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3)内心迷宫

  因为是在待产病房,所以几乎每过两三天,就会有几个小婴儿降临,多半家庭都会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生男孩的家庭往往喜悦非常,公婆笑作一团花,还要张罗着给家里到处系上红飘带,当爹的忙着四处打电话报喜讯,他们常常会乐得忘记了刚生产过、虚弱、疲惫的产妇。如果生了女婴,往往会听到这样的劝慰:女孩儿好,将来不用买房。嫁个有钱人,啥都有了。看着病房里这仿若循环往复的一幕幕,我起初是愤懑的,继而觉得悲哀,后来似有所悟:什么事情,想得越简单似乎越容易快乐。如果只将孕育作为传宗接代的过程,我不会有如许多的烦恼。

  很巧,晚上回家看《实话实说》,话题也是绕着孩子转,在谈择校问题。那位中年女嘉宾慷慨激昂地说,要钱干什么,还不是为了孩子吗?那一刻,我丝毫没有感到任何母性的伟大,脑中只浮现着:是不是因为自己太无望,才将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孩子的生命如此负重,可能健康成长吗?身为母亲,人生多么虚空,渐渐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层中磨失自己生命的光华。每当看到这样的女人,我就会有些恐惧、恍惑,她们从前是怎样的?是婚姻终结了她们,还是她们放弃了自己呢?我越来越觉得,每人的内心都是个巨大的迷宫,所谓知己知彼,大概前者并不比后者来得容易。我一直以为自己胸无点志,贪图安逸享乐,更谈不上什么理想、追求;我也自以为足够世故,早把一切看明白了,绝不会将自己托付给虚幻的爱情,只要表面风光,然后各自潇洒。可是,现实呢,不仅南辕北辙,而且可称是向着相反方向狂奔。

  什么是真正的安全感和成就感呢?哪个是真正的自己呢?或者,人都是分裂的吧。

  因为有了小宝宝,我挺热衷于看一些卡通片和童话故事。想为自己找某种感觉。可此番看过,我有了与从前迥异的感触:这些文艺作品中的“女孩”,都是天真美丽善良,个个仿若天使下凡。而故事里的“女人”却多半嫉妒、阴狠、市侩,心中的欲望熊熊燃烧。这其中,除了贾宝玉的水做的骨肉和鱼眼珠子之论,是否,还有其他呢?此时,我会想起伟大革命导师列宁的优缺点置换论,深以为然。

  或许从我20岁时写过那篇《追梦失梦之间》后,我就朦胧地感知到,人成年后,必须面对分裂似的生活。可能很多人,尤其是有点小墨水的人,通常会向往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然而,那对于男人几乎不可能,对于女人,最终不过是依附于人,去做“金丝雀”。别人也许可以,但对我而言,知道迟早会面临娜拉的困惑与焦灼。没有自立何谈自尊。我不想只被怜惜而不被欣赏。所以我会稍显夸张地说想作赵敏而非小昭。世间有些人是努力想清醒而不得,朋友则说我是怎么努力,也没办法真糊涂。这同样悲哀。只能接受。

  我理解成年人是不可能所谓纯粹地生活的,就像只有悦目赏心融为一体的女子,才会是真正的美女。也只有真诚和利益有所相系,才能更为长久。我的思绪又飘出好远……我总是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会慨叹张爱玲是多么深刻多么聪明,在我看来,所谓深刻是容易的,世事的冶炼与熏染无时无处不在。为什么要看得太清楚呢?看得太明说得太透,反倒失去了生活中难得的朦胧情趣。成年人保有天真远比懂得深刻困难得多。

  胡思乱想或幽思遐想,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且不知开关在何处。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