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2)

  档案:

  R146华岗的档案

  06756 R 1948年华岗在香港

  06758 R华岗

  图书:

  《华岗简历》《中国大革命史》(1925-1927年)

  《华岗同志事略(生于1903年逝于1972年5月17日)》王启新《新华日报研究通讯》合订本1982总5期11页《华岗在历史学上的贡献》叶桂兰、刘茂林《中国现代史》1988.12197页《双膝未膑当知足可酬热血换文章——记〈新华日报〉第一任总编辑华西园(华岗)》左明德《新华群众周刊》史学会重庆分会会刊1990总14期14页《在塑像前说父亲华岗》华贻芳《炎黄春秋》2002.549页《华岗的卓越贡献与悲惨遭遇》赵淮青《炎黄春秋》2002.742页《纪念父亲华岗百年诞辰》华景杭《重庆新华日报史研究》2003《华岗的卓越贡献与悲惨遭遇》赵淮清《重庆新华日报史研究》2003《缅怀华岗读后寄语》左明德《重庆新华日报史研究》2003《父亲华岗坐牢21年》华景杭《炎黄春秋》2003.623页《郑伯克、华岗在昆明》李凌《百年潮》2004.943页。

  《中国大革命史》(1925-1927年)华岗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5月出版

  《华岗传》向阳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出版

  《华岗纪念文集》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编青岛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中国历史的翻案》华岗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4月《规律论》华岗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华罗庚。

  华罗庚,男,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金坛。数学家。1931年秋,华罗庚到清华大学数学系当图书馆助理员,1933年被破格提升为助教,1935年成为讲师。1936年,经清华大学推荐,华罗庚被派往英国剑桥大学留学。1938年华罗庚回国,受聘于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国民政府想搞原子弹,于是选派华罗庚、吴大猷……曾昭抡三位科学家赴美考察。1949年,华罗庚毅然放弃优裕生活携全家返回祖国,于1950年3月到达北京,随后担任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中科院数学所所长等职,后着手筹建中科院计算数学研究所。1958年,他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1978年3月,他被任命为中科院副院长并于翌年入党。1984年华罗庚以全票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在日本东京作学术报告时,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享年七十四岁。

  00058 R青年时期的华罗庚(1927年)

  00059 R华罗庚1937年在英国

  00062 R 1950年,在美国欢送华罗庚宴会后留影。

  00063 R 1958年毛泽东接见华罗庚等

  00064 R 1958年周恩来接见华罗庚和印度数学家高善必等(右一高善必;右二华罗庚)

  00065 R 1980年华罗庚与王震等领导同志在一起(左起:华罗庚、王震、方毅……钱学森、周培源)

  00066 R华罗庚的标像

  00067 R 1985年6月,华罗庚在日本讲学,病倒在讲台上,不幸病逝。

  04997 R 1938年留学英国的华罗庚回到祖国。这是他和家人在西南联大的宿舍住宅前。

  04998 R华罗庚培养的接班人,前排左起:潘承洞、陆启铿、华罗庚、陈景润……越民义,后排左起:李之杰、万哲先、陈德泉、吴方、陆洪文、龚昇、甘雷。

  王元。

  04999 R青年时期的华罗庚在钻研数学难题

  05000 R 1982年11月,华罗庚在北京科学会堂前留影。

  05001 R 1982年春节,华罗庚与宋健、周培源等一起,向聂荣臻元帅拜年。

  05849 R在第一次全国政协宪法讨论会上(从左至右为华罗庚、老舍、梁思成……梅兰芳)

  图书:

  《华罗庚传》顾迈南上海复旦1997年12月

  《华罗庚》同宁、时良彦江苏文艺出版社1999年8月

  华明之

  华明之,男,1913年生于上海。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34年7月参加革命到1949年6月的15年中,一直战斗在党的隐蔽战线上,机智勇敢地按照党的指示积极开展地下工作。最初在中央特科从事党的地下情报工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一直指导、帮助和掩护其革命伴侣、深入敌人内部的沈安娜做地下情报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和嘉奖,在党的隐蔽战线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建国后,历任华东工业部秘书处副处长、华东工程管理总局干部劳动处处长、上海市基本建设委员会科学工作处处长。1962年8月后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党组书记、顾问等职。1983年12月离休。1993年被国家安全部聘为咨询委员。2003年去世。

  档案:

  R487华明之的档案

  R126(沈安娜的档案)

  3.沈安娜、华明之回忆当年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下从事情报工作的情况。

  8.沈安娜、华明之访谈。

  00366 R沈安娜、华明之夫妇1938年冬在重庆南岸。

  00367 R沈安娜、华明之夫妇1946年在重庆。

  00368 R沈安娜、华明之与女儿华克放1941年摄于重庆。

  00369 R沈安娜、华明之夫妇1945年在重庆。女儿克放5岁,于庆新4岁。

  00370 R沈安娜、华明之与邓颖超(中)

  00371 R沈安娜、华明之夫妇与邓颖超(1938年摄)

  00375 R沈安娜、华明之夫妇与卢竞如(前左)1984年摄于北京。

  01941 R沈安娜夫妇遁词邓颖超

  09464 R沈安娜、华明之和华母抱着8个月的长子华庆来,1937年春摄于杭州。

  09465 R沈安娜、华明之与卢竞如(中)1984年摄于北京。

  09466 R沈安娜、华明之1946年摄于南京。

  09471 R 1997年12月27日在北京召开“纪念中央特科成立七十周年座谈会”。

  09472 R 1996年沈安娜、华明之在云南省国家安全厅干部大会上作题为“胸怀革命理想,战斗在敌人心脏”的报告。

  黄万萍

  黄万萍,男,1924年生于重庆万州区武陵镇。中共党员。1939年至1943年在万县瑞华印刷厂学排字,后在华盛印刷厂当排字工人。1943年4月在重庆文化建设公司伪政治部、文威等印刷厂做排字工人。1945年12月至1947年2月28日,在重庆新华日报馆当排字工人。1947年2月28日,国民党军警宪特强行包围、封闭新华日报馆……1947年3月9日黄万萍撤回延安。1947年3月至1947年8月,经过5个多月的行军,黄万萍来到太行山,后调到新华社筹建印刷厂,当排字工人。1948年5月随新华社迁移至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并在那里入了党。1949年3月进北平(北京)进驻香山……9月进入宣武门大街。1979年调新华出版社经理室任经理。组织编辑出版

  《中国历代货币》图册,受到读者热烈欢迎,接着编辑出版

  《货币制造考》(八个国家参加,亚洲只有中国)在国外反映热烈。《世界货币和通览》(收集192个国家现行货币)销售一空。改革开放之初,曾到深圳特区工作。1987年离休。

  c03299-c03303 H原新华日报馆工作人员黄万萍

  c03775 H黄万萍在聚会上签到

  黄友凡

  黄友凡,笔名巴松,男,四川阆中人,1917年生。1936年在重庆加入救国会,次年,来到四川自贡,在四川盐物管理局做一名“录师”。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组织盐场职工,成立抗敌救亡歌咏话剧团,到各地进行宣传演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领导下从事地下工作。1940年受党组织委派,来到三台县川北森林事务所,以文牍员职务作掩护,开展地下活动。1947年2月,黄友凡以《益世报》记者身份作为掩护开展地下工作。1948年初,任重庆北区工委组织委员,在江北、北碚一带开展地下工作,创办江北莲华中学,并帮助王朴、金永华变卖田产,资助川东地下党。1949年,随南方局组织部部长钱瑛到香港。以后,跟随钱瑛北上,经北京、天津去武汉,参加城市接管工作。建国后,在重庆市委政策研究室和宣传部工作,任市委宣传部部长等职。

  档案:

  R484黄友凡的档案

  文物:

  HW00204黄友凡(黄明操)给进步学生雷志谦的信

  A68.127黄友凡给陈亮的信

  A49.82-98《怀念王朴同志》黄友凡

  c01360 R 1999年5月21日,原南方局老同志邱南章(右一)黄友凡在曾家岩50号。

  郭枫

  郭枫,女,1924年生于广东番禺。1938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38年5月在广州参加《新华日报》分馆工作,1938年10月广州沦陷,报馆迁往桂林。1938年底至1942年在《新华日报》桂林分馆从事发行工作(此时报纸在重庆出版)1943年初调重庆《新华日报》总馆工作,担任发行课外埠股股长。1946年春到延安,进中央党校六部学习。

  1947年到晋西南参加土改。1948年到中央城工部工作,派往石家庄裕民公司实业公司任秘书,主要工作是调研下属工厂情况。1949年初进入北平,任第六区工委宣传部部长。1949年5月任武汉军管会粤汉铁路军管会办公室秘书。1949年秋任衡阳铁路局劳动工资处副处长。建国后,历任铁道部劳动工资局副处长、外交部驻马里大使馆二等秘书、外交部驻斯里兰卡大使馆二等秘书、外交部新闻司二处副处长、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馆领事等职。1986年离休。

  蒋南翔

  蒋南翔,男,江苏宜兴人。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主编《清华周刊》和《北方青年》,任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支部书记。是“一二·九”运动领导人之一。抗战期间,曾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青年工作委员会任书记。抗战后,任哈尔滨市教育局局长,哈尔滨青年干部学校校长。1949年当选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副书记,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校长。

  党委书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常务委员会委员、高等学校党委第一书记,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高等教育部部长……党委书记。1977年后任国家科学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部长、中央党校第一副校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1988年去世。

  档案:

  K24.110006访蒋南翔记录:《关于马寅初的一些情况》蒋南翔1978年6月提供材料金善宝金善宝,男,农学家。1895年7月2日生于浙江诸暨。1930年7月从上海乘船去美国深造,先在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院攻读植物生理、遗传学等课程,后转到明尼苏达大学农学院。1932年2月,金善宝学成回国,先后在浙江大学农学院和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任副教授、教授。1949年7月,金善宝应邀出席在北京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次年5月,被任命为华东军政委员会农林部副部长、南京市副市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次年荣获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通讯院士称号。1957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京成立,金善宝任副院长。1956年2月,金善宝加入中国共产党。70年代,金善宝按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培育出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京红号”春小麦良种。80年代又育出中7606和中7902春性小麦新品种,在黄淮麦区增产显著,深受欢迎。1997年6月26日逝世,享年一百零二岁。

  00104 R金善宝的标像

  00105 R 1984年金善宝在河南安阳考察

  00106 R农业泰斗金善宝百岁大庆留影

  00107 R高朋满座,名士如云。吴阶平(右一)朱光亚(前左二)严济慈(前左三)等领导人敬祝金善宝教授百岁华诞孔原孔原,原名陈铁铮,男,江西萍乡人,1906年出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春被派赴苏联,进入东方大学学习,1930年秋回国。

  1933年3月被派赴华北,任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在白色恐怖下,领导北方地区党的地下工作,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组织建立抗日武装的活动,指导察绥民众抗日斗争和东北抗日游击战争。1934年1月在中共第六届五中全会上,被补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35年5月,离开天津去上海恢复中央上海执行局工作。不久转赴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七大,任中共代表团代表。同时出席少共国际六大,被选为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参加赤色救济国际扩大会议,被选为委员。1936年春入列宁学院学习并在东方大学兼授课。抗战爆发后,1938年7月回国到新疆,在红军西路军余部编成的新兵营任主任政治教员、中共总支副书记。1939年4月到延安……任中共中央特别委员会(敌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并任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委员、西北工作委员会委员。1940年5月被派到重庆,担任中共中央南方局组织部部长兼西南工作委员会书记。参与领导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抗日统战工作。1943年7月回延安入中央党校学习。为中共七大代表。建国后,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海关总署署长、对外贸易部副部长、国务院外办主任、解放军总参谋部顾问、全国人大常委副秘书长等职。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0年9月21日在北京病逝。

  档案:

  R12孔原的档案

  01629 R 1942年林彪(左)与孔原在红岩

  03564 R 1982年,孔原等在红岩留影。

  02527 T 1983年5月5日,孔原为何彬同志题词。

  0332903519 T孔原重返红岩时的题词

  C00171982年孔原的题词

  C0046孔原在陈列总馆参观

  C0047孔原等在渣滓洞监狱参观

  C0048孔原、徐迈进等在渣滓洞监狱参观。

  C0049孔原等在陈列总馆参观

  C0050孔原等在白公馆监狱参观

  图书:

  《富于“韧”性战斗精神的孔原》滕久明《红岩春秋》2007.5

  《业绩传千古风范励后人——孔原百年留给我们的启示》滕久明《红岩春秋》2007.1《孔原同志在西南四省区党史资料征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四川党史研究资料》1983.1总3110页《孔原与中共中央南方局》滕久明《红岩春秋》2005.6康岱沙。

  康岱沙,原名康青彡,女,出生在四川一个金融巨子家庭。父亲康心之经营厂矿……地产、金融,还出资办起了《国民公报》。在民主革命浪潮中,康岱沙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1938年6月到延安,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中央党校和女子大学学习。1940年5月,随周恩来经西安到重庆。一年后……遵照组织的决定,康岱沙考上了成都光华大学。在重庆,她利用家庭和社会关系的有利条件,从正面或侧面了解到国民党内有关情况和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及矛盾,不定期地向周恩来汇报。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和地点,有时在曾家岩50号……间或在红岩。谈完话后,由陈家康或龙飞虎用汽车将康岱沙送回家。偶尔,由王炳南带着康岱沙到郭沫若家中同周恩来会面。除此之外,在重庆的几年,周恩来与邓颖超还通过康岱沙的家庭做于右任、邵力子的工作。1941年夏天,在周恩来的关怀领导下,经王昆仑、屈武、王炳南等酝酿,中国民主革命同盟的成立会就在康岱沙的家——重庆领事巷10号召开。1945年2月,康岱沙同周恩来、陈家康……王梓木、龙飞虎乘坐美军军用运输机返回延安。1946年春,奉调到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1946年3月,随王若飞、邓发等从延安飞抵重庆,先探亲后再转赴北平……建国后,康岱沙调外交部工作。

  档案:

  R432康岱沙的档案

  c05088 H采访康岱沙

  c05089 H康岱沙

  蓝毓钟

  蓝毓钟,男,1914年6月生于湖北黄陂。高级工程师。1934年考取中央大学。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两个月后大学毕业,并取得电机工程学士学位。1938年9月,蓝毓钟为中共重庆沙(坪坝)磁(器口)区委会代理区委书记。1939年初,蓝毓钟正式调北碚任北碚地下特委宣传部长兼北碚区委书记。1940年,蓝毓钟和周建南、孙有余等人在重庆沙坪坝建立了重庆市青年科技协进会,由中共中央南方局直接领导。1941年初,蓝毓钟接受党的安排到桂林,任桂林电工厂的规划股长,直至1944年湘桂大撤退,他才返回重庆。抗战胜利后,蓝毓钟受南方局钱瑛的指示,利用表哥是国民政府经济部下属工业试验所所长之便(该所同美国“西屋”电器公司有业务来往的关系)出国深造。1946年9月,蓝毓钟到美国匹兹堡城“西屋”公司学习高压电器制造技术,同时又在匹兹堡大学研究生班进修……蓝毓钟到美国后不久,就与同在匹兹堡的薛保鼎取得了联系。蓝毓钟和薛保鼎在匹兹堡建立了读书小组,每星期碰头一次,同时还组织在美国的中国科协和一些联谊性的机构如“建社”、“名社”,靠这些组织和机构联系,更广泛地团结在美的中国科学技术人才。1948年1月,蓝毓钟取道香港回国,在湘潭电机厂工作……1956年调到西安筹建西安开关整流器厂,并被任命为总工程师兼厂长。1970年……蓝毓钟组织领导了我国第一条交流33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的研制、调试工作。后又组织领导了交流380千伏、500千伏超高压成套输变电设备和直流100千伏成套输变电设备的研制工作。

  文物:

  HW00004蓝毓钟在美拍摄的幻灯片

  HW00262蓝毓钟的账簿

  HW00263留美科协人员蓝毓钟的英文游戏册

  HW00264留美科协人员蓝毓钟的英文地址簿

  HW00265留美科协人员蓝毓钟收藏的《世界工业》期刊

  HW00266留美科协人员蓝毓钟的日记

  HW00267留美科协人员在美活动的幻灯片

  HW00268留美科协人员蓝毓钟在美使用的皮带

  HW00270留美科协人员蓝毓钟收藏的国外风光明信片

  HW00271留美科协人员蓝毓钟收藏的风光明信光

  HW00272二十二岁时蓝毓钟照

  HW00273-HW00274蓝毓钟的初中毕业照

  HW00275蓝毓钟在去美国的轮船上留影

  HW002761933年12月3日,留美科协人员蓝毓钟在武昌留影。

  HW002771935年双十节后二日,留美科协人员蓝毓钟的留影。

  HW00278留美科协人员蓝毓钟1947年元月摄于美国温建中兄室内。

  HW002801946年去美国时,留美科协人员蓝毓钟的留影。

  HW002811947年4月20日,留美科协人员蓝毓钟在美国匹兹堡留影。

  00011 R 1938年蓝毓钟在重庆中央大学留影

  00012 R 1946年10月6日,蓝毓钟与吴天霖在美国毕城留影。

  00013 R 1983年5月28日,蓝毓钟重返重庆在原中央大学校舍前留影。

  00016 R 20世纪40年代蓝毓钟在美国留影

  00018-00026 R 20世纪40年代蓝毓钟在美国

  00027 R 20世纪40年代蓝毓钟在美国的同仁

  05897 R蓝毓钟32岁照于湖北黄陂

  05972 R蓝毓钟的标像

  李维汉

  李维汉,又名罗迈,男,湖南长沙人,1896年6月生。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书期间同毛泽东、蔡和森等相识。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成立,李维汉负责组织工作。1922年底,由毛泽东、蔡和森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4月至1927年4月,李维汉担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后改称中共湖南省委员会)书记。1929年春起,任中共江苏省委兼上海市委组织部长,以后改任书记。1931年去莫斯科学习,1933年回国到江西苏区。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李维汉先后任中共定边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陕甘省委书记,中共中央群众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央党校校长,陕北公学副校长、校长和党团书记,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秘书长。1942年整风运动开始时,李维汉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中央研究院新闻研究室和教育研究室主任,负责中央研究院整风学习的领导。1942年9月到1946年4月,李维汉任中共西北局委员、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1946年4月,中央决定由李维汉参加政协中共代表团。李维汉任政协代表期间,在重庆、南京、上海等地广泛接触各方面的人士,协助周恩来做了大量工作。1946年底,政协中共代表团撤回延安,李维汉担任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副部长,以后改任部长。1948年,任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部长,直至1964年底。1949年4月,李维汉任中共代表团代表,参与同中国国民党和平谈判代表团的谈判。建国后,李维汉先后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政务院秘书长,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第八办公室主任等职。是第一届、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二届、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

  00567 R中共代表团周恩来、邓颖超、李维汉、董必武在南京。

  02009 R吴玉章与李维汉、曾三、潘梓年在延安。

  05191 R 1946年11月19日,周恩来、邓颖超、李维汉等离开南京返回延安。图为周恩来在南京机场。

  图书:

  《统一战线问题与民族问题》李维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回忆与研究》(上、下)李维汉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86年4月出版李克农李克农,又名泽田、峡公、种禾、曼梓、稼轩、天痴、震中,男,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到上海,在中共中央特科领导下从事秘密工作。1931年冬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军工作部部长……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任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新四军驻上海、南京、桂林办事处处长,八路军总部秘书长,中共中央长江局秘书长……1941年起,任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秘书长。后主持中共中央社会部的工作。建国后,历任外交部副部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情报部部长等职。1953年起,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62年2月9日在北京逝世。

  文物:

  H00031李克农、叶剑英、徐冰赠给钱之光的铜圆墨盒

  档案:

  05642 R 1938年,叶剑英同李克农接受美国华侨捐赠给八路军的救护车。

  05263 Ww叶剑英、李克农挽联刻碑照。

  05734 W九龙工人赠给八路军的救护车,举旗者为李克农。

  图书:

  《红色情报王——李克农》殷云北京中央党校2000年1月出版

  李锐

  李锐,男,1917年生于北京,湖南平江人。1934年考入武汉大学工学院机械系,参加“一二·九”运动,为武汉秘密学联负责人。193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2月任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兼青委负责人。1939年7月25日赴重庆参加南方局青年工作会议,10月离开重庆返回湖南。1939年11月22日再次到重庆,与《新华日报》记者范元甄结婚,1939年12月31日二人共赴延安。1941年1月任中央青委宣传部宣传科长。1941年9月调延安《解放日报》任国内版编辑。1942年11月抢救运动开始,1943年4月3日被捕入狱,1944年6月获释回到解放日报社。1945年10月赴热河办报任《冀热辽日报》社长、副总编辑。1949年至1952年任新华社湖南报社社长、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部长。1952年转到工业部门,主管水电建设工作。

  1958年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兼任毛泽东的秘书。1959年庐山会议上受到错误批判,被定为“彭德怀反党集团”成员,“文化大革命”中入狱八年。1979年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青年干部局局长、常务副部长。在中共十二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十三大上被选为中顾委委员。

  档案:

  R456李锐的档案

  c03385 H李锐

  c03386-c03389 H采访李锐

  c04252 H李锐给红岩的题词照

  图书:

  《毛泽东的早年与晚年》李锐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

  《庐山会议实录》李锐河南人文出版社1994年6月出版

  李冠华

  李冠华,女,山西人。1938年,随母亲参加“牺盟会”。不久,由山西河津“牺盟会”和八路军120师某支队介绍,步行到延安,在抗大学习。1938年底在抗大毕业后,分配到军委三局通讯学校学习无线电报务、机务一年,1940年毕业。这时……军委会周恩来副主席要一批报务员和机要员到重庆、桂林、海南岛等工作,李冠华被选调跟随周恩来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在南方局电台工作,直至1946年5月回到南京。

  档案:

  R518李冠华的档案

  00373 R李冠华(后)沈安娜(左)邓颖超(右)1979年摄于中南海西花厅。

  00378 R南方局电台工作人员李冠华1952年摄于广州

  c01322 R 1999年5月20日,李冠华、杨力平向红岩公墓献花后留影。

  c01356 R 1999年5月21日,原南方局老同志李冠华(左)与杨力平在曾家岩50号大门前留影。

  c01366 R 1999年5月21日,原南方局老同志李冠华在曾家岩50号签名。

  c01397 R 1999年5月21日,原南方局老同志李冠华在曾家岩周恩来铜像前留影……

  c02042 R李冠华在重庆市汇报会上签到

  c02049 R包叙定、王云龙、邢元敏向王光年、易树云、李冠华敬酒。

  c02065 R贺国强、包叙定、王云龙向李冠华敬酒。

  c02110 R张德碧(左)与李冠华在重庆市汇报会上

  档案:

  R521李德的档案

  c03154 H《新华日报》创刊64周年,在京部分老同志与红岩北京工作组聚会。

  图为李德赠言红岩工作组。

  c03160 H《新华日报》创刊64年聚会,老同志李德在会上发言。

  c03208 H李德在《新华日报》创刊64周年聚会上。

  c03214-c03223 H李德赠言我赴京工作组

  c03225 H原《新华日报》工作人员李德

  c03226 H采访李德

  c03322 H李德夫妇

  图书:

  《新华人当年的休闲生活》李德《重庆新华日报史研究》1999.1李静李静,女,1919年9月生于广东省澄海县。从1936年7月起在中共地下党领导的香港抗日义勇军中做掩护工作。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月在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油印处工作。1937年10月在敌占区我秘密电台任报务员、机要交通员。1943年1月奉命调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秘密电台做机要工作,一度任秘密电台机要组长……建国后,历任中共华南分局机要科股长、机要室主任。1952年9月至1956年9月在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学习。1956年9月任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党委秘书。1957年3月调入北京市邮政局,先后任西城区邮电局副局长、西长安街邮电局局长……中共北京邮政局纪委副书记等职。1999年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岁。

  档案:

  R453李静的档案

  李绍逵

  李绍逵,男,1926年生于重庆涪陵。中共党员。1942年在重庆朝天门一带打工,后通过《新华日报》左明德的介绍,进入报馆当报童,负责化龙桥—猫儿石—磁器口沿线报纸的分发。当时他们每天一人一线。为了保护读者,通知单、收据。

  地址都不写读者的名字,靠自己死记硬背。1946年,李绍逵调到星庐在传达室工作。1947年3月8日随新华日报馆人员撤回延安。1949年在新华社加入中国共产党……

  档案:

  R519李绍逵的档案

  李少石

  李少石,男,字默农,原名国俊,又名振,广东新会人,1906年生于香港。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调到香港工作。1929年调往上海,做秘密交通工作。1930年调回香港,建立联系上海中央和苏区中央的秘密交通站。

  这时,他与廖梦醒在香港结婚。婚后,在港岛西环一偏僻地方建站,曾接送过邓小平、蔡畅等共产党领导人。1933年与廖梦醒奉调至上海,在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工作,并任中国工人通讯社英文翻译。1934年2月28日,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入狱……先囚于南京监狱,次年转解苏州反省院。1937年“七·七”事变,周恩来在国共谈判中提出释放政治犯。8月,李少石被释放出狱。上海沦陷,他与廖梦醒南下香港,继续为党工作。1941年12月,香港沦陷,他与家人避居澳门。1943年春,他奉命调往重庆,化名少石。公开身份是《新华日报》记者兼编辑,实际是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外事组周恩来的英文秘书。1944年秋柳亚子来渝后,李少石便经常和他谈诗论学,互赠吟草。1945年10月8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柳亚子到曾家岩五十号周公馆访周恩来,恰逢周恩来赴宴会,李少石便代陪并送柳亚子回沙坪坝。在回去途中,汽车开至红岩嘴下土湾时,不慎撞伤陆军重迫击炮第一团第三营第七连士兵吴应堂,班长田开福向汽车鸣枪,子弹射穿了李少石的肺部,李少石被送往重庆市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于当晚7时45分牺牲,时年二十九岁。

  12

  日,毛泽东离渝登机前,写下“李少石同志是个好共产党,不幸遇难,永志哀思”的题词。李少石现葬于红岩公墓。

  文物:

  H00368李少石的账本

  HW00154李少石的重庆市居民身份证

  HW00155李少石遗体照

  HW00156《新华日报》剪报:李少石所写的《不能不存戒心》

  HW00157《新华日报》剪报:李少石所写的社论《究竟什么是混乱不安的原因》

  HW00158《新华日报》剪报:李少石所写的《辟与敌寇汉奸同调者》

  HW00160李少石的遗物:《新华日报》

  HW00161李少石所写的《整风文件学习计划》

  01702 R李少石之灵

  01703 R 194×年,廖梦醒(左二)及李湄(左三)在重庆沙坪坝小龙坎福元寺李少石墓前。

  10218 W李少石的账本

  08305 W李少石遗照(李湄捐)

  08309 W李少石写的《整风文件学习计划》(李湄捐)

  08313 W李少石的重庆市居民身份证(李湄捐)

  09361 W李少石的《新华日报》剪报

  09367-1-2 W李少石的重庆市居民身份证

  09368 W李少石的身份证照

  09369 W李少石的遗照

  02461 T 1945年毛泽东为李少石遇难题词

  02573 T廖梦醒1979年夏录先夫李少石之遗作

  05470 X李少石致柳亚子信札(一)

  02981 B《新华日报》刊登的李少石牺牲讣告

  02982 B《新华日报》刊登文章《李少石遭暗杀》

  02983 B李少石安葬的消息

  02984 B重庆八办举行李少石追悼会的消息

  02985-02986 B柳亚子为李少石作誓墓行

  02987 B重庆八办处长钱之光就李少石事件发表的谈话

  李慎之

  李慎之,男,1923年生于江苏无锡。1941年至1945年,先后在北京燕京大学经济系、上海圣约翰大学经济系和成都燕京大学学习,1944年11月,在四川成都参加党的秘密外围组织“民主青年救亡协会”。1945年至1946年,先后在四川自流井蜀光中学任教员、成都天风杂志社任编辑。1946年至1949年,在重庆《新华日报》国际版任资料员,参加上海《新华日报》的筹备工作,后到延安新华通讯社国际部作编辑,194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起,在新华社国际部任编辑组组长、副主任。1952年9月至1953年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赴东欧六国考察文化教育。1953年参加过朝鲜板门店军事谈判工作。1954年至1957年上半年,随同周恩来总理参加过多次外交活动,包括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1955年的万隆亚非会议等重大国际会议和国事访问。在新华社期间,写过大量的国际新闻与评论,参与许多外交文件和政治文件的起草工作,撰写并发表过《亚非会议日记》、《日内瓦会议日记》、《日内瓦会议最后的报告》等著作。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

  ……并因此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1979年拨乱反正后担任邓小平的外交顾问、国务院总理的外交助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社科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等职。2003年4月2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一岁。

  档案:

  R467李慎之的档案

  李四光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男,蒙古族。1889年10月26日生于湖北黄冈。地质学家。

  1904年赴日留学,在日本,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武昌起义后,他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1918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决意回国效力。从1920年起,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1934年至1936年,根据中英两国交换教授讲学的协议,李四光应邀赴英,在伦敦、剑桥、牛津等8所大学,讲授中国地质学。1936年李四光在回国途中经过美国,在他的学生朱森协助下,对美国地质做了一次由东到西的实地考察。1938年至1944年夏,李四光以桂林良丰为基地,依靠广西地方当局的支持,开展了广西地质的调查研究,填制了广西地质图。并多次长途跋涉考察南岭东段地质,考察川东、鄂西、湘西、桂北和贵州高原等地的第四纪冰川遗迹。

  其间还创办了桂林科学实验馆,亲任馆长,为战时研制必要的科研实验器材和仪器。1946年秋,李四光离开重庆抵上海养病。1948年2月,李四光借出席在伦敦召开的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偕夫人许淑彬乘船再度赴英,并经挪威接受奥斯陆大学授予的哲学博士学位。1949年12月李四光秘密回国。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58年,李四光由何长工、张劲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世纪60年代,李四光拖着带病的身体,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1971年4月29日因病逝世,享年八十二岁。

  00077 R 1948年李四光在英国博恩默思海滨

  00078 R 20世纪40年代李四光与夫人及女儿李林在英国

  00079-00080 R李四光的标像

  00081 R李四光对我国东部地区的沉积盘地作过不少论述,这是他在野外考察……

  00082 R 1952年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和李四光亲切交谈

  00083 R 1953年夏,李四光在北戴河向朱德介绍附近的地质情况。

  00086 R 1964年12月27日,毛泽东与参加全国政协四届一次会议的李四光亲切握手。

  00087 R李四光的手迹,这是去世后其女李林在其床上发现的。

  李维

  李维,男,1903年生于四川梁山(今重庆梁平县)沙龙乡。曾在湖北省立文科大学、国立武汉中山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就读。1928年5月在梁山县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支委会宣教委员、梁山县西南区委书记。在梁山和达县部分地区组织武装斗争,成立四川工农红军第三路游击队。后移至北平市,主要在学校秘密从事党的工作。

  1937年9月,赴陕北解放区,年底赴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38年3月,李维被派回四川梁山。同年10月,担任川东特委秘书长。1939年4月,调任宜宾中心县委书记……他将中心县委的主要工作放在巩固组织上,以开展党员训练班的方式培训党员骨干。先后建立了屏山县县委、筠连特支、长宁支部。同年9月,李维到长宁城厢……梅硐等地,清理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旧部,改组长宁支部为中共长宁特支……还使宜宾中心县委的党员人数达到550人。1940年5月,李维调任川康特委秘书长。1941年夏,李维担任川北工委书记。1942年3月,南方局撤销了川北工委,让李维以南方局特派员名义继续负责。1946年1月,李维再去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同年10月,被派往晋冀鲁豫边区。1947年至1949年,李维先后担任边区八专署文教科副科长、中共昆吾县委副书记兼县长、赣东北军事政治干部学校鄱阳分校主任……十八军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1949年12月,李维担任中共自贡市市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建国后,历任四川省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省轻工厅干部学校校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支委委员等职。1983年12月19日因病逝世。

  档案:

  R240李维的档案

  A48.20-22关于李大荣的情况川哲学社会科研所李维1974年12月7日A54.17-19关于王敏同志的情况李维1974年12月9日A70.24关于陈以文和朱麟的情况李维1974年12月9日A189.35-38关于蒋可然的情况李维1974年12月9日A276.30陶敬之烈士线索李维1974年12月9日。

  A286.9关于蓝蒂裕的情况李维1974年12月9日

  K24.100048关于川东、川康特委有关情况李维1979年10月提供图书:

  《李维同志回忆四十年代间南方局日报工作情况》《重庆党史研究资料》1981年10、11期总13、14合订本李文采李文采,男,土家族,1906年9月9日生于湖南永顺。钢铁冶金学家。1926年入南开中学读书。1927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并于1930年底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底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被组织派到湘鄂西苏区建立电台。1933年9月,为躲避反动派的迫害,李文采前往德国自费留学,曾在西门子电气公司等实习,获洪堡奖学金,后进入德雷斯顿高等工业大学机械系电热专业学习,并获特许工程师称号。1939年6月,获德雷斯顿高等工业大学机械系电热专业博士学位……为了实现自己救国救民的夙愿,李文采辗转来到抗日的大后方重庆寻找党组织……由人引见和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建立了联系。从此,他就在中共南方局负责人徐冰等人的领导下,以自己在知识界的影响和与工业界上层人士的密切关系,积极发展进步群众团体——“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协会”。1945年9月,在重庆谈判期间……经中共中央南方局张明同志的安排,毛主席在红岩村接见了“青科协”骨干李文采、罗沛霖和张兴富等人。1949年底,李文采奉命随军跟邓小平进军西南,到。

  达重庆,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副部长。1950年,为了加快发展西南经济,李文采负责修建成渝铁路所需的钢铁材料的生产供应工作,亲自组织由鞍钢调运钢坯到重庆组织钢轨生产,保障了成渝铁路建设3年通车。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先后担任过中国金属学会、北京金属学会多年的理事、名誉理事。

  荣誉会员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冶金学科组组员等职。2000年3月1日,李文采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九十四岁。

  档案:

  R580李文采的档案

  00091 R李文采的标像

  00092 R 1989年李文采在上海冶金局作学术报告

  00093 R李文采九十高龄仍手不释卷

  00094 R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于勇博士至今不忘导师李文采的教诲李学文李学文,男,1927年生于陕西。中共党员。1939年参加革命,后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在西安八办时,还没有正式名字。1940年5月底随周恩来到重庆,后由周恩来为其取名李学文,意为学习文化的意思。1946年6月,离开红岩撤往延安。

  档案:

  R519李学文的档案

  李普,男,湖南涟源人。曾任重庆《新华日报》记者、编辑,新华通讯社随军特派记者,新华社前线分社社长。建国后,历任新华社特派记者,中共中央宣传部副处长,北京大学政治系主任,中共中央中南局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新华社副社长,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兼职教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01198 R《新华日报》记者组李普(右)陆诒(中)和狄晞(左)

  李晨

  李晨,男。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至1942年初在云南搞地方工作和青年工作。1942年由钱瑛派去贵州,直到1946年因暴露,调回南方局,后来随办事处到南京。原是西南联大的党支部书记,去红岩时住一楼。1942-1945年间,多次利用暑假去八路军重庆办事处。

  档案:

  R199李晨的档案

  李金德

  李金德,原名道兴,男,湖北红安人,1918年7月20日生。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保卫根据地的第三、四、五次反围剿斗争,并随红二十五军参加了长征。西安事变期间,任中共西安事变代表团译电员。1937年后,任中央军委译电组组长。1939年后任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机要科、中共中央秘书处机要科科长。1943年秋,任周恩来秘书、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室副主任。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室副主任,政务院机要处处长,中共中央机要局副局长,国务院秘书厅副主任,国务院保密委员会秘书长,中共中央统战部副秘书长、负责人,民政部副部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97年11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

  档案:

  R36李金德的档案

  09378 R李金德与玉明

  黎强

  黎强,男,原名李长亨,四川安岳县人,1915年出生。1938年赴延安,先后在抗大和陕公等校学习。翌年回川,在重庆红岩村中共中央南方局报到后,分配回安岳开展工作。1940年底奉命到成都打入国民党中统特务组织,先后任中统成都实验区干事、“省特会”一组主任干事、国民党第45军312师副师长兼政工处长等职……他长期隐姓埋名,蛰居十年,为党搜集了大量的情报,避免了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多次劫难,曾受到中共中央南方局的褒扬。“黎强”一名即由董必武据谐音“力强”为其所取,后一直沿用终身。解放战争胜利之时,黎强带领一个师投诚。

  建国后黎强先后在重庆、北京、青海等地工作,曾任西南镇反办公室主任、青海省人委秘书长、北京中央政法干校副校长等职。1999年3月2日病逝于北京。

  文物:

  档案:

  R194黎强的档案

  K24.100023《有关地下党的情况》访黎强记录

  00216 W马识途根据黎强事迹写成的小说《魔窟十年》

  00211 R黎强的标像

  00212 R 1950年黎强在重庆

  00213 R 1946年在成都,黎强与赵蜀秀结婚留影。

  00214 R 1951年9月16日,黎强与出席第四次全国公安会议的代表留影。

  00215 R 1978年黎强等作为公安先进代表视察兰州某厂

  03016 R黎强1990年9月13日摄于北京九龙游乐园

  03017 R黎强1989年4月24日摄于北京大观园

  03018 R黎强1991年7月摄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黄金海岸培训部03019-03020 R 1948年底,黎强任国民党312师政工处长兼副师长时摄于南京玄武湖畔。

  c05090 H黎强夫妇

  c05091 H黎强

  c05092 H采访黎强

  图书:

  05015 R 1930年建筑学家梁思成和他的妻子菲利丝(林徽因)在旅途中05848 R建筑学家梁思成05849 R在第一次全国政协宪法讨论会上(从左至右为华罗庚、老舍、梁思成……梅兰芳)

  05850 R周恩来(左)与梁思成(右)

  梁希

  梁希,男,1883年12月出生于浙江吴兴。林学家。梁希自幼勤奋好学,16岁便考中秀才,有“两浙才子”之称。1906年赴日留学,一年后考入士官学校学习海军……在日期间,梁希加入孙中山在东京建立的同盟会,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参加了辛亥革命。之后,再次到日本士官学校读书,仍习海军。1913年改学自然科学……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1916年梁希学成回国,初在奉天安东(今辽宁丹东)鸭绿江采木公司任技师,后在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作教师兼林科主任,历时7年。

  1923年,梁希辞去教席,自费前往德国德累斯顿萨克逊森林学院研究林产化学,1927年回国。1929年任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主任。后应中央大学农学院邹树文院长之邀,到该校森林系任教。抗日战争期间,梁希在重庆结识了周恩来、董必武等人,经常阅读并参加编辑《新华日报》。1944年,梁希和重庆的几位有名望的知识界人士潘菽、金善宝、涂长望等人坚持参加“自然科学座谈会”。后发起组成“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梁希是该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参加编辑《科学新闻》。1946年,梁希参加“民主科学座谈会”,后改为“九三学社”,梁希被选为监事。1950年后他一直担任九三学社副主席。建国后,梁希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林垦部(1951年改为林业部)部长、中国林学会理事长等职。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8年12月因病去世,终年七十四岁。

  档案:

  R488梁希的档案

  00126 R梁希的标像

  图书:

  《梁希老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章(摘录)》《新华·群众周刊史学会》通讯合订本84/第8号4页《林业界的一代师表——梁希》张楚宝著《中华文史资料文库》673页《林业界的一代师表——记梁希教授生平》张楚宝著《文史资料选辑》总第113辑104页梁晓天。

  梁晓天,男,1923年7月28日出生于河南舞阳。化学家。1942年,梁晓天入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后在家乡的开元中学任教。1948年,梁晓天赴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化学系研究生院学习,1952年初,他从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毕业,获美国有机化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的梁晓天在哈佛大学化学系任博士后研究员。1954年9月回国,因此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和勉励。1980年,梁晓天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8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3年当选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由梁晓天编译的《核酸共振解析简论》和编著的《核磁共振高分辨氢谱的解析和应用》是我国在核磁共振方面较早的中文专著,为在全国推广应用这项新技术起了积极作用,因此获得1978年科学大会著作奖。40多年来,他先后发表了300多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对曾获国家三等发明奖的驱虫特效药鹤草酚,以及获国家各级奖励的川楝素、创新霉素、鹰抓甲素、海南粗榧……杜鹃素等数十种主要新药进行了天然产物化学结构的测定,成为我国将核磁共振、波谱、光谱等技术引进和应用于测定化学结构的先驱者,为填补我国新的波谱学理论和技术应用推广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此曾获1994年首届中国医学科学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化学奖。

  05833 R化学科学家梁晓天

  05834 R梁晓天在工作

  廖伯康

  廖伯康,男,重庆市人,1924年出生。大学文化。1945年春参加“新民主主义青年社”,从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南京金陵兵工厂子弟校、上海工人实验学校担任教师。1948年10月回到重庆,担任过中共重庆沙磁区、南岸区、市中区特支书记,市学运小组负责人和适存高级职工学校副校长。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后,先后任共青团重庆市委学生部部长,团市委副书记……书记,曾赴苏联团中央学习一年。历任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副院长,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书记等职。是重庆市第八届政协主席、四川省政协主席,中共十三大代表、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全国政协委员。

  C0398重庆市委书记廖伯康到我馆参观

  C0399市委书记廖伯康与韩子栋等同志见面

  C0400市委副书记廖伯康在“11·27”烈士殉难34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廖承志廖承志,男,广东惠阳人,1908年9月25日生于日本。1924年8月加入中国国民党……“四·一二”政变后脱离国民党,去日本后进入早稻田大学第一高等学院学习……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东京特支组织的社会科学研究会活动。1928年5月,因参加声讨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济南惨案,被日本当局拘捕并驱逐出境。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到川陕苏区,任中共川陕省委常委、工会宣传部部长。1934年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1935年3月,随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被张国焘逮捕,后经周恩来营救获释。抗日战争爆发后,被分配去国民党统治区工作。上海失守后,到香港组织八路军办事处,主持派人至南洋等地为八路军、新四军筹集资金和药品,动员华侨回国参加解放区的抗战工作,派人到沦陷区从事瓦解日伪军和伪组织等工作。日军占领香港后,到粤北参加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工作,任海外部部长。1942年在广东被国民党秘密逮捕,关押于重庆白公馆监狱等地。1945年6月,他虽未出席党的七大,仍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46年3月,在党的营救下出狱,到南京中共代表团协助周恩来工作。后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新华社社长。建国后,历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全国学联主席、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职。1982年7月发表《致蒋经国先生信》,殷切期望台湾当局捐弃前嫌,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83年在北京逝世。

  档案:

  R478廖承志的档案

  00225 R南方局委员廖承志

  01457 R 1946年夏,董必武、廖承志(右一)经普椿(左二)王维舟(右一)在南京。

  01625 R香港时期的廖承志

  01626 R廖承志出狱纪念。右起:于江震、廖承志、经普椿。

  01627 R廖承志与某人

  01642 R 1946年出狱后的廖承志

  05002 R 1937年7月,廖承志在南京廖仲恺墓前。

  05176 R 1946年,周恩来(右二)董必武(左一)邓颖超(右一)与廖承志(右四)廖梦醒(右三)经普椿(左二)在南京祭扫廖仲恺墓。

  05197 R 1946年在南京梅园新村,邓颖超与廖承志(右一)范长江(右二)

  05735 R何香凝女士与廖承志

  00148-005100380-00381 W 1942年廖承志在狱中作的画05003 W 1942年,廖承志在江西狱中所作的画。画中题诗:“月上柳梢人已散……楼空院静自珊,寂寂虫鸣声声慢,逝水长流能说会道望返。风敲帘栊秋将老,落华飘渺暗伤残,默默铜壶徒待晓,烛条红泪映衣单。愁丝满鬓容颜改,再无纱翠照腰蛮,独自凭栏……飞伴游子早日还。”

  06751 Ww廖承志在狱中写给母亲、妻子和周恩来的信。

  02528 T 1982年4月,廖承志为红岩樱花园题写的园名。

  02529 T 1982年4月,廖承志为红岩樱花园题写园名。这是落款字迹。

  03299 B廖承志获释的报道

  PB02053廖承志像

  C0029廖承志、杨玉清的手书(1981年4月)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