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8、神秘的八卦城是谁建造的

  在天山北麓腹心地带隐藏着一座规模庞大、结构完整的八卦城――特克斯县城。这是目前所知国内乃至世界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八卦城。在如此边远的地方,居然有如此古老神秘玄之又玄的中国易经文化的经典表达,实在让人诧异。

  这独特精巧的八卦布局出自何人之手?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建造起来的呢?

  特克斯,蒙古语意为“大头羊出没的地方”。汉代,远嫁乌孙国的细君公主、解忧公主就生活在这里。

  据记载,特克斯八卦城最早出现于1220年的南宋时期,道教全真七子之一、龙门派教主“长春真人”丘处机来到西域,路经特克斯河谷时,被河谷的山势、川势、水势所动,取其地北倚乌孙山刚气寓“天”,环绕谷地缓坡之柔顺寓“地”,南临蜿蜒迂回的特克斯河为水之“盛脉”,称这里集山之刚气、川之柔顺、水之盛脉为一体,确定了坎北、离南、震东、兑西四个方位,成为特克斯八卦城最原始的雏形。

  700余年后的1936年,精通“易”理的伊犁屯垦使丘宗浚来到特克斯,发现了八卦城的雏形方位和“风水龙脉”,再次开始了修建。当时由于没有足够长的绳子,施工人员就从店铺中购来成捆的布匹,撕成布条连接成长长的布条绳线,用20头牛拉犁犁出了八卦城街道的雏形。整个城市的修建,足足花了两年时间。

  现在的八卦城,以城市中心花园为太极“阴阳”两仪,按八卦方位向外辐射八条主街,每条主街长1200米,每隔360米左右设一条连接八条主街的环路,由中心向外依次共设四条环路。一环八条街,二环十六条街,三环三十二条街,四环六十四条街。街道按八卦方位形成六十四卦。

  可是丘处机为什么会千里迢迢跑到天山来修个八卦城呢?当时成吉思汗正在四处攻伐屠城,丘处机为拯救民生,以71岁高龄率十八弟子,跋涉万里,西行劝谏……在丘处机的影响下,“一代天骄”终于下令“止杀”。清乾隆皇帝为白云观丘祖庙题词:“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原来丘道长不是专门来修城的,千里迢迢来这里只是为了劝人别杀生,然后顺便心有所动就修了个世界第一的八卦城。

  历史总是会暗含一些巧合,如果没有丘处机的开创,就不会有今天的八卦城;可是如果700年后的伊犁屯垦使不是精通“易”理的丘宗浚,也许也不会有今天的八卦城。

  以“易”为精髓的相地术在中国源远流长,可是它最经典的表现却出现在天山深处,这不知是天山的福泽还是《易经》的福泽。

  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讲:如果他能够决定他的一生的话,他愿意活在中世纪中国新疆的库车。彼时,正是中国的大唐盛世,儒家、伊斯兰、佛教、基督教四大文明在大唐的西域交汇。那是人类生活中何其绚丽的时刻、何其绚丽的区域!

  天山是奇丽风景、种种秘闻和异域梦想的代名词。可是遥远繁华的绿洲古国如何消亡成了一片荒野?贯穿整个汉代历史的汗血宝马真的出在天山吗?天池里是否真的有怪兽出没?天山雪莲真的能起死回生吗?

  昆仑是所有名山大川中最为神秘的地方,是中国人心理上最遥远的一座山,遥远到只存在于神话和想象中,只能是众神的居所。神话传说中的西王母真的在昆仑山存在过?昆仑泉为何从不封冻?青海湖真的像传说中那样无底吗?

  昆仑是所有名山大川中最为神秘的地方。

  昆仑山,在离天很近的地方,横空出世,是中国的中央山脉,是高原地貌的基本骨架。昆仑山脉分为三支:北支为祁漫塔格山;中支为阿尔格山,东延为布尔汉达山及阿尼玛卿山(积石山);南支为可可西里山,东延为巴颜喀拉山。昆仑山被世人称之为“国山之父”、“龙脉之祖”、“万山之宗”,更被称为“亚洲脊柱”。

  在古人的超凡想象里,昆仑是大地上一个巨大的隆起体块,它磅礴大气、雄浑诡奇,承担了中国人最瑰丽的想象。昆仑河源头的黑海,是传说中的姜太公修炼五行大道的地方。远古昆仑意象对中华文化有过巨大的影响,昆仑山被中国人以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神山仙境加以描绘,是一个能满足人一切愿望,甚至可以使人不死的理想境域。昆仑的观念影响了中国的风水观,据说紫禁城和明清皇陵的风水就源自昆仑。

  昆仑并不是中国最高的山,也不是距离中原最远的山,但是昆仑是中国人心理上最遥远的一座山,遥远到只是存在于神话和想象中,只能是众神的居所,而神话传说中的西王母,据说在昆仑是确实存在过的。昆仑玉是如何的神奇?昆仑泉为何从不封冻?青海湖真的像传说中那样无底吗?吐谷浑王国为何消失在历史中?可可西里为何成为藏羚羊的天堂?

  据说能到昆仑的人都不会是凡俗之人,昆仑有惊心动魄的苍茫和旷世辽远的沉寂,无数美丽的传说和难解之谜就在这可望不可及的地方招摇着,诱惑着世人。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