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明清两代垫江教育与科举相辅而行,在县城设县学。童生考秀才须入县学,生员入学有名额限定。县学以教谕、训导主事,每月对生员教、考一次。县学负责主办县试,组织生员参加上一级科举考试,根据生员成绩、品行的优次实行奖惩。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知县丁涟创建凌云书院,以秀才、童生为学生,设山长、斋长、看司等,学优者,书院发给膏火费(灯油、伙食补助费),直到清末废除科举,凌云书院乃停办。

  垫江义学兴起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知县刘彝在县城玉皇观开办义学。义学亦称乡学,属免费义务教育,贫寒家庭子弟可入学就读。清道光三年(1823年)知县刘衡令东、南、北里各甲捐募银两,各就本里置买田产,以每年收租延师教读,全县设义学30所。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义学变为蒙学,全县有64所。

  私塾,在垫江是一种最古老、最普及的办学模式,清末民初更为盛行,全县城乡私塾林立,设馆类型大致有三种:一曰“团馆”,由塾师自己选地址办学招生,学门旺者学生多至30余人;二曰“东馆”,由地方官绅或宗族祠堂聘请塾师,专教地方官绅子女或族中子弟;三曰“门馆”,由学识渊博,声望较高者在自家设馆招生。私塾学生入学不经考试,但必须参拜孔子牌位和塾师。学生年龄不齐,程度不一,教学方法以个别讲解,熟读背诵,临摹习字,命题作文为主。学生必须遵守塾师的一切规定,如有违犯,轻则罚站罚跪,重则有打手心打P股等体罚。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全县共有私塾74所,学生2136人。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全县私塾增至312所,有男生5725人,女生1802人。直到1949年解放后,私塾才被公办和民办小学所代替。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