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气势雄壮的岳阳楼

  是谁用智慧和力量为后人营造出了一个气宇轩昂的绝代名楼?而这个问题恐怕永远也无从考证,将作为一个历代相传的谜,引来大家无尽的探究、猜想、查考和一种淡淡的遗憾。

  岳阳楼,既与黄鹤楼、滕王阁、蓬莱阁并称我国四大名楼;又以“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非凡气魄闻名江南。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更赋予这一几经兴衰的嵯峨伟丽的名楼以亘古传颂的伟岸气概。这个历来为各代名人称颂传扬的著名景致,却也有一段无从查考的身世之谜,让无数的后人难以知晓它究竟何朝何代建于何等人士之手。

  很多书上因为没有确凿的考证和历史依据,在注解“岳阳楼”这一条目时,特意回避了它的创建原因和年代,只笼统地介绍说是创建于“唐代”,例如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就将“岳阳楼”简单解释为“唐建,即今湖南岳阳市城西门楼。北宋庆历中滕子京重修,范仲淹著有《岳阳楼记》。”还有部分书记述岳阳楼的创建年代是周代,只是从唐代开始闻名。

  在岳阳市文物管理所编印的《岳阳楼简介》中,说岳阳楼的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大将鲁肃在洞庭湖训练水军时的阅兵台,后来中书令张说在此基础上建成了一座楼阁,初名南楼,后名岳阳楼。山东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中国名山大川辞典》中也将岳阳楼条目解释为“相传岳阳楼前身为三国吴将鲁肃操练水师的阅兵台。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时始建楼,定名‘岳阳楼’。宋庆历五年(1045年),滕子京守巴陵时重修,范仲淹撰《岳阳楼记》,岳阳楼随之名声大著”等;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胜大典》也给出了类似的解释,并明确指出“岳阳楼由阅兵楼改建成楼阁。宋代以后,屡毁屡修”等。但是,在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并未提及岳阳楼前身一事,只以描述的手法解释为“湖南岳阳县城西门楼。正对洞庭湖,遥望君山,风景颇佳”;并列举了另外两部书中该条目的说明文字,一是《岳阳风土记》中的注解“岳阳楼,城西门楼也。唐中书令张说驻守此州。每与才士登楼赋诗。自尔名著”,另一个是《方舆胜览》的注解“宋滕宗谅作而新之。范希文为之记。苏子美书丹。邵竦篆额。时称四绝”。根据书中引证,进一步查考《方舆胜览》这部南宋理宗时期的地理总志,可以看到书中也提出了相同的疑问,即“岳阳楼在郡治西南,西面洞庭湖,左顾君山,不知创始为谁?”由此看来,岳阳楼的创始人问题,在那时就已经是一个难解之谜了。

  如果我们有机会亲莅这一享有盛誉的千古名楼,在欣赏其明廊环绕、楼亭衬映的峥嵘气象,慨叹三层三檐、雕花窗棂,不用一钉而卯榫契合的精湛工艺时;当我们情不自禁地吟诵“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遥望君山缭绕烟云,下瞰洞庭万顷碧波”等一代代名家的诗句时,可能会再度思量究竟是谁奠定了岳阳楼的基石,是谁用智慧和力量为后人营造出了一个气宇轩昂的绝代名楼?而这个问题恐怕永远也无从考证,将作为一个历代相传的谜,引来大家无尽的探究、猜想、查考和一种淡淡的遗憾。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