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之谜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相传在他降生后,剪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一株白檀香树,树上长出十万片显现出狮子吼佛像的叶子。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宗喀巴母亲依儿子信中嘱咐,以这株白檀香树和宗喀巴所寄狮子吼佛像为胎藏,砌石筑塔,以此纪念宗喀巴大师,塔尔寺由此得名。到明嘉靖年间,这里又先后建起一座坐禅静房和一座弥勒佛殿,塔尔寺初具规模,藏名称之“衮本贤巴林”,意为“十万身像慈氏洲寺”。

  塔尔寺经明朝以来历代陆续增修扩建,逐步发展成有众多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组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古建筑群,全寺占地600余亩,殿堂52座,僧舍等9300余间,僧人最多时达3600余人。

  塔尔寺在佛、法、僧学、文化艺术、外事、供给、组织管理等方面,是一个非常发达完备的寺院系统。由于它在历史上的政治特殊性和宗教地位,使之成为西北地区佛教活动中心,而且在遍布全国的藏、蒙、土、裕固、纳西等民族群众中有广泛的影响。400多年来,这里香火繁盛,人文荟萃,历代王朝政府对它关心备至,大力扶持,封授塔尔寺高级僧侣以各种尊号,给予优厚的赏赐。许多藏族历史上著名的高僧大德也对它特别厚爱,他们生前在这里讲经弘法,建殿造像,捐献大量法器,死后也在这里立塔埋骨,给塔尔寺留下大量珍贵文物,圣物法器。

  塔尔寺四山环抱,殿字雄伟,佛像庄严,梵塔棋布。其中大金瓦寺、小金瓦寺和大经堂为全寺主体殿堂。大金瓦寺初建于明嘉靖年间,建筑面积456平方米,大殿为三层通高19米的歇山式建筑,殿顶覆以镏金铜瓦,殿脊安置有“金轮”、“金幢”、“金鹿”,飞檐四出,各具形式。墙面用琉璃瓦砌成,图案精美,殿内有被誉为“世界第一庄严”的大银塔,殿堂正门上方悬有清乾隆皇帝御题“梵教法幢”匾额。整个大殿拔地而起,突出于周围建筑物之上,金顶红墙,灿烂雄伟,威严庄重。这里是主供宗喀巴和做法事的重要场所。小金瓦寺初建于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为“四合院”式布局,藏式双层平顶建筑,覆以镏金铜瓦的金顶,顶脊置有法器圣物,殿内主供各护法神像,陈列有被护法神制服的代表恶魔的熊、野牛、野羊等标本,这里充满威严、神秘的气氛。大经堂初建于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1912年失火焚毁后重修,总建筑面积2750平方米,经堂为平顶式建筑,是全寺面积最大的殿堂,气势宏伟,经堂内矗立的168根藏式楞柱对称排列,外裹有彩绘毛毯,柱间悬挂各种堆绣的卷轴画和幡幢、宝盖等,正上方供有无数佛像、藏文经典,设有达赖、班禅以及法台座,地上铺以地毯坐垫,可供3000僧人集体诵经。这里是全寺的经堂,也是塔尔寺显宗学院所在地。

  除主体殿堂外,还有弥勒殿、九间殿、三世达赖灵塔、释迦殿、依怙殿、祈寿寺、居巴扎仓(密宗学院)、曼巴扎仓(医明学院)、丁科尔扎仓(时轮学院)、如来八塔、时轮塔印经院、活佛府邸、大厨房等建筑。其中令人称奇的是位于东北角上的大厨房,内设五口大生铜锅,据说这五口锅可容1石米、10头牛、20只羊、5斗葡萄及蕨麻,不过只有在全寺僧人举行诵经等集体宗教活动才能派上用场。塔尔寺除有各种精美的佛像、法器、卷轴画和匾碑外,还保存有宋代的瓷坛、明代的龙瓷瓶、清代的龙鱼瓶、玉雕观音等众多珍贵文物。

  塔尔寺吸引大量香客游人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举行的祈愿法会之际,当地人称为“四大观经”。祈愿法会是寺僧向诸佛、菩萨献供、祈愿、诵经的法事活动,会上除进行一般的宗教仪式外,还有晒佛、跳欠、转金佛、晾宝等富有特色的宗教活动。

  “晒大佛”是四月观经的农历四月十五上午和六月观经的六月初六上午,在寺东侧的莲花山坡展开所藏巨型堆绣佛像一幅,佛像长30米,宽20米,众僧在大佛前演奏法乐,诵经祈祷,游客蜂拥而至,信徒顶礼膜拜,气氛甚为隆重庄严。跳欠是一种独特的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舞蹈形式(起源于藏族的土风舞),俗称“哑社火”。常见的有在正月十四、四月十四、六月初七演出的“法王舞”和四月十五、六月初八、九月二十三演出的“马首金刚舞”两种。演员身着各种舞衣,头戴面具,舞姿独特,其表演旨在驱逐魔鬼,驱除不祥之物。六月初八上午举行的“转金佛”,是僧众所谓祈愿来世佛弥勒菩萨降临人间的法事仪式。众僧簇拥一乘玲珑精巧、四角饰有飞檐、内供弥勒金像的彩轿,彩旗幡幢蔽日,法乐喧天,在仪仗队前导下绕寺一周,寺僧各执寺中宝物一件尾随,香客游人云集,鱼贯而行,场面十分壮观。九月法会的二十二日,寺院开放所有佛殿及文物库房,供僧俗瞻仰,称为“晾宝”。此外,尚有十月二十五日宗喀巴诞、忌辰的“燃灯节”和年终辞旧迎新的祈祷会等。

  塔尔寺是藏文化艺术的宝库。塔尔寺在大经堂建成之时首建显宗学院,讲经开法,系统学习因明、般若、中观、俱舍、戒律等显宗经典,到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又先后创建起了密宗学院、医明学院、跳神院和时轮学院,从而形成系统正规的学经制度,字习密宗经典和天文、历算、医学、法乐、舞蹈(跳欠)等方面的知识。现存有数以万计的有关佛学、藏族历史、文学、语言等方面的文献图书,是藏学研究的珍贵资料。此外,塔尔寺被誉为艺术“三绝”的酥油花、壁画和堆绣,当之无愧是藏文化园地中的奇葩。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