纹样大多是直线或曲线组成的几何形。也有的杂以花朵或鸟、鱼的纹样,但均经过了图案化的变形处理。

  由于基克拉迪斯美术中这种强烈的几何化风格,人们也把它称作“几何样式时代”。

  克里特美术

  克里特岛地处地中海中心。1900年英国考古工作者在这里进行发掘,发现了最早为公元前2600年的好几个文化层。1958年世界史前学会把克里特文化划分为四期: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1900年为前宫殿时期;公元前1900年—公元前1700年为旧宫殿时期;公元前1700年—公元前1450年为新宫殿时期;公元前1450年—公元前1150年为后宫殿时期。在旧宫殿时期的后期,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朝成为全岛的中心,也是克里特文明最繁荣的阶段。

  建筑上的最大成就是克里特的宫殿,旧宫殿时期在克诺索斯、法依斯托斯都有大量贵族宅邸和宫殿的兴建,公元前18世纪中,毁于火山和地震。其后的米诺斯王朝建造了希腊神话中著名的“迷宫。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建筑群,占地约两公顷。据传说是希腊建筑师第达罗斯设计的,曲折迷离的路径使人进得去出不来,杀死怪兽米诺托的希腊英雄提修斯靠着公主阿莉阿德涅赠送的线球,才找到了出口。不过,它也可能不是按照一个统一的设计建造的。无论如何,它不愧为建筑史上的光辉篇章,其着眼点,与其说是为了外观上的协调,毋宁说是为了内部的舒适。围绕国王的住室,有浴室、凉台,仆役的房间,还有下水道和通风设备,是近代建筑的先驱。这座宫殿还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柱式:上大下小的圆柱。这种柱式使迷宫看上去总象是俯视条件下看到的样子。”

  克诺索斯宫殿内的壁画,是克里特绘画风格的代表作品,它以流利的曲线、鲜明的色彩描绘着优美的人物形象和装饰图案。最出色的作品如《百合王子》,描绘一个头戴羽饰,身穿华丽的紧身服装,在花丛中捷步蹁跹的少年男子;而被戏称为《巴黎女郎》的画面,那浓艳的粉黛,高高的发型,既表现了当时居民的服饰习俗,也体现了克里特民族的审美观点和绘画技巧。在“迷宫”的“宝座厅”上,还绘有蹲在草丛中的怪兽,它有孔雀的头,猫的身体。其余还有大量海洋生物题材——海豚、鱼和各种水草的图案,都十分生动美丽。

  雕塑方面,克里特没有发现过大型雕塑,主要是一种小型彩绘陶俑,被称做“持蛇女神”,严格说来只能是一种工艺美术品。她身穿漂亮的褶裙,头戴有饰物的花环,双目圆睁,面带微笑,双手持蛇,可能与象征丰收的含意有关。她的服饰与壁画中的女子服饰完全一致,也是后来中欧各国历代妇女的传统服式。

  工艺美术,是克里特文明最突出的领域。在卡马瑞斯发现的陶器,最早制作于公元前2000年,是一种用辘轳制作的器壁薄而且坚的罐、瓶、壶、杯等等,上面用白、黑和土红色绘制各种图案,比基克拉迪斯的纹样更为流畅华丽,被称为“卡马瑞斯风格”。公元前1700年以后的新宫殿时期,与“迷宫”同时,存在着十分富丽的陶器,造型多样,长颈、单耳、细腹、尖底的典型中欧民间水具造型,这时已经形成。装饰纹样华美复杂,多取鱼、乌贼、海藻与花朵意匠,夹以多变的几何图案,优美豪华,被称为“宫廷风格”。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收获者之杯》是一件农民随身携带的小口水瓶,它的腹壁雕有一圈收割庄稼的农民形象:他们那载歌载舞,热情洋溢的欢乐气氛,非常生动感人,浮雕技巧上已可看出克里特艺术家对真实人体肌肉结构的谙熟。在克里特赖以繁荣的对外贸易中,金银首饰工艺和陶器,是他们主要的出口物资。

  克里特美术与其他地区相比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它的世俗性,人们至今尚未弄清克里特人的宗教,从发现的遗物来看,这里的美术都是明白易懂,具有显著的世俗特点的,所以如果有宗教的话,也是一种类似后来希腊神话“神人一体”的人间性宗教,这反映在美术上,便产生比较写实、追求生动、歌颂生活的艺术较多,而带有神秘的威严和压力的神像,几乎是没有的。第二个特点是它的享乐性,这个岛上几乎没有什么军事设施和战争的痕迹,虽然壁画中有交叉的双斧图案,但它与其是表示战争,毋宁说是一种仪仗。美术作品中表现战争题材的内容几乎没有,宫殿和壁画都着眼于生活的便利和欢悦,基于这种享乐的生活而产生的审美趣味,反映在华丽的色彩和柔美的线条之中。这些,在后来的希腊艺术中得到继承和发展。

  迈锡尼美术

  希腊古代旅行家波桑尼亚在他的游记中曾经记述迈锡尼的古迹:“雄伟的狮子门,有双狮雄踞,阿德里乌斯的宝库是阿德里乌斯和他的子孙埋藏宝物的地方,还有被埃葵斯托斯杀死的阿加梅农和武士们的墓,他的御者欧涅麦顿的墓也在旁边。而阿加梅农的妻子克吕泰涅斯特拉和埃葵斯托斯的墓则被置于墙外,因为人们认为他们不配与阿加梅农同在”。1876年,德国考古学家舍里曼在迈锡尼的发现证实了这一系列记载。从而使多利亚人来到希腊之前的迈锡尼历史,得到确实的证据。早期的城堡大约建于公元前2000—1400年,它们属于帕赛德人的地盘。而阿加梅农的故事则是来自亚洲的比洛皮德人,多利亚人大约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来到这里,使迈锡尼纳入希腊文明的范围。

  早期的狮子门说明迈锡尼人的军事能力,它是在山头上建立的一座城堡,三角楣上雕着将前足搭在中央柱础上的一对雄狮这柱础上所立的,正是出现在迷宫中的上粗下细的圆柱,这说明迈锡尼文化与克里特的关系。

  迈锡尼最重要的建筑,是著名的阿德里乌斯宝库,在通过一段隧道之后,里面有一个直径14米的穹窿形墓室,像这样完整、统一、技术成熟的穹隆建筑技巧,在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欧洲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圆顶建筑。

  阿德里乌斯宝库中发现的黄金面具,是用金箔打制的死者面像它在其他墓葬中也有发现,它们都双目紧闭,神色平静。在传说为阿加梅农的墓中发现的嵌银丝青铜宝剑,也具有很高的水平,上面用银丝勾出敏捷奔跑的动物的生动形象;此外还有在瓦腓欧发现的黄金杯,外壁有野牛堕入网中和驱牛耕田的浮雕画面,风格与克里特的《收获者之》相近,但更为细致工整,特别是牛的动态,十分生动有力。这些都说明迈锡尼金工艺师们的高超技艺。

  从现今已有的发现,学者们普遍承认了如下的结论:(一)爱琴文化是希腊古典文化的直接的发源;(二)爱琴文化是多民族的创造,其成就,并不在埃及与米索不达米亚之下:(三)它与埃及、两河的关系,虽然有所交流,但并未盲目模仿。因此,地中海沿岸的早期奴隶制文明,恰恰构成了鼎足而立的3个中心:埃及、两河和爱琴海。正如雷纳克所说:“如果说亚述的艺术表现了力的观念,米诺斯的艺术则除了力还赋予了生命。埃及新王国时期冷静而优美的艺术,在这里也找不到一丝影踪。虽然它们之间的贸易和交往早已开始,他们从埃及所得,似乎只是技巧的处理上出现的装饰意匠而已”。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