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八卦的来源

  德国著名数学家莱布尼茨为探索计算机原理费尽了心机,这时候,他意外地收到了在中国清朝康熙皇帝手下做过官的法国传教士博维特的一封来信。

  还给莱布尼茨寄来了一张八卦图。这位大数学家看了以后如获至宝,经过反复研究,从中国古老的八卦中得到了启发,设想了二进制的计算方法,从而造就了当时最先进的乘法计算机。

  提起“八卦”,大家一定会感到它古老而又神秘。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这神秘的“八卦”还与现代的计算机有关。

  1673年,德国著名数学家莱布尼茨为探索计算机原理费尽了心机,这时候,他意外地收到了法国传教士博维特的一封来信。

  这位在中国清朝康熙皇帝手下做过官的耶稣会传教士,还给莱布尼茨寄来了一张八卦图。这位大数学家看了以后如获至宝,经过反复研究,居然从中国古老的八卦中得到了启发,设想了二进制的计算方法,从而造就了当时最先进的乘法计算机。八卦是《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用“—”和“”两种符号组成,以“—”为阳,以“”为阴。名称是乾

  瘙椸、坤

  瘙椺、震

  瘙椻、巽

  瘙椼、坎

  瘙椾、离

  瘙楀、艮

  瘙楁、兑

  瘙楃,它们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在八卦之中。乾、坤两卦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而阳“—”和阴“”两个符号更是最基本的元素。

  八卦互相搭配,又变成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这在《易经》中有详细的论述。

  但是“—”和“”这两个古怪的东西究竟象征着什么?它们又是怎么来的?

  据《易经》记载,“—”和“”起源于最简单的事实。

  范文澜认为,八卦可能是我国文字的雏形,是由数字、图画文字或结绳计事引导出来的。也有人认为,八卦是由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转化而来的。但是郭沫若却说这种见解只是皮相,他认为八卦大部分是由既成文字演化而来的。比如,“坎”象征水,因为“坎”的卦符是

  瘙椾。正是象形文字“水”字拉直横置所成。

  也有学者认为八卦中的“—”和“”分别代表男性与女性的生殖器官,这是一种古人的生殖崇拜,由此衍生出男女、父母、阴阳、刚柔、天地的观念。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是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他认为古人还拿这两种记号来占卜。

  但是另外一些科学家却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代表龟卜兆纹。商代人喜欢用龟甲卜问吉凶。他们遇到问题之后,就会拿出一个龟壳来,用刀在壳上钻一个孔。把钻好洞的地方放在火上烤,这时候就会有许多裂纹出现在钻口四周,这些裂纹就叫“兆”,卜问者根据这些兆断定所卜之事是吉是凶。

  八卦就是对兆的模仿,它和六十四卦都是标准化的“兆”。

  也有人认为,八卦中的“—”和“”是龟甲刻文的标志。

  八卦是由这些标志演变而成的。

  也有人认为八卦与“策”有关,所谓“策”就是将数字排列组合。八卦用“—”和“”表示奇数和偶数。凉山彝族有一种叫“雷夫孜”的占卜方法,巫师“毕摩”左手握一束细竹或草秆,右手随便分去一部分,看左手所余是奇数还是偶数,如此进行三次,就可得到三个数字。然后“毕摩”根据这三个数字是奇是偶及其先后顺序判断将行之事的吉凶。“雷夫孜”占卜法,每次都需占卜三次,排列组合有八种可能,可以得到八个答案,这正好与八卦中偶为阴、奇为阳相对照,依次可得出的正是八卦的卦面。

  相传八卦是伏羲氏创造的,但这只是传说。到底是谁发明了八卦,还是一个千古之谜。奇怪的是古老的旧物启示了现代科学,然而,现代科学却不能解释古老的旧物。“八卦”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它到底象征什么?还有待于大家进一步去探究。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