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伊凡雷帝的“书库”

  1584年3月18日下午3点左右,俄国历史上第一位沙皇伊凡四世一边像往常一样哼着自己喜欢的小曲,一边舒舒服服地洗澡——这是沙皇几十年来养成的习惯。一直到7点左右,他容光焕发地走出浴室,略微用点御膳,感到精神格外好,就命人传来他的亲信,自己身披着松散的长袍和他对弈。伊凡大帝一手拈着棋子,一手轻按眉头,周围是一群侍臣在为皇帝助阵。忽然间,伊凡大帝手一松,一声脆响,翡翠棋子摔个粉碎。正当众人深感诧异之时,皇帝的身子也缓缓仰面倒下。等到有亲信找来医生,伊凡四世已经停止了呼吸,身体也变得僵硬。

  1533年,年仅三岁的伊凡雷帝即位,17岁时亲政,并宣称为“全俄罗斯的皇帝”。1550年,伊凡雷帝颁布新法,大力打击权势贵族,以加强中央集权,其政策雷厉风行,因此被人送绰号“雷帝”。而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伊凡雷帝留给人们的一笔精神财富——伊凡雷帝书库——今天落在何方?

  据福恩修道院的修道士马克西姆·克里柯记载,伊凡雷帝藏有大量的书籍,其中大部分是珍贵的古代手抄本,数量众多,足以抵得上一个大型图书馆。有人也许要问:“即便是一个皇帝,要想获得那样多的古抄本书籍,也不大可能吧?须知古抄本在流传过程中是很容易消亡和损失的。”我们经过考证与分析,认为这是可能的,原因有三:第一,伊凡雷帝的祖父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所娶皇后索菲娅乃是东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康士坦丁奴斯十一世的侄女,她嫁到莫斯科后,带来了大量珍贵的古抄本书籍。第二,凡是长久和平的环境,在君权加强的情况下,有利于古籍的发掘,例如我国清朝的乾隆朝,因编订《四库全书》,就搜集到了多种古籍本。第三,据历史记载,伊凡雷帝是重视文化建设的皇帝,因此他有大力搜求古本书籍的可能。

  另外,马克西姆是很出名的学者。早在伊凡三世时,他就因为有学养受到皇帝的信赖,让他整理皇室的书籍。伊凡雷帝时,马克西姆又受到重用,让他为皇室的书籍编目录。而马克西姆是个很认真的人,在整理书籍中发现了很多讹误,他就一一加以更正,不料因此得罪了颇有权势的莫斯科大主教约瑟夫,后者百般在皇帝面前造谣中伤,最终马克西姆遭贬谪出宫,此后又陆续受到教团的迫害。至于他究竟有没有把伊凡雷帝书库的书籍全部编目,这就不得而知了。不过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有关伊凡雷帝书库的记载,除了马克西姆之外,当时在其他人的记录中,再找不到只言片语了。直到16世纪所编辑的《里波利亚年代记》中,才轻描淡写地提到:“德国神父魏特迈曾见过伊凡雷帝的藏书。它占据了克里姆林宫地下室的两大间房子。”可是所谓“德国神父魏特迈”在历史上并不有名,要找他的记载十分困难,于是人们产生怀疑:伊凡雷帝书库会不会压根儿就不存在呢?

  19世纪时,两个德国人一度对伊凡雷帝书库很感兴趣,不远千里跑到莫斯科,准备把这件事弄个水落石出,但是尽管他们对克里姆林宫的地形进行了仔细的勘察,又查遍了所有关于这件事的古代记录,结果连伊凡雷帝书库的大门朝哪边开也搞不清楚。最后这两位认真的德国人留下了两句被认为是“绝对废话”的话:“我始终相信,伊凡雷帝书库的藏书至今还沉睡在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解开这个谜,对世界的文化来说可能联系着非常重要的发现。”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在克里姆林宫发生火灾的时候,这些珍贵的书籍也葬身火海了。但是也有人认为或许这些书籍在地下室最为隐秘的密室里,大火根本烧不到,但是却把出路封死了,因此有必要再对克里姆林宫仔细搜索一遍。还有人认为,早在发生大火之前,书库已经被转移了。

  19世纪末,莫斯科历史学家扎贝宁无意间淘到一本古书,上面有许多关于古代宫廷的记载,其中一件竟和伊凡雷帝书库有着莫大关系:

  大约在1724年,彼得大帝决定迁都彼得堡,把莫斯科作为陪都。同年12月,一个名叫奥希波夫的教会人员来到彼得堡,向皇室递交了一份报告,说有人在克里姆林宫看见了两间地下密室,堆放着许多大箱子,都加着大铁锁,贴着封条。于是请求皇室同意对克里姆林宫进行搜索。至于期间怎样搜索,人们并不清楚,只是在公文保管处保存下来的关于此事的报告中有这样的记录:“尽管全力以赴,但并没有发现什么秘密的场所。”

  伊凡雷帝书库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又在哪里呢?直到今天,它仍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俄罗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伊凡雷帝,在克里姆林宫的地下室藏有大量珍贵的书籍和重要的文件,这一说法既流传于民间,也记载在书本上。但遗憾的是,亲眼见过的人却很少。虽然从几个世纪以前就开始有人进行探索,然而时至今日,所谓伊凡雷帝“书库”仍是欲穷底蕴而不能的一个谜。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