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牧野大战究竟发生在哪里

  商朝军队虽然有70万人之多,但军士都十分痛恨商纣,根本无心与周军作战,于是就在前线倒戈,引导周军,进攻商纣。当夜,商纣见大势已去,就在鹿台自焚而死。第二天,商朝百姓都立于朝歌郊外以迎武王,武王在群臣拥下率军进入商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牧野大战。

  发生于公元前11世纪的牧野大战,是周灭商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周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姬姓部落。到第十五世先王周文王时,周已经成为商朝西方的一个强大方国。那时候正是商王纣统治时期。

  商纣荒淫残暴,沉溺于美女酒色,不理朝政,却又喜欢发动武力战争,于是造成了整个国家民生疾苦,商朝统治摇摇欲坠。周文王这时也被商纣囚禁。获释返国后,与姜尚等人秘密策划以周代商的策略,决定表面上继续臣服于商,暗中则整顿政治和军事以扩大势力。文王死时,已是“天下三分,其二归周”了。文王的儿子姬发即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武王。武王九年,在盟津大会诸侯,愿意从周伐商、自动而来的诸侯达八百之多。两年后,商朝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空前的分裂,商纣听信谗言,杀死了王子比干,囚禁了箕子,微子逃到别的国家,商朝分崩离析,纣已经无法再维持他的统治了。周武王认为攻打商朝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率领兵车三百辆,虎贲(周王的近卫军)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联合了庸、蜀、羌、卢、彭、濮等方国部落,向东讨伐商纣。当武王率领大军从盟津渡过黄河,到达距离国都朝歌仅70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时,商朝的军队主力还在东南战场,一时难以调回。纣王只好把大批奴隶和从东夷抓来的战俘匆忙武装起来,驱上牧野战场。商朝军队虽然有70万人之多,但军士都十分痛恨商纣,根本无心与周军作战,于是就在前线倒戈,引导周军,进攻商纣。当夜,商纣见大势已去,就在鹿台自焚而死。第二天,商朝百姓都立于朝歌郊外以迎武王,武王在群臣拥下率军进入商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牧野大战。

  古籍上关于牧野大战的记载很多。《诗·大雅·大明》第七、第八歌咏了牧野大战的壮阔和浩大。那么这样一场规模浩大的战争,到底发生在什么地方呢?所谓“牧野大战”的“牧野”,又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地方呢?历来学者对此说法并不一致。

  古文献上关于牧野的位置也有很多记载,《尚书·牧誓》孔安国作的传说:“牧野,纣近郊三十里地名牧”,许慎《说文解字》说:“坶,朝歌南七十犁地,《周书》武王与纣战于坶野”,许慎所说的坶也就是牧,这两个字在许慎的年代是通用的。《通典·州郡》:“郊野之地,即纣都近郊三十里即此也”。这些记载,都没有明确指出牧野的具体所在,只是指出了它的大体方位。这就导致了后人对牧野具体所在的推测与争论。

  范文澜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简编》认为:“牧野在‘河南汲县’”;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认为“牧野”在“今河南淇县南”,并且补充说“距朝歌只差七十里”;而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却说“牧野”在“今河南汲县北”。总起来说,关于“牧野”的位置,一说即汲县,一说在汲县北,一说在淇县南七十里。他们的说法,都有自己的依据。当然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另外的看法,孙作云在《商周之际的“牧野大战”的“牧野”在哪里》一文中认为,牧野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牧野”包括河南地界中的黄河以北,北及辉县一带的地方。这一片区域在商代曾是牧区,所以人们称为“牧野”:狭义的“牧野”就是今天的河南新乡到汲县一带,直到今天河南新乡城北仍有一个村庄叫“牧野村”,今天的河南师范大学就坐落在这,这里很可能就是古代牧野地名的遗留。范毓周同志的《牧野考》也认为“牧野”就是“今新乡师院所在地的牧野村”。不过他认为新乡师院所在地的牧野村,古为牧邑,“而武王伐纣,誓师及陈兵之处的牧野,则为牧邑之郊野,约在今新乡以北靠近淇县附近的一个比较开阔的地带”。这就是说,“牧野之战”不是在牧村(牧野村)展开的,而是在牧野村以北靠近淇县附近展开的。

  80年代也有学者提出,“牧野”不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而应该是一个泛称的方位名称。人们所说的“牧野”应该是商朝都城周围区域的泛称。《尔雅·释地》曾说:“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因此,他认为《尚书·牧誓》中的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应该读谓“朝至于商郊、牧、野”。郊、牧、野指的是商朝国都外的四周,是由近及远的一个区域范围。

  而不是具体的地名。宋人夏撰在他写的《尚书详解》中曾明确地指出“牧野乃凡郊外之统名。”

  所有的这些说法,只是今人根据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而得出的种种推测,牧野大战究竟发生在哪里呢?我们仍旧难以作出定论。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