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6、峡谷中的大乘石窟

  独(山子)库(车)公路旁,距离库车县城约70公里,是天山支脉克孜利亚山中的一条峡谷。维语中“克孜利亚”为“红色的山崖”之意。峡谷中景观奇特,红褐色的山体直插云天,在阳光照射下,犹如一簇簇怒放的火焰。看来,在天山南北,火焰山不止一处呢。

  峡谷中有奇怪的空谷音响和一些不可思议的影像,还有神奇的水在谷底时隐时现。这水的神奇之处在于,用手在沙中轻轻堵拦,溪水则含羞而潜;提脚一踏,水则向后倒流。这一奇观,中央电视台和新疆电视台曾先后作过专题报道。但是峡谷中除了奇诡的自然景观和神秘的自然现象之外,最吸引人的还是神秘石窟。

  1999年3月28日,库车县维族农民阿不来提?买买提在峡谷岩壁上采药,突然遭遇暴雨,在避雨时,他无意中闯进一座石窟,惊奇地发现里面全部是壁画。这就是神秘的阿艾石窟。它距离谷口不足2公里,高悬于绝壁之上,人们最初仅可攀着30多米高的悬梯而上。

  关于石窟的传说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唐朝时有12名中原高僧到西域传经,一路翻山越岭、穿越大漠,历经艰辛来到龟兹,在寻找佛缘圣山的时候进入大峡谷,开凿洞窟;另一个传说是成吉思汗挥师西域时,古龟兹王携带财宝而逃,躲进峡谷,并将财宝藏在这个山洞中。20世纪60年代有弟兄二人发现了藏宝洞,取走财宝远走他乡,仅留下至今朽在洞口下方的一段木质软梯的遗迹。可是传说不能解读历史,那么是谁开凿了石窟?是谁供养窟里的佛和菩萨?是谁留下了这华美的壁画和无数的谜团?

  从地理方位看,石窟临近历史上的古道,但它又深隐山崖之中,它是古龟兹王精心选择的藏宝洞,还是佛教徒为了虔诚的信念而挖掘的礼拜之地呢?

  据专家鉴定,石窟建于盛唐初期,是一千多年前古龟兹文化和佛教文化在这里交融汇合留下的痕迹。洞窟略呈长方形,窟内三面墙壁绘有壁画,正面壁画的下方有一坛台,坛台上没有塑像。但是工作人员曾经在塌落后的泥土里发现了一只做工精细的泥塑佛手,还有一个圆形、直径约5厘米呈莲花状花纹的底座,这一发现表明洞内曾有立体泥塑佛像。

  从洞窟的形制上看,应当是礼拜窟。礼拜窟的用途有两种:一是塑造描绘佛像,用来纪念释迦牟尼;二是用来礼拜,供奉释迦牟尼。但是在洞窟附近没有发现用来给僧侣居住的僧房窟,所以这里可能是善男信女们如期做礼拜的地方。洞窟正面的壁画描绘的是《无量寿经》中的西方极乐世界景象,有飞天菩提。壁画制作精美,用料讲究,有被盗剥的痕迹,被盗剥的有可能是敷贴的金箔。经变画流行于唐代,它的内容与唐代盛行的净土宗有关。奇怪的是石窟中还出现了密宗崇拜的内容,密宗于唐代开元初期传入中原。一窟之中有佛家两个宗派的内容,这是少见的也是难解的,不同的文化是如何在这里碰撞和沉淀的呢?

  唐代高僧玄奘在贞观四年(630年)途经龟兹,龟兹王请他留下传讲大乘佛法,于是玄奘在龟兹停留了两月有余。《大唐西域记》记述,当时的龟兹国信奉小乘佛教,从石窟表现的内容来看,大乘教派在龟兹国传布很快,但修行的环境习俗还沿袭小乘教派,因为依山凿窟是小乘教派的做法。

  洞窟内的墙壁还题有“乙巳年”的字样,这个“乙巳年”到底暗示了什么样的事件呢?自从武则天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驻军三万,在其后的十余年里,政局稳定,府库充实;公元705年为乙巳年,唐中宗李显复位,改周为唐,这一年对于如此遥远的西域会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统治者从安西都护府大量调兵,于是安西都护府的实力被大大削弱,导致了龟兹被回鹘取而代之;公元885年也是乙巳年,在9世纪中叶,西域境内已进入伊斯兰文化时代,所以废弃的时间下限不会晚于这一年,那么,这是石窟被废弃的的年代吗?“乙巳年”到底暗示着什么样的秘密呢?没有人知道。

  这个石窟因何被完好地保存到现在?除了这个石窟,峡谷内还有没有其他的石窟?古老的石窟依旧庄严,壁画依旧瑰丽,可是在千年后的今天,谁能解答这些疑问?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