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唐山大地震怪在何处

  1976年7月28日,大地震将唐山这座有百万人口的城市在数十秒钟内夷为平地,六十五万多间房屋倒塌,二十四万生灵在睡梦中被葬身废墟,十六万多人重伤……七点八级的唐山大地震是破坏性软大的一次地震,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南京地质学校高级讲师李泰来先生的外甥、外甥女不幸在地震中遇难,当时他立即向单位请假乘火车赶往唐山,从事地质研究的他也很想看看地震究竟是怎么回事。李泰来的弟弟也是研究地质的,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两人便扛起相机,骑着自行车在唐山市开始了地震考察。一个星期考察下来,两人发现很多奇怪的现象,而这些现象用传统地震学理论根本无法解释。

  当时唐山地震裂度为十一度,唐山市的厂房和住宅几乎全被破坏,而有一些建筑却完好如初。

  现象一:所有的树木、电线杆直立如初,均未直接受害。

  例如唐山市内六十五米高的微波转播塔巍然屹立于大片废墟之中,而且震后两个微波塔之间仍可直接、准确传递电视信号。

  现象二:唐山的人防坑道除个别有小裂纹外,其他均未受到破坏。

  现象三:在唐山地震中死伤的人中没有人直接死于震动,绝大部分是因为建筑物坍塌受害。

  现象四:唐山地震后,除个别地区受采空区塌陷或其他影响出现局部起伏外,绝大部分地面、路面完好如震前,很少出现波浪起伏现象。

  现象五:唐山启新水泥厂的一栋三层库房,一楼二楼基本完好,三楼的所有窗柱却全部断裂。而且旋转方向和角度各不相同,现存旋转角度最大的一个右旋达四十度,旋转角度更大的当时即已脱落。

  现象六:建筑体的破坏尤其是砖石结构和水泥制件的破坏一般都是分段裂开四面开花崩塌。整体歪斜的现象很少。

  现象七:唐山公安学校有三栋三层楼房。形状相同,相互间隔十米平行排列。在地震中,南面一栋完全塌平,中间一栋只是部分散落。而即使在一栋房中有的是第一层破坏比较严重,有的是第二层,有的是第三层。为什么同一区的受震程度会存在如此大的偏差?

  所有这一切现象都使李泰来给传统的地震学理论打上了大大的问号。过去的地震学理论认为地震波分为纵波、横波两种,地震破坏主要是横波造成的。可是,李泰来发现如此理论根本无法解释在唐山地震现场发现的种种现象。

  理由一:根据横波破坏原理,高的建筑物(重心较高)在地震破坏对象中首当其冲。

  理由二:在地震现场考察中发现地震断裂均具有旋转性,而纵波、横波的振动是没有旋转性的。

  理由三:不论横波还是纵波,它们的传播都是连续的,强度是渐变的,从震中向外逐渐衰减。因为,在此同一震区内,同样的建筑物受破坏程度大致相当。可是在唐山地震中出现的现象并非如此。

  根据对震波的应变分析,李泰来发现扭波才是地震破坏的元凶。1979年,在南京地震学会年会上,李泰来发表了《扭波与抗震》的论文,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在1996年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其以扭波为主题的发言也引起了代表们的注意。

  李泰来指出,扭波与纵波和横波乃“同卵三胞胎”,其中纵波传播速度最快,其次为横波,最后为扭波。纵波使物体产生上下振动,横波使物体前后摆动,两者的破坏都不大。但是,扭波一到,则把物体从内部扭散扭断,随即垂直坠落,造成巨大破坏。有了扭波,在唐山地震现场发现的怪异现象全部迎刃而解了。李泰来说:“我们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扭波的。这个理论在世界上,仍处在领先地位!”

  在研究出地震扭波理论后,李泰来趁热打铁进行了抗震理论的研究。因为扭波不能通过流体和柔性物体,他提出了“轮胎”理论,即采用柔性材料如橡胶作为建筑体的“轮胎”,阻止扭波进入建筑体,从而达到了防震的作用。他还针对扭波拟定了具体的防震抗震措施。

  在对扭波的研究中李泰来还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很多古典建筑如宫殿、庙宇、木塔等全部具有除“地下”以外的七种抗震性能,它们都是世界上抗震性最强的地上建筑物。

  但是,让李泰来觉得遗憾的是,自从1979年发现扭波理论后,由于经费、人手等原因,更由于扭波理论对传统地震理论的大胆否定,时至今日,扭波理论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唐山大地震的余波已然平息,但其中的种种疑问还没有得到可靠的回答。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