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2)悲观的乐观主义

  因为怀有身孕,我早早远离了电脑,手机只用于发信息,电视则只看几个固定节目。不过,有场“show”引起了我的强烈兴趣。本来,对于这些选秀节目我早已见怪不怪,如今人们对成为明星的热情空前高涨,无所不用其极。从稚拙小儿到白发长者莫不如是。媒体上纷纷批判此行为肤浅、庸俗,急功近利,但丝毫不影响这支队伍的不断壮大,浩浩荡荡、前赴后继。大环境的力量无人可逆。我所关注的事情往往因人而起,那场秀中有两个女生人气极旺,她们颠覆了我曾经执著的“性别美”标准。

  我素来很强调性别所呈现的魅力标准。虽然谈不上喜欢《红楼梦》,但还是颇欣赏曹雪芹塑造人物形象的能耐,总觉得女孩就当如史湘云般娇憨可爱、慧黠伶俐,女人若似秦可卿妩媚袅娜、灵秀风情才可称秀外慧中。

  这两个女生却给我好好上了一课,她们都一副所谓中性打扮,一个大气、淡定、清新、率真,安静时像微风轻拂的薰衣草,起舞却流畅热烈帅气,恰如朝阳下初展摇曳金灿灿的向日葵;另一个天真卡通,笑起来宛若童话里可爱的机器猫,歌声却低郁缠绵,有着她那般模样难以承载的忧伤。蓦然间,我想起19岁时写的那篇《女人——有关美丽的意象》。从她们极旺的人气,我看到了未来社会真正“多元化”的希望:说她们漂亮,似乎不在传统审美范畴之内,声音也并非柔婉甜美,但谁也不能否认,她们很有魅力!这种魅力源于真正的个性美。

  女孩儿,女人,都不再只是那么几种美丽、单调的意象,这个世界会更鲜活、可爱。不过,现在热捧、欣赏她们的多是女生。

  真正审美意义上的丰富多元,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很反感媒体对这场秀的所谓比赛黑幕、选手背景聒噪不休,生活里哪有绝对的“公平”和“纯粹”呢?所谓真相常常都丑陋而残酷,非要折腾得触目惊心吗?一些媒体愤愤不平于主办方在其中赚得盆满钵满,更是可笑!什么叫做市场运作、商业行为?

  如果没有巨大的利益空间,哪有商人会斥巨资只为一圆百姓的明星梦?

  有些方面,我深知自己心态消极。否则也不会被爸爸批作“内心阴暗”。我也不想再多解释,我们只会各自为政。我自诩是悲观的乐观主义者,这样的心态能让我享有更多俗世快乐却保持清醒真诚。

  所以,在这场秀中,我只在乎幕前:几个小女生自信、快乐、各具风采。有选手被淘汰,她们相拥哭泣,难舍难离。那瞬间,我很感动,鼻子酸酸的。真相太迷乱复杂,我相信此刻的真情。

  也因为对这场秀的感觉,我越发觉得自己不适合从事记者工作。虽然我能游刃有余地写字,但欠缺记者的关键素质。据说记者有两种,一种永远是“猴子”,上蹿下跳,好奇心极强,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暗访深挖和勇揭内幕,此类行事与我的消极心态背道而驰;另一种是肯钻研、深思的专家学者型,热衷于抽丝剥茧、旁征博引,往往有所术业专攻。可我一向对太学术的东西缺乏亲近与迷恋,难成大器。或者说,我有种挺诡异的心结,虽然自毕业来,我一直从事着编字卖文的工作,但与那些真正的文学青年不同,我对创作缺乏本能的热情,又害怕将自己暴露在人前,作为“饭碗”,我的文字似乎并不够格:既没热情也没技巧用文字玩游戏,创作或跌宕或缠绵或情色或阴郁或纯美的爱情故事,文笔也不够大气硬朗深刻广博。我喜欢的,用自己的话说,是将文哲艺术融入生活的过日子方式。可我似乎别无选择,因为除非去当“金丝雀”,不然,写字卖文之外,我不知还有什么技术工种可以养活自己孝敬父母。这是别无选择的选择。这种感觉,如鲠在喉,又拂逆不去,心里常感郁闷。所以,我最怕爸爸问我,那你到底喜欢什么?我喜欢的似乎很多,但至于具体的工作,似乎没有,我也不奢望,只是很想拥有一种过硬的职业能力,让我可以自如地将工作、生活泾渭分明。

  不知不觉中,我的身体越来越笨重,越来越清晰地感到小家伙在肚腹中的翻转腾挪。每当我站在镜子前望着里面那个挺着大肚子,眼神迷茫的女人,就会不禁地想:我真的怀孕了吗,我马上就要做妈妈了吗?“母亲”的角色意识似乎还飘在九霄云外。

  虽然,我已经觉得自己的身体很沉重了,可是,每次去妇幼医院检查,大夫都会颇为严厉地教训,多吃点,现在什么都别想,一定要让孩子长好。你的孩子太小,一定要多吃!我心里倍感委屈,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地在多吃了,只是不像有些孕妇总是吃不够的感觉,而且,小宝宝好像也不爱吃零食。

  医生有关孩子太小的话,我和妈妈起初都没有太放在心上,因为听说胎儿都是最后两个月才会快速成长。哪会知道,这是我怀孕中遭逢的又一大坎儿。当胎儿8个多月时,医生非常严肃地对我和妈妈说,这孩子太小,可能一出来就得放到保暖箱中。现在唯一的补救方式就是吊营养针,让孩子尽可能长大一些。虽然明知医生的外交辞令,我和妈妈还是不禁异口同声地问:那孩子健康吗,不会有什么问题吧。医生自然又不慌不忙给了不置可否的回答。妈妈后来才对我说,那时,她的腿都软了。我们听从医生的建议,先做了B超,结果也显示胎儿偏小。我心里七上八下,望着自己隆起的腹部,又看看周围的待产妈妈,我似乎是显得相当苗条。可我那时真恨不得就像她们一样,只要小宝宝健康。书上说,孩子一定要吃母乳,尤其是初乳,这样才能免疫力强抵抗力高。医生这番判定让我分外焦灼、迫不及待地要求挨针。

  因为家离医院近,我又没有其他症状,所以,我无须住院,每天在其他病房加床吊营养液。以前几乎没打过吊针,此时才知自己血管太细,扎中位置还真不易。每天两瓶,大约要吊3小时。这段时间,妈妈却发现了来到病房的好处,因为无论是待产还是生产方面,都能从闲聊中学到很多。先是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很多加床吊针的人,有的才刚怀孕3个月。她们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胆汁酸盐高、胎儿太小、溶血、羊水太多、羊水太少、胎盘老化、胎盘成熟过缓……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