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象棋起源之谜

  中国古代将“琴棋书画”作为高雅的技艺,是多才多艺的象征,也是衡量读书人才华高低的一种标尺。其中的棋即指象棋或围棋,开始只是达官贵人、文人雅士消遣娱乐的一种智力游戏,并渐渐为广大普通百姓所接受,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

  关于象棋的发源地,各国棋史界的说法不一,有认为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棋戏,也有认为源于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或者希腊的,但通过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及历史文献的记载,中国起源说被认为是比较可信的,为中国棋史界所公认。

  由于象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各种文献对其起源时间及发展的脉络记载不一,最早的文献记录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棋艺统称“博弈”,“博”即是指象棋。《楚辞·招魂》中记载:“蔽象棋,有六博兮。”这证明两千多年前,已经有“象棋”这个名称。但当时的象棋不是现在的象棋。《史记·苏秦列传》六博注说:“博,著也,行六棋,故日六博”。这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象棋模式。西汉刘向的《说苑》中则有: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可见在当时,达官权贵和士大夫中,已经流行下象棋了。象棋棋盘中双方对垒的河界,也称“楚河汉界”。相传是在刘邦与项羽楚汉相争时,韩信带兵攻打赵、齐等国,一段时间打仗,一段时间休整,在休整时韩信以下象棋教士兵行军打仗的方略,故有韩信作棋一说。南北朝时期周武帝曾著《象经》,所以又有周武帝造象棋之说。

  关于象棋的演变有《续藏经》中记载的:“若神农以日月星辰为象,唐相牛僧孺用车、马、将、士、卒加炮,代之为棋矣。”根据这个记载,说明在唐以前的象棋没有炮,在牛僧孺加炮之后,基本上具备了现代象棋的雏形。到了宋代,有“广象棋”一说,共有三十二子,棋盘纵横各十一路,把两炮放在车侧,其名称与走法与现代象棋渐趋相同,至南宋时期,象棋基本成型,规格统一,《象弈》中有:“屹然两国之,限以大河界”,“三十二子者,一一俱变态”,“远炮勿虚发,四卒要精汰”等描述,说明当时的象棋和现在已完全相同。

  总之,象棋起源并发展于中国应该是毫无疑问的,尤其是在70年代,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出土了战国时期的古棋局,充分证明了中国是象棋的发源地,并且其发源年代不晚于春秋战国时期。

  象棋在唐代的形式为八乘八的黑白棋盘,棋子为立体造型,称为宝应象棋。然而,近代象棋的形式大致上在北宋末年定型,有32枚棋子,棋盘中有河界,将帅待在九宮之中。之后象棋更平民化,不少文人雅士都喜爱下象棋,下象棋者更成为一种职业。不过最接近现代中国象棋的是明朝开始,那时棋盘大小定为纵十路橫九路。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