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20、纳西女人为何总是“披星戴月”

  白族女人的服装体现的是“风花雪月”,而纳西族女人的服装体现的是“披星戴月”。这个“披星戴月”是如此的特别,而如此特别的东西一定有美丽的故事和神奇的秘密。

  “披星戴月”的制作非常精巧,在肩部缀有两个大圆布圈,背上并排钉着七个小圆布圈,据说是“七颗星星”,圆布圈上用丝线绣的是精美的星图,垂穗表示星星的光芒。把月亮和星星穿在身上,这有什么神奇的缘由呢?

  传说上古一位勤劳能干、聪明美丽的纳西姑娘英古与旱魔搏斗,奋战了九天,在雪精龙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制服了旱魔,但英古也累倒身亡,三多神(即玉龙雪山山神)为了表彰英古的勇敢行为,把雪精龙制服旱魔时吞下的七个冷太阳捏成七个圆星星,镶在英古的顶衫上,以后的纳西姑娘模仿英古,将七星图案钉在披肩上,希望自己像英古一样披星戴月,勤劳勇敢。丽江流传一句民谣,叫“找个纳西婆,胜过九头骡”,似乎就印证了这个传说。丽江纳西族女人的勤劳能干在云南乃至全国都是非常有名的,而丽江纳西族也是由女性掌管和创造一切生产生活资料的“怪异社会”,有人说这种奇怪现象的答案就在“披星戴月”的奇特服饰里。

  “披星戴月”的纳西女人是丽江古城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她们健壮爽朗,热情质朴,以勤劳能干著称,就像她们所穿的羊皮披肩上那七个刺绣圆盘所象征的那样,踏着星光起早上山劳作,披着月光回家,日夜操劳,担负了纳西族社会的所有体力劳动。“披星戴月”是纳西女人运送重物时保护肩部和背部的护垫,是纳西女人早出晚归时抵御风雨寒冷的暖被,这是纳西女人劳作休息时暂时的座椅。如果说纳西女人承担了所有的劳动,那么纳西男人做什么呢?

  在白沙的大宝积宫主殿屋顶上,可以看见一个很奇怪的徽记,当地人的解释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三教的标志合一而成的。而白沙壁画描绘的也是这三个教派的内容,有人说纳西族是一个兼收并蓄的开化的民族,所以选择了接受周边民族的文化。丽江一带纳西男人的服饰与汉族相同,做的事情也与汉族男子相同――读书。纳西女人的服饰和生活,却一点也没有“汉化”的痕迹。

  在丽江古城木府的庭院里有块“拴虎石”,据说当初木府的家丁是牵着老虎来巡夜的,足见当初创基立业的老土司曾经多么凶悍,多么威武。一个好战的民族变成了一个专心读书的民族,把家让给女人来当,从从事体力活动到做小生意、从收拾田地到宰猪杀羊、从缝补浆洗到烹制佳肴、从红白喜事到逢年过节的操办,纳西女人无所不能,承担了家庭和社会的所有物质生产劳动。有人说古城正像一方碧玉做成的大砚台,在这样的一方砚台上的男人当然是应该读书的,所以纳西女人就担当了供养纳西文化的角色。有人说,丽江地区属于女性文化区,这里是“女人的天下,男人的天堂”。在丽江,男人一生只需做七件事――琴棋书画烟酒茶。

  顾彼得在《被遗忘的王国》一书中赞叹:纳西妇女高大结实,胸宽大,臂力强。她们自信、果断、勇敢,她们是当家人,是家庭繁荣的唯一基础。

  “披星戴月”是独特的,它背后深藏的秘密更是让人猜不透,至今没有人能回答,只有纳西女人那“披星戴月”的身影,连接着遥远的曾经涌动的历史。

  1955年,一个叫顾彼得的俄国人在新加坡写下了一本叫《被遗忘的王国》的书。在这本书的最后,他写道:我很早就梦想找到并生活在一个被大山阻隔着与世隔绝的美丽的地方,也就是若干年前詹姆斯?希尔顿在他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想象的“香格里拉”。小说的主人公偶然发现了“香格里拉”,而我在丽江,凭着我执著的追求寻觅,也找到了我心中的香格里拉。

  顾彼得还写道:离开丽江的念头或许永远是不可忍受的,在我动荡的人生中,我没有在任何地方欣赏过像丽江那样宁静、那样幸福的生活,对我来说,那是天堂。

  §§第三章喜马拉雅山之谜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