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2)女人——有关美丽的意象

  你的爱情,是什么颜色?当有人这么问你时,你第一感觉会是什么呢?

  这些日子一直在看一部韩国的爱情系列短片——《爱情色谱》。

  其中,所有的爱情都被界定成很规整、精致的模样。已演了“白之纯情”,“黄之嫉妒”,“紫之幻想”,“蓝之虚无”,“灰之哀伤”,“棕之失落”。似乎还没有结束的意思。任何剧集比起真实的生活,都是相对单纯的。跟这种片子不要太较真儿,就是一种挺好的消磨时间的方式。生活或爱情,从来都不是单色调的。

  印象最深的是蓝色系列——白色珍珠耳坠,二次过滤的咖啡,幽幽明明的爵士乐背景,一种想为所爱梳头的欲望,最重要的——一个三十岁的女人,含而不露的风情、举手投足的韵致,还有那若即若离的忧郁。这一切,都让我想起诗中谓之的意象。这种感觉总会很美,伤感的美丽。却也似乎成为一种惯性,就像摇滚歌手一定要在高潮时跳上音箱、摔吉他,球星一定要在进球后撕扯衣服、匍匐在地,很难说这是一种冲动的必然或惯性或做秀?其实,在人最本真的印象和思想里,男人更多体现着一种实质,而女人,往往只代表着某种意象。黎明最新的手机广告MTV亦是明证:BREAST,也许称不上意象,更像一个符号,它象征着一个近几年来人气急升的词。于是,那个胸部若蓓蕾初绽的女子,很自然地就成为了有关甜美清纯的意象。这就是约定俗成的力量,而且,也是容易被大多数人喜欢,并引发共鸣的。能够天人合一,是幸运的。人们在潜意识中,总是更钟情于相对稳定的东西和表里如一的人。即使所谓的个性也是要为大众所接受的。某些恒定的意象已与种种情绪丝丝入扣了。在几乎天天都是节日的现代生活中我仍只喜欢端午,中秋。只因喜欢与它们相应的“意象”——粽子,月饼,香包,朗月。

  我并不否认,现实中的某些交错也会让人迷恋。但当它出现在女人身上时,却往往不会有什么美好的结局。丁香一样的忧郁、玫瑰一样的热烈、百合一样的纯洁……这都是男人眼中的意象女人,是他们各自描摹过千万次的梦中情人的形象。而这些,在很多时候,与此女子的本质无关,甚至相悖。摸透了男人的这种定式思维,许多有关服饰、美容的时尚产业就有了广阔的辉煌前景:碎花棉布长裙,肩搭两条乌黑的细辫子,袅袅婷婷凭栏水畔。这样的照片下多半会写“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之类的诗句;绚烂夸张的泳装,烈焰红唇,舒展着健美的身体在金色沙滩上飞奔,其下每每会是“我想用全身心融化你”这样的诱惑性文字;或者一袭柔软的粉色睡袍,眼睛迷离地微眯着,姿态优雅地斜坐在床上,那么它旁边一定是类似这样的挑逗性语言:“灯光幽暗下来,红酒是否斟满?”清纯的、温柔的、野性的、甜美的……时尚就这样制造了所谓的百变女人。

  骨子里却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大智慧”。男人的想象力大抵如此,互相就这样形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所以我觉得琼瑶还是蛮厉害的——一个小燕子,一个紫薇,就把天下男人的心几乎都掳掠去了。

  文人们很喜欢拿外柔内刚或外刚内柔来形容一个丽质女子,而她们的幸福,似乎也的确大多写在制造浪漫的小说中。她们的意象,太模糊了。在人潮匆匆来去、人们恨不得将所有面具都扣在脸上的都市中,想要上演美丽的邂逅,太困难了。

  还有一点需要补充,我所写的只限于美丽的表里如一或不如一的女子,不包括丑女。丑女在现实生活中,也许会与婚姻有关,但很难与真正的爱情有缘。这些话也许会招来女权主义者和伪君子们的声声讨伐,其实这真没什么意思,理性与真正的爱情无关。

  难道不曾听过这首歌吗——爱情,有什么道理?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