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2、神农的“掌上明珠”有多鲜美

  神农架的高山长林,历来被视为畏途,现在的人还认为这里是“大地的深处”。可是就是在这样的地方,炎帝神农氏在此搭架采药,并且神农架的名称也是来自于这个为了解救百姓而发誓尝尽天下百草的炎帝。

  传说远古时代,炎帝神农氏常常看到百姓因喝生水、吃生肉而备受疾病折磨,为了寻找济世良药,解救百姓,他决定遍尝百草,在神农架的山宝洞住下来。据说他遍尝百草七七四十九天,身中七十毒,终于采得了灵丹妙药,并著成了《神农百草经》,成为中华医药的开山鼻祖。而这座山峰后来演化为神农架,它的最高峰被称为华中第一峰――神农顶。

  据说神农留下的奇药世上少有,最奇的是神农“五药”,而“五药”中最奇的是“头顶一颗珠”,也叫“天珠”、“掌上明珠”。据说这颗“珠”是西王母的仙丹,是陪伴神农尝百草的宝贝。

  传说,有一次神农在深山被最毒的蛇咬伤了,他试了自己所有的解毒草,都不管用,就在他快要死掉的时候,西王母的青鸟衔着一颗救命的解毒仙丹找到了他。青鸟将仙丹喂到了神农的口中,神农就苏醒了。他开口道谢,仙丹掉在地上,立刻长成一棵青草,草顶上有一颗红珠,和仙丹一模一样,神农看见草哪能不尝呢?于是他摘下红珠,放入口中,身上的余痛全消了。从此以后,他的身边总要带着这颗“珠”,尝到毒草,遇到蛇虫咬伤,它就是救命的仙丹。

  神农架真的有如此神奇的植物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这种神奇的植物在大、小神农架、大九湖、老君山、田家山、板仓、宋洛等山坡林间及草丛中生长着。如今它还是当地民众家中常备的药材,只是因为它难以得到,所以外面的人很难见到它。

  它是百合科的草本植物,茎的顶端生有3片叶,花谢以后结的果实像是一颗明珠,成熟后呈红紫色,光亮圆润,仿佛一位肩披绿纱的亭亭少女头上戴着一颗宝珠,所以得名“头顶一颗珠”。“头顶一颗珠”能做药的是它的果实和地下的根茎,当地人称它的果实为“天珠”,根部的根茎,呈椭圆形,药农称其为“地珠”。

  这个“珠”大多生长在岩头及大树下,是这样的环境适合它的生长吗?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个“珠”除了是良药,它还是鸟雀的美食,其繁殖主要靠鸟类传播,而岩头及大树是鸟儿喜爱的地方。

  当地人用它治疗头痛,据说再顽固的头痛也会在这颗“珠”的面前消失。但是若要达到最佳疗效,最好是将天珠与地珠混合服用。但是天珠极难得到,为什么呢?因为天珠甜美可口,营养丰富,不仅是鸟雀的美食,就是采药人有幸遇上一颗被鸟儿剩下的,也会禁不住诱惑而吃掉它。在这颗“珠”面前,“良药苦口”真的是句谎言。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