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康熙皇帝与《聊斋志异》

  传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原名叫《鬼狐传》,《聊斋志异》这个书名是康熙皇帝替蒲松龄改的。这里有一段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满腹才学的蒲松龄进京应试,三场考罢,他非常满意,心想,根据自己的文章,定要金榜题名。谁知皇榜抬出,同乡中有的不学无术的人反而考中了,自己名落孙山。他愤愤不平,回到了山东淄博老家。一路上他想,到家要埋头著书,揭露社会的黑暗。但直来直去地写又不行,怎么办呢?他发现民间流传的许多鬼怪故事,疾恶扬善,寓意深刻,能发人深思,就决定搜集整理这类故事,借以发泄心头的愤慨。于是,他在村头开设茶馆一座,晓谕过往行人,凡能讲鬼怪故事者,喝茶留宿均不收钱。消息传开,很多人都到他的茶馆来讲故事。就这样,蒲松龄日以继夜,发奋三年,写成了一部故事书,取名叫《鬼狐传》。这一年,蒲松龄一个在京做官的老同学祝枝柳返乡省亲,前来看望他,发现了这部书,要求带到京城拜读,蒲松龄答应了。

  祝枝柳回到京城,竟被蒲松龄的文笔和书中的故事迷住了。他随身携带,稍有空暇,便展卷细读。一日早朝,五鼓未到,群臣们都在殿下班房内等候。祝枝柳又捧着《鬼狐传》在聚精会神地阅读。这天,康熙也起得很早,上殿之前,来到各班房闲转,突然发现祝枝柳在专心攻读,便轻步走了过来,站在他的背后,探身闪目观看。文武大臣见圣上驾到,个个躬身施礼,而祝枝柳却全然不知。有人想提醒他,担心会惹下慢君之罪,康熙却用手示意。

  不让别人打扰他。后来,有人偷偷拉了一下祝枝柳的衣袖,他转脸一看,康熙皇帝正站在他身后。祝枝柳十分惊慌,纳头便拜道:“微臣不知皇上驾到,望我主恕罪!”康熙笑着说:“你把瞬间光阴当寸金来用,我很钦佩,无罪,无罪!”说着伸手把书要了过来。这时,金钟三响,五鼓已到,康熙说:“借给我看看,读罢再还你。”转身登殿去了。

  不几日,康熙诏祝枝柳进宫,询问《鬼狐传》的作者,祝枝柳禀告是他同乡同学蒲松龄所写。康熙说:“此人很有才华,何不进京应试?”祝枝柳答道:“未中。”康熙立即书写诏书一道,交给祝枝柳说:“宣进朝来,量材寻用!”祝枝柳很高兴,谢恩捧诏,日夜兼程,来到淄博。谁知蒲松龄却执意不肯进京,祝枝柳没办法,只好回京复旨。蒲松龄违抗圣旨,使祝枝柳异常担心,生怕惹下祸端。不料康熙不仅不生气,还要亲自去淄博面会蒲松龄。康熙驾临蒲舍,让蒲松龄进京为国出力,蒲松龄又婉言谢绝。康熙不好勉强蒲松龄,他正要起驾回朝,又想起蒲松龄的《鬼孤传》,环视一下谈话的房舍,对蒲松龄说:“此屋是你会友聊天的书斋,你那部书想是在这里写成的,我想给它改名为《聊斋志异》,如何?”蒲松龄思索一下,表示同意。康熙便亲笔题了书名。

  康熙回朝,马上把前一科主持考试的六名官员传到殿下,命取蒲松龄的应试文章观看。看罢,问道:“此人为何不取?”六个人面面相觑,浑身打颤,不敢回答。康熙又说:“如实讲来,从轻治罪!”这时,一个叫张万生的急忙跪下奏道:“我等嫉才,故意不予录取,有负圣恩,罪该万死!”康熙随命刑部将张万生从轻治罪,其余五人斩首示众。此事传开,人人称颂。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