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4、榔梅仙果是一种什么样的仙果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榔梅,只出产在武当山,其他地方绝无。

  传说黄帝时期的静乐国太子登上武当山,苦修了二十年,可还是不能得道成仙,他有些丧气,便下山往回走去。途中遇见一个老太太,低着头,双手抱着铁杵,正在井边的石头上,不紧不慢地磨。太子觉得奇怪,便上前问道:“老太太,您磨这么粗的铁杵做什么呀?”老太太说:“想磨成一根锈花针哩!”太子听后心里猛然一亮,心想:“修道求仙,不也和这铁杵磨针的道理一样吗?”等他想感谢老太太的指教时,那老太太已经升上云头对他说:“聪明人,一句嫌多;糊涂人,百句嫌少。”哈哈一笑,便不见了。原来,那老太太是天上的紫气元君,是来点化太子的。于是太子重新上山修炼,经过现在的榔梅祠时,随手折一支梅枝插在榔木上,并向天发誓约:“我若修道成功,你当开花结果。”后来,太子终于修道成功,飞升成仙,早年他所插在榔木上的梅枝也成活了,并在他飞升后真的开花结果了。

  据说小榔梅果为明朝大修武当起了重要作用。明永乐三年,也就是明成祖朱棣起兵夺取皇位不久,“久无花实”的武当榔梅开花结果,五龙宫全真道士李素希带着数百枚果实进献给了皇帝。朱棣万分高兴,认为他夺取皇位本是真武大帝的护佑,他的行为是真武赞许的。于是,赏李素希四十锭大银、彩缎衣服等物。还下令有关部门勘测武当山形地貌,准备建筑材料。于永乐十年(1412年),御制祝文,大建武当,以答神贶。

  不久,明成祖朱棣把榔梅果列为贡品,每年由武当山进献。榔梅因此成为宫中的珍奇。每逢大庆,皇帝则把它作为给有功之臣的赏赐。廷臣们为争得了皇上恩赐的一颗榔梅神果,而觉得终身大幸,把它看成是一种政治荣誉,一种养命延年的仙果。在整个明王朝时期,无数官吏、贤良、名士、骚客们,都抱着不同的追求和幻想,频频登临武当山,不惜重金求购。

  道教信徒看重榔梅,尊其为神灵,认为它是道教“教树”,道教称忠厚谨慎的信徒为“种民”,参玄论道被称为“种梅心法”,收藏道教教义珍宝的地方称“藏梅阁”等等,但凡道家圣地,都建榔梅庵,植榔梅,尊榔仙,祀榔圣,日益趋为神秘。

  1623年,地理学家徐霞客游览考察了武当山,他看见榔梅花色深浅如桃杏,花色浮空映山,绚烂岩际,便向道士求榔梅果。观中道士开始不能答应,后来在他的再三央求下给了他两个,还重重地包起来,并且说,有人从山中带走三四枚,就家破人亡了。要求徐霞客发誓不能告诉其他人。徐霞客下山以后,看榔梅的外形像金橘,气味香甜似蜂蜜,真是金相玉质,非凡品也,于是徐霞客把榔梅果带回家给老母亲祝寿。

  那么,榔梅果到底什么样呢?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可惜的是自清以来,神奇的榔梅果在武当山突然消失,无论是道家还是官家都不知榔梅到哪里去了,独有“榔梅仙祠”犹自迎风而立。许多人遍访武当寻找榔梅,但都是扫兴而归。榔梅也就成了武当的千古之谜。

  联合国专家考斯拉是这样评价武当的:“武当山自然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之一。因为这里融汇了古代的智慧、历史的建筑和自然的美景。对我个人来说,这三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为居住在都市和现代氛围中的人,提供了一个天然、宁静的场所。这次考察使我非常荣幸,而且深受感动。”

  幽幽神农架,出些奇珍异果似乎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雪山都具有遗世独立的品格,玉龙雪山却似乎有更多红尘的眷恋。遍地白雪,遍地鲜花,石缝中零星生长着雪莲,湖边开着可以让鱼酣醉的杜鹃花,风从山的方向吹来,有冰雪的味道和花的芬芳。

  玉龙雪山属于横断山脉,十三座雪峰,披云戴雪,拔地而起,是北半球靠赤道最近的冰川雪峰。

  一座雪山,是一个神;一座古城,是一个神秘民族的“世外桃源”;一条茶马古道,在雪山下的古城里有个驿站。雪山、古城、纳西族、茶马古道,每一个词都足够诱惑世人了,可是这四个词在玉龙雪山下融合在一起了,使这座天生丽质的雪山更加的神秘,更加的扑朔迷离。

  玉龙雪山真的是爱情的天堂?传说中的“一米阳光”真的可以带来永恒的爱情?玉龙雪山那绝美的绿雪因何而绿?丽江古城为何从不筑城墙?只属于老东巴的东巴文字有什么深藏的秘密?纳西女人“披星戴月”的背后有什么久远的历史?

  看见丽江古城是眼睛的艳遇,看见玉龙雪山是心灵的艳遇,玉龙雪山是丽江的玫瑰,冰川雪水在丽江城里绕街走巷,流淌着的是玫瑰的花瓣。而那些神秘难解的谜团,也飘荡在这最柔情的水面上,诱惑着全世界的眼睛和心灵。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