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9、朱棣为何要大修武当

  武当山独有的宏伟壮丽的古建筑举世罕见,精细、完美得令人叫绝,同时也奇怪得令人费解。武当建筑充分利用了峰峦的高大雄伟和崖洞的奇峭幽邃,将每个宫观都建造在峰峦岩洞间的合适位置上,使它们与周围林木、岩石、溪流和谐一体,相互辉映,宛如一幅天然图画,成功地体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虽然现在许多宫观已成瓦砾,但是现存的建筑仍透着宏伟和精美,仍有许多绝妙之处令人称奇。如复真观一座五层高楼中,有一柱支撑十二根梁枋的结构奇特的杰作;九曲黄河墙可传递声音,与北京天坛回音壁异曲同工;转身殿里的大钟在撞击时殿内几无声息,殿外却分明听到钟声袅袅。而最令人诧异的是武当山的道家建筑为何会有皇家建筑的气派和格局?

  1417年是北京紫禁城开工第二年,此时武当山已经是开工五年的建设工地了。朱棣亲自将武当山的一处宫观,命名为“大岳太和宫”,要求其具有与北京故宫太和殿相当的规模。从1405年到1424年的19年间,朱棣竟有60多道圣旨发往南方的武当山,内容基本都是关于修建武当山的,大到整体建筑的风格,小到一棵树木的去留。“其山本身分毫不要修动,其墙务在随地势高则不论尺丈。”武当山凭什么能受到朱棣如此的关注?朱棣为什么要大修武当山的宫观?相对于京城而言,偏僻的武当山为什么会受到朱棣的如此重视呢?

  朱棣修武当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早在武当开工的一年前,他就已经派官员进山筹划,并从四川等地采购了十万根木材运往武当山。1412年,武当山道教宫观正式开工,朱棣从北京城调派军民工匠以及江南各地民夫近30万人,到达武当山,开始建设。武当山建筑是根据真武帝修仙神话来安排布点的,并且按照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意图营建,体现皇权和道教所需要的“庄严”、“威武”、“玄妙”、“神奇”的氛围。从山脚到山巅天柱峰金殿,用一色的青石铺成一条长70公里的神道,沿神道两旁修建了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梁、十二亭台等庞大的建筑群。形成了以金殿为中心,九宫八观为主体,70公里神道为轴线的160万平方米的皇家道场。这是大明朝历时最长、规模最为宏大的国家工程。

  从朱棣开始,明朝的历代皇帝都对武当山厚爱有加,明世宗朱厚?更封之为“治世玄岳”。这时武当道教达到鼎盛,成为至高无上的皇室家庙和全国道教活动中心。

  朱棣为什么要耗费偌大的人力、物力在武当山大肆营建呢?这恐怕是一个千古之谜。

  传说,朱元璋打天下时,在武当山被元朝兵马围困,后来获救,而且从那以后他节节胜利,直到当上皇帝。所以他临死时,要求朱棣把武当山庙宇和京城宫殿修得一样好。

  也有人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侄子的皇位。为了使这种违背封建伦理纲常的行为名正言顺,天下归心,他的理论依据之一便是“皇权神授”,所以在功成即位后大兴土木,北修故宫,南修武当,酬谢神灵,巩固统治。朱棣还把真武钦定为皇室的主要保护神,这些举动为武当道教的鼎盛拉开了序幕。在明朝,武当山如日中天。朱棣也以真武神为代言人,统领了明朝200多年的天上人间。

  皇帝的想法,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永远都无法揣摩的。但朱棣这无法揣摩的心思却成就了武当山几百年的辉煌。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