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秦朝经济状况

  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政权,它是在战国时期秦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灭掉关东六国中的最后一个国家——齐国,而完成了统一大业。秦朝建立以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嬴政确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为皇帝,废谥法,以世计,自称始皇。国家一切政务皆取决于皇帝,取消分封制度,推行郡县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要官吏均由皇帝任免。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各自为政,自己铸行货币,齐有法化刀、楚有爰金和蚁鼻钱、燕有明刀、韩有方足布、赵有尖足布、魏有桥足布、秦有圜钱等等。钱币形状各异,轻重不一,并且有优有劣,换算困难,给当时的商品流通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秦始皇于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统一了全国的货币。秦始皇下令废除原各国的旧币,以秦币为基础推行新的货币制度。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中记载:“及至秦,分一国之币为三等。黄金以镒为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半两其形制仿玉璧纺轮的圜钱形制而来,方孔圆形,逐渐成为中国制钱的规定模式。

  秦始皇不仅对货币的质、量、形、用有明确的规定,而且集中了钱币的铸造权,严禁私人铸钱。实际上秦半两在铸造技术方面并没有超过先秦各国的铜铸币,它的流通信誉是由国家的法律来维护的。云梦竹简《金布律》记载:“官府受钱者,千钱一畚,以丞、令印印,钱善不善,杂实之。……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勿敢异。”早在秦惠文王二年,初次行用钱的时候就把钱币的铸造发行权掌握在王室手中了。秦钱不铸地名,正是铸币发行权集中的反映。秦始皇改革币制,一方面废除各大小诸侯的旧币,另一方面严禁民间私铸,巩固加强国家的铸币权和发行权,这也是秦始皇统一货币最重要的措施。

  刘邦和项羽都曾率军进入过秦都咸阳。项羽还烧毁了秦代的宫殿,在与刘邦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后,被刘邦打败。这两个人在这一时期还都使用秦半两。秦半两这种方孔钱,是秦始皇削平战国诸侯以后,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结束紊乱的币制,而统一施行的钱币。这种外圆内方的钱,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从而也就奠定了我国历朝铜钱的基本形式。这种半两钱重为古代的十二铢,古代以十黍为絫,十絫为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其实,它的重量没有那么准确。虽说货币由王室专铸,但往往随时而变,轻重无常,大小不一。如严格要求,许多半两钱是不够标准的。可见秦始皇颁布的度量衡,一时尚难以统一实施。史书记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项梁,就曾自铸秦半两大钱。秦始皇时半两钱直径为2.5~2.8厘米,重3~6克。但留传下来的实物直径也有大于4厘米的,最大的为6.8厘米,后者有人认为是假钱,有人认为是样钱。

  战国后期到秦代的物价是很低的,正常的粟价每石大约只有几十个钱,一斗米也只要三枚秦半两就够了。可见当时物价很便宜,钱价是贵的。有记载说,纵横家苏秦到燕国去,只要百钱就够了。还有记载说,萧何多送了两枚秦半两给刘邦,刘邦就非常感激,以致后来为萧何增加了封地。

  当汉高祖刘邦还是一个平民的时候,在他的家乡沛县(今江苏沛县)有个秦朝的属官萧何,就有几次用他的身份庇护过刘邦。等到刘邦当上了亭长,萧何还常常帮助他。当陈胜起义,各地响应,刘邦聚集了数十人,杀了秦朝的沛县县令。这时萧何、曹参等辅佐刘邦起义,推刘邦为沛公,征发沛县子弟,得兵三千,投奔项梁,项梁又给刘邦兵五千,将十人。刘邦就成为项梁部下的主力军。

  当刘邦率众军进驻咸阳时,有些官吏每人送他三枚钱,唯独萧何送了五枚。这时通行的钱当然是秦半两,三枚、五枚都指的是秦半两钱。可见当时铸钱不多,也不是任何事非钱不能办。大概当时取与之间常常就是几个钱。《史记》还记载: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既杀项羽,天下已定,接着便论功行赏。群将争功,一年多还不能决定。刘邦以为萧何功劳最大,封为酂候,食邑也多。其他的武将有点不服气。说萧何光用笔墨谈兵,并不去作战,为什么反而高升?刘邦说,你们知道打猎吗?知道猎狗吗?打猎,追野兽的是狗,而发指示的是人。现在各位能得野兽,只是“功狗”,至于萧何是发指示的,是为“功人”。这时武将们也不敢再争了。于是刘邦又封萧何父子十余人,皆食邑,并且萧何本人多增加2000户。这也有他当初多奉送二枚钱的缘故。

  秦始皇统一币制后,“半两”钱就成了全国统一的法定货币。“半两”钱外圆内方,无内外廓,背平无文;篆书“半两”二字分别列于穿孔两侧,钱文凸起,据说是丞相李斯所创,布局严谨,笔画方折,雅卓刚健。“半两”钱圆中有方,方外有圆,刚柔并济,静动结合,达到了匀称均衡之美的最高境界。“半两”钱的造型极具政治色彩,它是秦代“天命皇权”的象征。《吕氏春秋·圜道篇》:“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何以说天道之圆也,精气一下一上,圆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圆;何以说地道之方也,万物殊类形皆有分职,不能相为,故曰地道方,主执圆,臣主方,方圆不易,其国乃昌。”秦代的统治者认为外圆象征天命,内方代表皇权,把钱做成外圆内方的形状,象征君临天下,皇权至上,秦“半两”流通到何处,皇权威仪就散布到何方。

  “半两”钱上的数字体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思想。秦“半两”重十二铢(秦代二十四铢为一两),直径十二分(3.2厘米),穿孔的边长各为六分(1.2厘米),这些数字都是六或六的倍数。“六”是阴阳五行中水的记数,如此众多的六出现在钱币上绝非偶然,是古人一种思想含义的体现。此外,从材料利用和制作工艺来看,“半两”钱的造型比其他任何形状都节省铸材,是一种最优化的选择,而且中间的方孔便于固定锉修。说明当时的人们在材料利用和工时效率方面都有过深刻的研究和探讨。

  秦亡以后,项羽与刘邦发生矛盾,双方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以刘邦获胜、项羽自刎于乌江而告结束。刘邦在秦王朝的废墟上,建立起又一个新的封建王朝——西汉。

  郡县制于分封制最大的不同是:郡守、县令和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郡县制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